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态学》(第二版)课后习题.pdf
《《基础生态学》(第二版)课后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生态学》(第二版)课后习题.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word 1/30 依力夏提江艾买尔的老婆穆妮热图尔洪1、说明生态学定义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生物环境分为种内的和种间的,或种内相互作用和种间相互作用。2、试举例说明生态学是研究什么问题的,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很广,从个体的分子到生物圈,但主要研究4 个层次:个体individual 、种群population、群落 munity和生态系统ecosystem。在个体层次上,主要研究的问题是有机体对于环境的反响;在种群层次上,多度与其波动的决定因素是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例如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等等;在群落层
2、次上,多数生态学家在目前最感兴趣的是决定群落组成和结构的过程;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生态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野外的、实验的和理论的三大类。3、比拟三类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利弊分类利弊野外的可获得大量全面、真实的资料。过程复杂,条件不能控制。实验的条件控制严格,对结果分析较可靠,重复性强,过程简单。获得的资料可靠性有别于现实。理论的直观,过程易实施,可通过修改参数使研究逼近现实。预测结果需通过现实来检验正确性。第一局部有机体与环境1 生物与环境1、概念与术语环境 environment 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
3、包括空间与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生态因子 ecological facto r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等生态幅 ecological amplitude 是指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X 围大环境 marcroenvironment 指的是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分布小环境 microenviroment 指的是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小X 围内的特定栖息地。直接影响生物的生活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 macroclimate是指离地面1.5m 以上的气候,由大X 围因素决定小环境中的气候称
4、为小气候 microclimate word 2/30 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的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habitat密度制约因子 density dependent factor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种群数量的生态因子食物、天敌等生物因子非密度制约因子density independent factor 可调节种群数量,但其影响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生态因子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个耐受X 围,只有在耐受X 围内,生物才能存活。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
5、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limiting factor广温性 eurythermal是指生物对环境中的温度因子的适应X 围较宽,这种生物对温度耐受限度较广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动物叫做广温性动物狭温性 stenothermal是指生物对环境中的温度因子的适应X 围较窄,这种生物对温度耐受限度较窄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动物叫做狭温性动物2、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什么是耐受性定律?利比希在1840 年提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其根本内容是: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与分布的根本因素,这就是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Liebig s law of minim
6、um Shelford 于 1913 年提出了 耐受性定律 law of tolerance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3、生态因子相互联系表现在那些方面?、综合作用: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导致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例如生物能够生长发育,是依赖于气候、地形、土壤和生物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其它生态因子发生改
7、变,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改变,这个因子称主导因子、阶段性作用:由于生态因子规律性变化使生物生长发育出现阶段性,在不同发育阶段,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一个都不能少,不能替代,但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一因子数量不足,可依靠相近生态因子的加强得以补偿,而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行为、生长、生殖和分布的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
8、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
9、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
10、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
11、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
12、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
13、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
14、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word 3/30 的,有时需经历几个中间因子2 能量环境1、概念与术语外温动物 ectotherm指依赖外部热源的动物,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内温动物 endotherm指通过自己体内氧化代谢产热来调节体温的动物,如鸟类和哺乳类异温动物 he
15、terotherm指的是产生冬眠的内温动物内温动物经过低温的锻炼后,其代谢产热水平会比在温暖环境中高,这些变化过程是由实验诱导的,称为驯化 acclimation,如果是在自然界中产生的如此称为气候驯化 acclimatization 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内温动物会自发地从冬眠中醒来恢复到正常状态,而不至冻死。内温动物这种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称为适应性低体温adaptive hypothermia 生长发育是在一定的温度X 围上才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这个温度称为发育阈温度developmental threshold temperature或 生物学零度 biological zero
16、 温度能够作为一种刺激物起作用,决定有机体是否将开始发育。很多植物在发芽之前都需要一个寒冷期或冰冻期。这种由低温诱导的开花,称为春化 vernalization 光是影响叶绿素形成的主要因素。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称为 黄化现象 etiolation phenomenon 2、生物对光照会产生哪些适应?光照对生物的影响包括光质、光照强度、光照周期的影响、对光质的选择性适应。人类和许多脊椎动物能看见的光只在可见光X 围内;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波长在380710nm,吸收最强的是红光和蓝紫光,光质影响光合强度、对光照强度的适应性。植物表现在阳地植物和阴蒂植物
17、在生理与形态上的差异,以与 C4 植物和 C3 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差异;动物表现在视觉器官形态上产生了遗传的适应性变化,而且与动物的活动行为密切相关,有些适应于白天强光下活动,成为昼行性动物,有些适应于黑夜或晨昏的弱光下活动,成为夜行性动物或晨昏性动物、光照周期的变化对生物起了信号作用,导致生物出现适应性的昼夜节律与光周期现象,它使生物的生长发育与季节变化协调一致,对动植物适应所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3、生物对极端的高温和低温会产生哪些适应?生物对极端高、低温的适应表现在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对极端 低温 的适应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
18、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
19、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
20、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
21、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
22、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
23、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
24、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文档编码:CV10P2Z7O5U9 HV7D5K8I10X10 ZL8I8K5G5Q6word 4/30、形态 适应:植物的芽和叶片常有油脂类物质保护,树干粗短,树皮坚厚;内温动物出现贝格曼规律和阿伦规律的变化、生理 适应:植物减少细胞中的水
25、分,增加糖类、脂肪和色素等物质以降低植物冰点,增强抗旱能力;内温动物主要增加体内产热,此外还采用逆流热交换、局部异温性和适应性低体温等适应寒冷环境、行为 适应:主要表现在迁徙和集群方面。迁徙 选择温度适合的地区生活,躲避不利的低温环境。集群 动物建立一定的小气候,减少体温的散失、对极端 高温 的适应、形态 适应:有些植物有密绒毛和鳞片,能过滤一局部阳光;动物的毛皮在高温下起隔热作用,防止太阳的直接辐射、生理 适应:植物是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和盐的浓度,以与增加蒸腾作用以散热;动物如此适当放松恒温性,将热量储存于体内,使体温升高,等夜间再通过对流、传导、辐射等方式将体内的热量释放出去、行为 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生态学 基础 生态学 第二 课后 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