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第一单元 天气天气这一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学生将了解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同时学生也将在学习的过程中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制作简易风向标测量风向,自制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1.实验内容:测量室内外的温度器材:温度计 规范操作要点: (1)手拿温度计上端(拇指、食指和中指)。(2)观测时,等示数稳定时再读数(小液泡虽然敏感,但也需要一个变化过程,这个过程约2-3分钟)。(3)视线要和温度计的示数保持相平。(4)读数时,不要对着温度计说话,避免呼出的气影响温度。操作的建议:(1)室内温度的测量,可以在教室里挂一支温度计,便于全班同学观测。(2)每天测量温度的
2、时间和地点要一致,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3)温度计是易碎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用好后要入盒,避免放在桌子上滚落地上打碎。链接:1测高温时用水银温度计,100摄氏度以上。测低温时用酒精温度计。2温度计打碎了怎么办 (1)用硫磺粉撒在上面,让它与水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毒化合物。(其实这是最好的办法)(2)若没有,可以用吸尘器,但必须要彻底清洁吸尘器。 (3)将碎片收集(不要碰到手),包好倒入垃圾箱。水银用纸是吸不上的,所以要用扫的。不要见水。你的伤口没碰上就没事,若不太确定,最好去趟医院,水银是重金属,有剧毒!还有,收拾完一定要开窗通气,这一点切记切记!3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3、时, 正确的方法是: A 手拿温度计上端,将其竖直放入水中。B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水中,玻璃泡不要碰烧杯的侧壁和底部。C 示数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要让玻璃泡继续停留在水中。D 视线要和温度计的示数保持相平。2实验内容:制作风向标测风向。实验材料:吸管1根、硬纸板1张、带橡皮铅笔1支、剪刀、大头针1枚规范操作要点: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或麦秆),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4剪一个圆形纸板,写上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8
4、各方向,然后中间戳洞,把铅笔插入圆形纸板。5确定好方向(可借助指南针),与圆形纸板上的方向一致,然后测定风向。注意点:1到空旷的场地上测风向。2指南针的正确使用:方向的测定可借助指南针,指南针平方,待指针静止时,轻轻转动指南针盒,使磁针的南北两极和盒上标明的南北方向一致,这时指针盒上标明的方位就于实际方向相对应。指南针务必要远离以下列举的各种物品,才可避免磁针发生错乱:指南针应离铁丝网10米,高压线55米,汽车和飞机20米,以及含有磁铁如磁性容器等10米。3实验内容:做雨量器测降水量。实验材料:直筒的透明杯1个、喷壶或(洗澡喷头)、纸条1张、直尺1把规范操作要点:1在直筒的透明杯子外面贴上一张
5、纸条,并在上面画好刻度,纸条0刻度对齐杯底。2站直身子用喷壶对准杯子喷水,模拟降雨。3降水5分钟后,看看降了多少毫米的雨。4对照降水等级表,判断降水等级。注意点:1纸条0刻度对齐杯底。2读数时,雨量器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和雨量器内的水面保持平行时读取雨量器的刻度数。链接:课外降水量测量和记录活动的指导:1雨量器摆放位置的确定:选择上面或附近没有遮挡物的较开阔的地点,固定好雨量器,避免被风吹到。2每24小时记录一次降水量,做好记录,对照等级表,确定下雨的等级。3记录后将雨量器内的水倒掉。第二单元 溶解溶解这单元涉及到11个实验,基本上每堂课都涉及到两个,如果给归类一下的话,都包含在溶解、过滤、加
6、热分离这三个实验。这三个实验的操作要求比较严谨,其中的注意点也不少。教参P43单元的第一课的三维目标有一条就是严格按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1实验内容:溶解实验实验材料:玻璃棒 烧杯 勺子 溶解物质(食盐、糖、高锰酸钾、小苏打、洗净的沙等)规范操作要点:1 第一步:静观。把溶解的物质放入水中,静观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尤其是高锰酸钾,它在水中逐渐分散这过程是一个非常直观的过程。)2第二步:搅拌。这一环节可让学生注意到溶液是否均匀,是否变成肉眼无法看见的物质颗粒。因此搅拌时要先慢后快,这样便于观察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过程。3第三步:静候。物质的溶解有快慢,溶解到一定程度后,物质看起来一下子溶解不了不
7、要急于下判断,过一会还会继续溶解。注意点:1溶解的一个判断条件是在水中是否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这和粉笔末颗粒在水中的漂浮现象是不同的。2高锰酸钾的取放要规范。取时标签向手心,瓶塞倒放上,取时用药勺,不能用手直接拿,没药勺可以用纸槽。3勺子的使用:像高锰酸钾这样的化学物品,不能用手拿,要用小勺拿取。为了避免起化学反应,在实验中一般选用药勺,尽量避免用金属勺子。4玻璃棒的用途:玻璃棒用于搅拌液体、引流或蘸取试液。实验前后应及时洗净玻璃棒,以防沾污试剂。搅拌时玻璃棒不要碰击器壁,防止碰破容器或造成液滴溅出,因为化学实验对溶液的要求很高,轻微的碰触也会影响实验结果。在没有玻璃棒的情况下可以用筷子代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科学实验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