《朋友买房的经历有教育的好经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朋友买房的经历有教育的好经历.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朋友买房的经历,有教育的好经历。.txt11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明:这是我一个朋友的亲身经历. 楼市风起云涌,总是让人看不清,所以当我今天再看到网上别人的买房经历时,才赫然发现,原来人生最跌荡起伏的竟然是房事。也来晒晒自己买房经历。我的买房路程不比别人更困难,也不比别人更容易。但现在想来,还是很有偶然性和趣味性的。刚到上海上学的时候,买房二十万零首付还送户口,当然那时是没钱的,后来工作了,房租一千块都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整天在日本公司加班混加班费。再到后来因
2、为情变,哈哈,想想自己也是蛮傻的,就这样以为很悲壮地离开了上海,到处转了一圈。有天突然觉得老爸老妈养我不容易,就杀回南昌,打算在南昌落地生根。但是人生总是很搞笑的,在南昌找工作,当时永乐电器打算入驻南昌,我因为有上海工作的背景,所以也被以储备干部身份招了进去,爹妈亲戚都觉得不错,工资收入也还挺好就南昌而言。结果,人算不如天算,没上工几个月,永乐说没找到合适的地皮,不开了,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永乐将有巨变,估计是个托词吧。当时有两个选择,一是拿遣散费,二是服从公司安排调往温州永乐工作。可能自己真是个不安份的人,也不知道怎么的,反正现在是不能理解了,就选择了去温州工作,跟着经理和几个同事就跑到浙江来了
3、。温州真是个畸形的地方,消费高工资低,在温州待了一年,我记得那年偶正好24岁,又出事了,永乐和国美合并了,这事儿搞的!又是两条路,要么留、要么走,我实在是不喜欢温州,这地方宝马和蟑螂一样多,蟑螂和人一样多,当然就决定走了,拿了遣散费,杀去越南等地方玩了一圈,特别有意思的是,因为找驴友,所以认识了后来老板,等旅游完了,我问这个老板能不能招我工作啊,他说行啊,然后我就又回上海上班了。扯了这么多废话,是因为这次工作应当算是我人生转折,嗯,转折了很多地方,因为这次的工作跳的比较远,和以前的行政工作完全不相干,我居然进了楼市报社做编辑,实话实说,一开始我写的文章真是不怎么样,完全不像文章,用老板的话说,
4、就是假大空,后来我再回头看时才发现的,所以说娱乐报纸害死人,连看报的人都跟着浮华起来。报社里做事最大的收获就是看着上海的房价涨起来。我是07年初回的上海,当时房价还持平,我记得我租在梅川路一个小区里,现在想来,很多东西都是从积累到暴发的。补充一点,我一直就有买房的意识,因为我最痛恨搬家,在上海我基本是每年搬一次家。在日本公司的时候我和一个好朋友同租,当时她的房东要卖房子,塘桥宁阳路的老房子,三十个平方吧,卖二十万,我极力怂恿她和我一起合买,由我出面向当时的日本公司借十万块钱付首付(日本公司是家长制,可以向老员工提供十万元的首付,然后逐月从工资里扣,就是这个福利留住不少人),然后她向银行借钱付每
5、月贷款,然后如果有天某一方不想要了,按市价将自己那一半股份优先卖给对方,如果两边都不想要,就卖掉,然后平分房款。但她不肯,最后不了了之,很遗憾啊,这是我唯一一次进内环的机会,错过不再有啊。转回头到说梅川路的房子,其实房东也是想卖的,因为他买了一套大房子,想少还点贷款,这套房子真是提起来让我伤心欲绝啊,在四楼,当时是十年房龄,小区的树都长得特别粗,闹中取静,边上是区政府,还有菜场什么的,一应俱全,房子才装修过,非常清爽,45个平方,当时好像是卖RMB 9000/平米,房东四十万挂牌。我住了半年多吧,房东就要卖了,还问过我,想不想要,但当时实在是没钱啊,这种房子首付什么的可能要十五万到二十万吧,如
6、果是十万我就毫不犹豫了,可是我算了几天几夜,发现自己实在是差钱,只好眼睁睁看着房东把房子卖掉了。真的,这是我最喜欢的房子,想想就伤心。我觉得这件事极大程度的刺激了我,非常刺激我,而且就在房东把房子卖掉不久,07年第一轮暴涨开始有苗头了。因为我在跑新闻版,不是房产信息版,所以我只隐约知道房子开始涨了,但没有清晰的概念。我印象最深的是九亭的房子从6000/平米,涨到了8000/平米,再涨到9000/平米。松江大学城当时算是价格低谷了,想买房子的都往那边跑,我也向同事打听过,不过实在吃不消,那里的房子当时大概RMB 5000/平米,但都暴大,动不动就近一百,对我来说实在是太贵了。那时候我一个月工资也
7、才3000出头些,所以紧盯着小户型的房子,想着只要有房子,再小我都要。我记得当时三湘四季因为靠动工中的九号线是当时最贵的房子,大约RMB 7000/平米了吧,80个平方就要五十几万,放弃。当时还有个楼盘,我连看都没看过,叫久阳文华府邸,出了一批超小的房子,30几个平方,我记得特清楚,RMB 5600/平米,在我们报社做的广告,但据说效果不好,06整年到07年初时,市场还是蛮淡的。等到我进报社的时候,这房子已经卖的差不多了,但开发商还留了几套,其中还有复式的,我让我们同事帮我去问保留的房子能不能卖,售楼小姐说卖的,但涨价,要6500/平米,靠,我想这不是明摆着宰我嘛,而且我们同事都说别买这种房子
8、,跟集体宿舍差不多,我本来就冲着二十万不到的房价去的,丫还坐地涨价,那我肯定不干了。顺便补充一下,当时好像是06年的规定吧,延续到07年,说是二手房首付要四成,所以我直接不考虑二手房了,因为完全是买不起。后来我们有个同事的老公是万科的,说吴泾花园小城不错,房型很好,小区很漂亮,她就买在那里了,还能内部打点折,我一听就心动了,我让她帮我去问,当时是9500/平米,说有幢房子靠高压线,所以RMB 9000/平米,我心想别说靠高压线了,你就是建在高压线上我也不怕,好像那时候出来的都是80多平米的两房,我一下子激动的不得了,而且万科可以只付两成,我开心死了,差不多就是付十五万左右,立马就想买,但一想不
9、对,后面还有还贷呢,就我三千块的工资,估计还贷就不够吃饭,吃饭就得住到马路上去了,一下子冷下去了,最后没买成,因为当时花园小城也是期房,交房期我记得还挺久,实在是我撑不下去,只好放弃。好在是在报社上班,我都不用去看房子,只需要问同事,哎这个房子好不好,那个房子灵不灵,最偏宜的房子是什么就行了,要是真让我自己去跑,估计猴年马月也买不了。报社同事的信息是最灵的,就干这个的嘛,而且他们眼光都毒,事实证明当年他们跟我说的地方都大涨了,我印象很深的是春申,当时RMB 7000/平米,我去看了尾房,实在是超出预算,要不然就赚了。还有九亭,紫金花园、奥园什么的,都是他们说不错的。(2010-8-13续)反正
10、给我推荐的房子多了去了,但实在是我没钱,当时我都快成红眼狼了,逮谁问谁,东南西北中区五个版面的编记都被我问了个遍,就是没下成手,无他,太贵,然后就眼睁睁看着07年的暴涨开始了,我记忆深刻啊,先是股票大涨,全民炒股,报社同事一上班先开电脑对着大盘的线形图看,我记得那时候有个笑话说,07年股票套住不少人,到后来连吃菜都不吃绿色的,是很有这个情况,反正我是见证疯狂了,真的是全都为股疯,每天讨论的就是股票情况。再后来,楼市暴涨,那真是疯狂的一年,有人把股票卖了买房子,有人把房子卖了炒股票,混乱的一踏糊涂。房价以看不懂的速度大涨。具体涨成什么样我也没印象,反正是一片飘红,我一看,得,没戏了,这回是完全的
11、买不起了。我一直强调进房产报社是我人生转折,不光是因为从报社获取了一手的房源信息。当然,我的确比别人好很多,我不用像个疯子一样到处跑,基本上一开始我就锁定了买一手房,所以完全可以只依靠同事们每周的信息就OK了。偶尔自己跑跑楼盘,也是公私兼备,写报道兼帮自己看房子。坦白讲,在那个时候,我眼中的房子只有两种,买得起的,和买不起的。根本没有什么房子好坏、地段好坏这种要求。所以我回想去那时候,觉得自己跟狼似的,真的,我觉得我这种人才是真正有买房状态的。如果我当时金钱选择更多一点,估计现在肯定情形会更好些。后来一涨再涨,但我也没放弃,还在看着,后来还有个泗泾的颐景园,出了一批电梯房,45个平米吧好像是,
12、30几万,反正差不多RMB 8000元一平方了,我当时咬着牙说去看看,买下就算了。结果,我打电话去问,说不定什么时候开盘,说交房要两年以后,说实际开始大约9000/平米,靠,那我当年不如直接把梅川路的房子买下来算了,气坏了,决定不买。又说远了,在报社对我最有影响的是关于买房观念的转变。原先我也是个愤青,觉得这房价真不是人开出的价,总想着以后吧,也许以后慢慢存着钱就能买上了,而且也是挑三捡四的心态完全是租房子给惯出来的,租房多花个三五百就能住到好的地段去,但买房可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情,如果用租房子的心态去买房,那真是困难了,千年也找不到心仪的房子。我这种幼稚的想法,在报社遭遇到众人毫不留情的抨击,
13、那个批斗之激烈,活活把我的观念给扭转过来了。那时候报社的同志们,除了极年青刚进来的,基本上老油子们都是人手一到两套房,一说起房价,不管外面专家、舆论叫的多么厉害,他们都是很笃定的跟我说,房价总归是要一直涨的,你越不买就越买不起。每周一我们都要开例会,例会上主要是要讨论本期的报纸主题,我们一直在写什么,写房价假摔,写新开的楼盘有多少问题,写黄牛倒房号,写房价涨得多不合理,写调控政策的影响,写小产权房存在的原因,反正就没正面写过房价会大涨,为什么,因为大家不爱看啊。大家只爱看自己想看的,不爱看真实的。如果报纸的新闻铜版纸上写着大标题“马上要涨了,快点买房啊!”得,我们肯定要被骂死,但这就是事实啊,
14、07年的大涨就是血淋淋的事实。讨论完本期主题,大家就开始坐着骂开发商,哪个哪个开发商太黑了,从多少涨到多少,特别提一下,我们报社边上就是有名的暴发户楼盘“中远两湾城”。我们报社老资格的一提起上海楼市的暴涨,就要拉出这个楼盘来,当年,它是从第一期四千块卖起的,以此来论证铁的事实,房价必涨,要买趁早。说我们有一同事,一直在等大宁绿地那块的某个楼盘,结果每开盘一次,就损失五个平方,沦为报社“买房不能等”的反面教材。最后在我离开报社前,他终于下手买了该盘的二手房,当时一百几十万的房子吧,我依稀记得他付了三四十万、背债八十万,我都在想他以后活的下去吗,后来证明我真是杞人忧天了,人家的房子现在至少翻一倍,
15、下半辈子养老钱都出来了,赚也赚死了。就是在这种教育下,我坐立不安,愈加的焦虑,再不买房,我估计我真的这辈子买不起了,这下我真的急眼了,买房买急眼的可能我是头一个。此间反正陆续了解过一些楼盘,什么江桥嘉城之类的,只要听说有小户型就会去观注,那时都涨起来了,后来还了解过一些老房子的一室户,但是都因为首付问题,超过了我的极限,恨都恨死了,那时候我坐公车都在想,什么时候我能中个大奖呢?突然有一天,我在自己报社的报纸上看到一条小小的横幅广告,说有特价房,在奉贤西渡,5300/平米。当时的感觉,哇塞,天开了!赶紧打电话去问,说有小户型,70平米,算下来总价36万。这是我人生中遇到的最偏宜的房子了,顺便补充
16、一下,到了07年末的时候,上海楼市的格局基本上是“321”,就是内环3万,中环2万,外环1万,突然出来个五千多的,我真的是感受到佛光普照啊。第二天,我借着出新闻的名义,从普陀区当时租的房子出发去奉贤,这是我第一次到奉贤来,一点也不夸张。这天真是刻骨铭心啊,已经是08年1月了,天很冷,我早上八点从真如那边出发,倒了N站到徐家汇,再倒N站到莘庄,再倒N站到奉贤西渡,也算是横穿上海了。等我到了西渡了,一看,靠,12点了。售楼处又小又暗,天气嘛冷的要死,西渡靠黄浦江,这个风刮的,我都快被吹起来了,黄沙满天飞,哪都是灰蒙蒙的,一字记之曰“惨”。售楼处特别简陋,就两三个中年大妈在那里看着,我一个人研究了半
17、天的沙盘,也没人招呼过我,等了好一会,看有个售楼妇女有空,我就问她,还有房吗?答有。问特价房在吗?答在。问我能去看看吗?答可以。然后递给我一顶安全帽,领我去工地。一去工地这个心凉啊,什么鬼地方,黑乎乎的,而且因为冬季阴雨和施工,到处都是泥,踩上去能及小腿高,凛冽的风呼呼的刮,反正绝对是看完了想立马走人的地方。我都觉得这会建成一烂尾楼。看了二楼的房子,全毛坯,其实也没什么看头,暗暗的,所谓特价房就是二楼西面造马路的房子,西晒加噪音肯定是难免的,每上去一层,就要加100元/平米,我问售楼几时交房,说08年12月左右。房子是一室两厅,可以改成两室一厅,开发商莫明其妙的在大门边上加了扇玻璃,估计就是为
18、了透光用的。看了一圈,就回售楼处了。问了一下总价和还贷,我说先出去吃个午饭再回来。然后就杀出去找吃饭的地方。吃了一碗牛肉拉面,这才从寒冷中缓过来。坐在兰州拉面黑乎乎的店里,我总算有点清醒了。心情就是,我很想买房,但我不想买这儿,因为看到现在,周边一个大店没有,全是五金小铺或者小饭铺,环境在那时候真看不出来一点好,又在奉贤,远得不得了,交通不便,基本是以莘庄为目的地,住的人一看就基本上是老年人养老或周边的民工租住什么的。感觉就是时光倒流七十年,回到了乡下,跟某个县城差不多,医院也没有,只有卫生所。但残酷的事实就是,就连这样的地方,我都不一定能买的起,更别想别的了。我坐在小饭馆里算账,除了这个地方
19、,的确没有我能买得起的地方了,我很明白,这应当算是全上海最偏宜的房价了,而且离市中心还比较近,又有传说中遥遥无期的五号线延伸。最重要的是,36万能买个70平方啊,多有诱惑力,这价格放在哪买房子,不得是个打屁都不会拐弯的一室户?搞不好还要厨卫公用。住了那么久的出租屋,有套房子,而且还不小(原谅我以前住的一室户都是三四十个平米的面积),仅这一点就让我下定决心了。虽然这里乱七八糟,而且冷风吹得我鼻涕直流兼蓬头垢面,但我已下定决心买了,我站在小区外面的石墩上看了半天小高层灰溜溜的外立面,又蹲在石墩上想了半天,下定了决心,我就去售楼那里问具体的流程,人家说叫我先付订金,我支支吾吾的说房子肯定是要的,但就
20、是现在手上的钱都定存了,能不能过完年再回来缴首付签合同,售楼倒也算是好说话,同意了,让我付点订金,我哪有钱啊,就出去找个银行取了三千块钱吧,给了售楼,拿了张白条回来,这就算是订下了这套房了,这时候售楼来了神来一笔,说同层二楼东单元一样的小户型人家今天退了换大房,问我要不要从西面的特价房换到东面来,就是一平米加五十元,我立马同意了,后来才发现这真是我有福气啊,可惜没有更有福点换到楼层高点的地方去,不过我觉得已经是很不错了。因为入住以后,特别是过了一个夏天就深有体会,西晒真的是受不了,而且因为楼层低,所以马路上的噪音就会觉得特别的大,好在当时换到东面来了,要不然可能真的会很烦恼。虽说已经买下来了,
21、但毕竟是第一次买房,需要一点支持,买房的事我没跟爸妈说就先订了,现在冷静下来了,觉得这事儿还挺悬的,怎么就买了呢?头晕乎乎的。我打电话给一个亲密的朋友,跟他说了这事儿,正巧他到奉贤附近出差,顺路绕到我这儿来,帮我出主意,说行的,小区挺不错的。真是感激涕零啊,如果他说这小区太次,可能就会影响我的心情,虽然我最终还是会买的,不过很可能就要犹豫很久了。他的肯定让我觉得这地方可能真没那么差。回家了,要做的就是开始算钱了,算算我得借多少钱买房子。这事一点不夸张,缴的订金三千块是我银行全部存款,我自己都觉得自己挺猛的。这一晚睡的灰常不平静。第二天,我跟我爸说了这事,此时正值07年房价升到了最高点的时候,我
22、爸一听就说可能房价会掉吧,现在买是不是太急了,我又跟我爸解释了一道关于房价不落的理由。反正他老先生就是担心的不得了。果然是认知差异啊,毕竟他那一代是用劳力换房子,根本对买商品房没什么概念,而且很恐惧。然后我就回家过年了,这里面有个插曲,我和我一同学说了关于买房的事儿,她一开始还觉得偏,推脱我说想看看二手房。后来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在家过年呢,她突然打电话给我说成了我邻居了,这事挺逗的,当然,这也是一个转折,一环套一环关系到我后来的生活。过完年,对我来说,头等大事就是凑首付,那会公司发了点奖金,凑了一万多块钱,我爸给了我两万,还特意让我妈送到上海来陪我签合同,我向大威同学借了三万,又跟一朋友借
23、了五万,也就是说,整个买房首付里,我就压根是个穷光蛋,我甚至不知道以后每个月近两千的还款该怎么还,反正就是走一步算一步了。就这么着,在另一个寒风凛冽的春日,我和我同学,来到售楼处把合同签了,首付付了,然后结伴去我们另一个同学家蹭晚饭吃。特别插一下话,特别感谢大威和另一朋友,要不是他们那时候借给我大部份的首付款,估计我现在还在出租屋里窝着呢,这个大恩大德须得感谢一辈子。有另外一例子,当时我工作的报社里的另一个姑娘,和我同时进的公司。我们俩一年的,那时候我一门心思要买房,也问她来着,特别是我买了西渡以后,特意跟她说了,让她跟我一起买,她估计觉得反正是女孩子也就没上心,后来我们都离开报社了,有次在网
24、上遇见她,问起来,她现在还没结婚,还在租房子住。网了聊了聊,我感觉心态还是不一样的吧,怎么说呢,买了房确实有种稳定下来的感觉,一种归属感,下班了就有种回家的感觉,跟没买房时候回出租屋还是不一样的。其实当时我买到奉贤来,同事都觉得不合算,因为那时候是上班在澳门路那块,所以对我们来讲,奉贤真的是远的跟金山差不多了,基本上他们买房都是以普陀、虹口、闸北、杨浦、宝山、浦东为基本方向的。但我因为是在徐家汇上的学,所以心理上一直把徐家汇当成中心点,这样看的话,就觉得还好,不是很郊区。补充一下,因为小区是自备小区班车的,定点就开,从小区门口到漕溪北路,不堵的时候开快点差不多30分钟,平时上下班时间差不多40
25、分钟左右,到漕溪三号线换车,说不方便嘛,也还好,说方便嘛,路上花的时间肯定还是多的。现在习惯了倒也还行吧。后来的事儿差不多地球人都知道了,08年经济危机来了,房价倒没暴跌,就是一直持平,我爸也动摇过,但房子都买了,再说是用来自住的,也没什么想法。同时我也离开了报社。我是个观念保守的人,总觉得靠写文章吃饭是很不靠谱的事情,没什么技术含量,随时会被别人取代,就通过朋友的关系跳槽进了一家中外合资,过着朝九晚五的稳定生活。09年我终于收房了,然后开始装修,就在这个时候,09年的普涨开始了,等我当年6月份装修完,发现我家的房价涨到RMB 8000元/平米了。2010年我结婚了,同年4月闵浦二桥通了,我没
26、去注意房价,这个8月的时候我心血来潮关注了一下我家这种小户型的售价,吓我一跳,当年36万的房子居然现在挂牌85万。我就一感觉,房价疯了。说2014年地铁要通,看这个趋势,还得往上涨点。有天我坐在小区班车去上班的路上,很感叹的跟我老公说,当年我买这房子的时候总价36万,单价5350/平米,我的工资是3千多,现在呢,这房子85万了,单价一万一还多点,而我的工资从08年到10年,也不过涨了一千块,现在四千出头而已。如果当年我没买房,现在的结果就是更买不起房,如果说当年我是胆子大,至少因为首付还比较靠谱,我可以借得到,如果不是当初那一生猛,放到现在,就是胆大到包天,我也没法买房了,不是不敢买,而是完全
27、的买不起。现在的首付比起当初来可是翻了一番啊,我上哪借去啊。最后悔的就是当时就是想着是自己住的,所以买房的时候就买了小户型,其实首付再多付两万,贷个三十年,买个九十平米的房子也并不是那么困难。结果现在就不一样了,再想换房成本就高很多,所以说,有时候还是要逼一逼自己。 说说我们家的第二套房吧,这事儿吧也挺绕的。话说我买完房以后,当时脑子有病,选的是本金还款,搞的自己一个月要还近两千块,现在想想真是不合算的,但当时就是太保守了,想着少付银行点钱。我才挣三千多一个月,结果还贷就要还两千,这哪吃得消,正好我同学不是和我一起买的房吗,我们俩一合计,决定拼租。为嘛说是拼租而不是合租呢?因为我们俩真的是没钱
28、,所以我把房子退了,租到她那里去了。她的房东在北京,一个女儿在上海读大学,两室一厅的罗阳老房子,房东女儿一间,我同学住另一间。我就厚着脸皮和同学住一间,房租对半分,估计我同学那时候也挺缺钱,因为她和我还一样的款,于是我们俩一拍即合,哈哈。现在回想一下也蛮好玩的,最穷的时候我们在外面点一盘回锅肉分着吃,一面吃一面畅想拿到房以后的美好生活,又会骂骂开发商卖这么贵,然后再为装修的事情忧郁。反正酸甜苦辣都有。为什么说这一茬呢,因为就是在和我同学拼租的时候,她说给我介绍个男朋友,当时正好也是空窗期,本着去吃顿好的的想法就去了,没办法,那时候我们的伙食真是太差了,急需改善。结果相亲相中了,当然,中间也有些
29、小波折,好在男朋友,也就是后来的老公挺坚持,终于走下来了。我老公是和我正好相反的人,他吧,一直手上有笔钱,但就是不买房,一来是因为上班忙,二来也是他这个人比较死脑筋,总想着有了老婆了,和老婆商量着,在工作地点附近买房。结果一等就等到了上海房价翻番,本来全款买房的变成了首付,我不知道为这个事情碎碎念他多少回了。就算那时候他随便找个地方买了,找到了老婆再置换也好啊,但有时候男人就是一根筋,我真怀疑如果这个世界真没有女人提点,男人们会因为一根筋而笨死。算了,反正就是这样的原因,最终老公同志是没买房的,直到我们结婚。非常可惜的是,09年前半段我们在忙着装修房子,所以也没空关注房市,结果等我们有空关注了
30、,已经飙升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了,加上当胆子小,又不是很刚需,于是就耽误下来。结婚是挺费事的,结完婚了,下一个问题就出现了,如果有了小宝宝,以前的一室二厅就不够住了,虽说可以隔成二室一厅,但因为是二楼,所以采光方面受影响,而且我妈要来帮忙,加上小宝宝的东西,家里一下子显得非常挤了。这可是当初没想到、也根本没想过的问题。本着改善家里住房情况的想法,我们决定再买一套房。而且之前买奉贤的房子时候,我用的全是商贷,公积金放在那里没用,所以也为了把公积金用上,赶紧买房成了当时的头等大事。这次买房就不完全是为了买套房子而已了,还考虑在好一点的地方,最好对小朋友的上学有帮助。学区房是不考虑的,因为我们俩都不是上
31、海户口,拿着个居住证也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把小朋友分到学区内的重点学校里去,我想着就算是有户口的上海小朋友都有一大堆的上学难问题,所以我基本放弃所谓的学区房。但也不能因此而随便买一套。我考虑一来要离在住的这套房近,二来要找个教育资源丰富的区,无疑,上海的教育大区除了静安,舍徐汇其谁?所以大方向定下来,肯定是在徐汇买了。要说一点没想法肯定是不可能的,徐汇毕竟打的就是教育名片,毕竟还有些私立学校可以考虑。另外一点,虽说小学初中是电脑派位、就近入学,但初升高还是看分数线的,而徐汇的学校多,选择面更大些,总归比在大浦东中考竞争要来得合算些。所以,我们过完元旦就开始马不停蹄的看房了。那时候正值最低潮的时候
32、,两会正在开,不停的关于高房价的报怨出来,连宝宝都出来小批了一下高房价,所以我感觉,当时的观望气氛比后来调控还要浓,因为怎么说呢,不怕出不利政策,就怕要出不出政策,反而让人心里没底。我已经因为装修错过了09年的大涨,反正是不想再错过了,于是找天周末就拉着老公去看房。先去看的徐汇比较中心地段漕溪路一带,因为公司的班车停在漕溪路三号线这里,所以当然是希望能离得近一点,不用整天赶班车。房价直接吓倒我们,20年老公房差不多近2万一平米,而且环境着实是差。本来想看看金谷园的,这破小楼还惜售,偶尔出一套单价2万,得房率低到70%不说,还朝北。直接PASS掉。改奔田林,没好哪去,一样的2万左右,而且都是得房
33、率不高,如果想要买套两房的,至少140万左右。打车在田林、桂林公园一带的路上逛了逛,都没敢进中介,光看外面的挂牌就已经没脾气了,没办法,我们的消费观念还停留在奉贤的房价上。就算我们舍得一身剐,敢把房子拉回家,以后每个月的还款也着实是可观,这种市区的房子,能贷个十年就不错了,我很怀疑这些二十年房龄的房子以后是否还有市场。关于买房子,别的都好商量,但房龄这一条是没的商量的。到手房的房龄加上自己居住的过渡期,介时再放到房产买卖市场上去,如果超过了二十年,我很怀疑是否还能卖的出去,让我一辈子养在手里吃房租,我可吃不消,太不合算了,等拆迁,像这种市中心的拆迁成本越来越高,谁知道何年何月轮上我,再说我又没
34、上海户口,感觉一旦真拆了,我肯定是吃亏的那一种,所以根本就不考虑这种耗神耗力的事。所以再如何稀缺,除非我真中个1.5亿才会去买个市中心的老房子有病,有这么多钱,我为什么不去买翠湖天地、汤臣一品?转回话题,逛到中午,我基本已经放弃,老公的脸色也不太好看,估计是回忆起他当年住这块的时候房价没这么高吧。从航天公寓离开的时候,老公已经是没声音了,正好边上有车站,我在站牌上看到有车直接去徐浦大桥的,想起来有个同事租在徐浦的徐汇臻园,于是我跟老公商量,要不然去徐浦看看吧,顺便见见同事。因为老公也见过我同事,所以决定奔向徐浦大桥。又要说一个题外话了,当年我们刚装修完,这个同事和老公来我们家,说是看看我们家这
35、边的房价,打算先买在我们家附近,可惜的是他们为首付的事而踌蹰,一来二去的犹豫,我们家这块的房价就直接涨到一万一平方。最后他们也就放弃了,加上新政出台,大家你观望我,我观望你,等到想出手时,又损失掉好几万的贷款,他们最后买了个小户型到泗泾去了。话说回来,正是他们那次来我家看房子,提到了华泾,我才知道徐汇有这么个地方,到了以后我们一行四人直接奔华泾去看房。徐汇臻园就算了,这也已经不是一般的贵了,而且以前我做过关于他们精装修房问题的报道,对这个楼盘也没什么太大的好感。之前也了解过一些关于华泾的房子,这里的小区还蛮多的,但是可能比较好的只有光华绿苑和紫阳花园二期,据说这两个的房屋质量比较好,也的确是比
36、一般周边的房子贵一点。有大量房源出售的华欣家园因为之前就了解这个小区有部份的房子是烂尾楼改建的,加之周边有个水泥厂,水泥灰满天飞的事情曾经搞到小区居民联手在那里做人墙拦水泥车,好像还惊动了市政府。所以直接不考虑。最关键的那里附近有个垃圾压缩站,反正被描述的很恐怖的,为了健康着想,咱不能玩命省钱不是?直接去的光华绿苑,经过了紫阳花园,没进去细看,感觉一般。到了光华,说真的,也还是感觉一般,因为外立面灰灰的,旧旧的,虽说咱住在奉贤,但房子还上去还是蛮不错的,一般市中心的房子还真比不上我们郊区的小区建设。但没办法啊,地段决定一切,相较而言,光华绿苑还不算太讨厌的。基本上是决定看光华了,这也是个拆迁房
37、,是当年徐家汇天平路那里建公园绿地时候拆迁过来的,当初我就在徐家汇上学,也算是比较清楚这桩事情的,感觉小区应当不会太差劲吧。正好门外有个中介,我们就进去瞄下房子,中介阿姨还是用的原始的黑板写房源信息,也是很巧的,一个黑板看下来,光华只有两套在挂,其他都是华欣的(再鄙视一下华欣,我一向认为挂牌很多的小区肯定有问题。),一套是挂牌160万的大户型,我记得好像是这个价,复式的,据中介说房主豪装,买房送一切房内装修物品,所以不肯降价。PASS掉,有这些钱,我还用跑到这里来买房?再说就算是豪装,也未必合我心意。另外一套是毛坯的,77平米,挂牌当时好像在114116万左右,看看价格嘛心理适意了很多,至少不
38、像市中心那么离谱。于是决定看看这套房。也的确是巧,这天房东正好来和房客解约,因为之前好几批看房的人都被房客赶走了,房东只好亲自出马和房客解约。我们去的时候房东正在扫地。房子很正的那种,南北通、光线好、房间小客厅超大,因为是一梯两户的老式设计,得房率很高,建筑面积虽然是77平米,但感觉有80平米似的,估计室内面积怎么也有近七十吧。因为是小区第一幢,门口就是华展路,次卧正对着对面紫阳中学的大操场,一点没有挡光线。缺点就是在小区边角上,靠龙吴路近,所以龙吴路上的飞来驰去的车带来的噪音比较大。另外让我不满的一点就是一进门正对着洗手间的门,所以如果收回来自己住的话,还真的是需要一番装修改动才行。可能是因
39、为我们俩对市区的房价心有余悸,也可能是因为我们两公婆都是比较马虎的人,所以看完了房,我问老公,想买不?老公问我,你觉得呢?我说蛮好,价格也可以人接受。他说那就买吧。于是就定下来买这套。最搞笑的是房东是想要卖掉手上这套,换个大房子,估计之前也挂牌了一段时间了,看的多,真有意向的少,加之他也想买新房子,所以还没等我们问,他就当我们和中介的面说,如果想买,108万到手价。我和老公基本没怎么考虑,之后就是和房东象征性的讨价还价了一翻,最终定在107万到手价,差不多加上各种税费什么,110万左右吧。后来房东有次见面还和我们说起,那天是他人生最疯狂的一天,他来赶走了租客,然后卖掉了房子,又在当天晚上赶着去
40、买下了一套他看中的大房子,算是他人生中做事最多、最高价的一天。再后面就是办手续什么的,等什么都弄下来,已经近四月份了吧。新政陆续出台,对二套房的控制也挺严的,虽说华泾的房子都是我们用公积金贷的,但总觉得如果放在后面买的话,可能还是挺烦的,至少50%的首付就很烦了,另外也怕公积金核定我们是第二套房,放款会比本身额度少。虽说国家调控制挺严的,但这房子还是莫明其妙的涨了。说实话,我买这房子也没什么太大的想法,主要是为了小朋友,既然迟早要买的,晚买不如早买,我又不是什么很有眼光的人,谁知道新政会走向哪里,结果搞笑的是,等到八月份,我看了一下我家附近的房子,就我们家这么大的房子,现在挂130万,而且楼层
41、还是一楼,我家在5/6楼,楼层、光线、通风都要好很多。也就是说,1月份买房,到现在8月份,这房子涨了二十万,我和老公感叹,房子这么涨法,上班都觉得没意思了,难怪那么多温州人组团炒房。当然,这个是用来自住的,也没想过要放,所以也只是空看着房价数字虚高而已。 第三套房的故事 其实这第三套房也是挺扯的。为什么呢,因为万恶的户籍制度。结婚后,我们火速的怀宝宝,等真的怀上了,发现一问题,户口没处上。首先,我们不是上海户口,所以在上海上户口没指望。其次,我长年离开老家,现在连准生证街道都不肯开,非要我在上海的公司打证明,怎么可能呢,现在都是招聘制,公司怎么可能管这档闲事。再次,没准生证上户口有问题,正好老
42、公是南京的户口,南京据说第一胎是不需要准生证的。虽说定下来了,但是问题又来了,老公是南京集体户口,而按照地方规定,集体户口不能上小孩子的户口。想想就火大,这么转了一圈,就一个结论,我们必需在南京买套不小于60个平方的房子,再把老公的户口从人才市场转到房子里变成居民户口,再把小孩的户口报到居民户口里去。已经被逼得没办法,现在想把小朋友塞回去也来不及了,没办法,为了孩子不成黑户,只能咬牙去南京看房。这时候已经是七月份了,爆热的天气,而且调控声和降价声不断,但我们也没别的想头了,谁让我们遇上的都是刚之又刚的刚需呢。对南京我是完全不熟悉,加上我又大肚子,没法随行,所以买房的任务只有交给老公一个人完成了
43、。老公说干就干,挑了一个周末去南京,之前我们就定好了,往南京浦口买,因为,第一,便宜,相对来说,浦口现在的房价还好,至少比江宁动辄八、九千的房价更让我们能接受,对我们来说,这套逼出来的房子,实在是不想投资太多,占用我们太多的资金。第二,浦口那边有南京传说中的三号线规划,跟着地铁走总归是不会错的。所以就挑了一个浦口最远的地方林场。说真的,我压根到现在对这地方也没概念。老公去看了些房子,但不是价格高过我们的预算30万左右,就是房子面积不够。主要是这房子我们根本就没法住,所以想着最好是有装修的,到时候直接就租出去,多少贴点家用。而且房龄不能太老,免得转出的时候成问题。在浦口这种超郊区的地方,找面积不
44、大不小正好够用、房龄五年以内、有装修、单价低的房子,还真是蛮难的。后来老公跟我通电话,提到一套房子,顶层,毛坯,43万,面积七十几个平方。我立马感觉来了,我跟老公分析,咱们就去看这套房,先买下来,把户口给解决了,等过几年地铁通了(号称是2015年前通),就卖了它,然后再买套小点的20-30平方的市区老房子挂你们父女俩的户口,依这个形势看,到时候我们肯定能收回本钱。老公被我一说也想明白了。于是很快,去看了房,给我电话说顶层还送阁楼,而且面积可以写到产证里。老公看了说挺好,我自然也没什么好反对的。于是,约了房东出来见面。又是个有钱的房东,房东说这房子的价格是45万,中介挂牌没改,而且要求全款。这怎
45、么可能,别说我们拿不出来,就是拿得出来也不能同意。老公在那里和房东磨了很久,房东终于同意首付25万,剩下的贷款。于是合同签完了,老公总算是能回上海了。过了一个月,八月份的时候,老公南京的朋友突然打电话来,说浦口的房子涨了,我们家的房子一个月,稀里糊涂的涨了五万。我倒。这是什么情况。真的,如果房子总这么涨法,就连我们这种有房子的人都吃不消了。为什么呢,因为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家来说,买房子永远不可能、也没这能力一步到位,一般都逐步过渡的。可是暴涨的房价阻断了我们的过渡进程。就拿现在来说,随着孩子的出生和长大,另外父母过来照顾孩子,我最希望的就是买套大三房、大四房之类的大户型。可是以我们的实力,根本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慢慢换,而一般的三房都差不多在120平方左右。那么算一下里面的差价,我们还需要存够50个平方左右的钱才行,在半年以前,徐浦地段,50个平方我们只差70万,而现在,变成差85万,如果再涨下去,想都不敢想我们是否还有换房的能力。作为业主,我们当然不希望房子跌,但我们也不希望看到房价暴涨,我还是觉得合理的房价升幅才是王道,否则这个房市永远都是血腥和不公平的角斗场,我们这样的平头百姓,始终都是被吃掉的那个奴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