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的应急预案.pdf
《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的应急预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的应急预案.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的应急预案一、目的:为了对施工过程中突发的机械事故及时采取有效控制和实施抢险,防止事故影响蔓延,最大限度降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本预案将事故分为三级:1.一级事故是指由于工作中发生坍塌事故导致死亡1 人以上或重伤3 人的事故。(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2.二级事故是指由于工作中发生坍塌事故导致重伤12 人的事故。(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3.三级事故是指由于工作原因中发生坍塌事故而造成的一般工伤事故。(事故报告时间不准超过 12 小时)公司成立工程突发事故抢险小组。发生一、二级突发事故时,抢险小成员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调查研究情况并提出抢险方案。公司
2、突发事故抢险小组由公司经理和政工部、人力资源部、工程工程管理部、设备物资部、办公室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二、程序:1 公司本部设立坍塌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成员包括车辆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司机、政工部人员、安技人员及施工员等。2.公司所属各工程经理部成立应急预案小组应建立信息联络网,一旦发生事故,保证全体成员能及时到位。3.公司随时备有应急用车,有专人值班,遇到紧急事故能保证马上行动,及时抢救伤员。4.公布应急预案领导小组主要人员电话,便于联系。5.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分三个系统即:a)报警与通讯系统 事故发生后迅速上报。b)现场抢险系统 事故发生后立即营救人员、保护现场、工程排险、缩
3、小事故范围、降低事故损失。c)救援保障系统 提供抢救器材,保障抢险工作顺利开展。以上三个系统都要落实具体人员。三、应急方法1.发生伤亡事故后,首先由现场作业人员对受伤害者进行抢救,并立即报告公司或应急预案值班人员,组织人员进行全力抢救,派车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抢救治疗。2.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要迅速撤离与事故处理无关的人员及群众,安全员要对现场进行隔离,保护。对现场进行勘察并画出草图,记录事故经过。3.在抢救伤员的同时,应立即向公司经理报告。报告后也要与抢救人员联系,掌握最新情况便于事故的处理。4.公司经理接到报告后,并赶往事故现场进行调查了解。立即向集团公司安全质量环境部报告。5.公司工程工程
4、管理部负责人接到伤亡事故报告后,首先向主管安全生产的经理、公司总经理报告并赶往事故现场进行初步调查,同时将事故发生地点、时间、伤亡情况,初步原因分析等事故概要向集团安全质量环境部报告,最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特大事故不准超过12 小时)。四、职责:1.公司工程工程管理部应立即前往事故现场进行事故调查并接受、配合上级部门进行调查取证工作。2.本着三不放过的原则公司成立由政工部、工程工程管理部、设备物资部等有关部门组成的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进行分析,查出事故原因及事故责任者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公司领导批准。3.由公司经理组织公司相关人员成立恢复生产领导小组,尽快恢复正常生产。4.公司应急预案领导小
5、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副总经理任副组长、组员由政工部、人力资源部、工程工程管理部、设备物资部、办公室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5.公司所属工程经理部的工程经理、安全生产委员会及应急预案小组有关人员配合公司及市有关管理部门的调查处理。6.应急预案小组每年应进行一次预练演习。五、机械伤害事故预防及抢救1.预防措施:1.1.机械工具所有外露的旋转部分(如传动带、转轴、传动链、联轴节、带轮、齿轮、飞轮、链轮、电锯等)都必须设置防护装置(防护网或防护罩)。防护装置必须安装牢固,并且性能可靠。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6、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7、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
8、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
9、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
10、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
1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
12、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1.2 为防止运行中的机械设备或零部件超过极限位置,应配置可靠的限位装置。1.3 机械设备应设置可靠的制动装置,以保证接近危险时有效的制动。1.4 机械设备的气、液传动机构,应设有控制超压、防止
13、泄露等装置。1.5 机械设备在高速运转中容易用出的部件,应设置防松脱装置,并配置防护罩或防护网等安全装置。1.6 机械设备应采取防噪声措施,使机械设备的噪声低于国家规定的燥声标准。1.7 机械设备容易发生危险的部位,必须设在安全标志、安全色和标志应保护颜色鲜明、清晰、持久。1.8 机械设备中发生高温、极低温、强辐射线等部位,应有屏护措施。1.9 所有电器的机械设备都应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以防止触电,同时注意防静电。1.10 待安装机械设备的场地应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防护栏栅、安全操作台等。1.11 制订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坚持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1.12 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佩带防
14、护用品,如防护眼镜、女工防护帽等。1.13 机械/机具设备进场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做好标识方可使用。1.14 机械/机具操作人员作业前要接受安全技术交底和班前教育。1.15 机械/机具设备定机定岗,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1.16 机械/机具用电线路一律由电工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安装。1.17 机械/机具用电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保的规定。1.18 电焊机必须使用电焊机专用电闸箱。电焊机一次线不准超过5M,二次线不准超过30M,接头不准超过3 个。1.19 作业现场环境必须平整、整洁、宽敞,不准有易燃易爆物品,闲杂人员不准逗留。1.20 不准使用报废的不符合标准的机械/机具
15、。不准使用木工多用机床。1.21 机具设备上不准使用倒顺开关。二、急救措施:2.1 创伤出血2.1.1 止血(1)压迫止血法:先抬高伤肢,然后用消毒纱布或棉垫覆盖在伤口表面,在现场可用清洁的手帕、毛巾或其他棉织品代替,再用绷带或布条加压包扎止血。(2)指压动脉出血近心端止血法:按出血部位分别采用指压面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颓动脉、股动脉、腔前后动脉止血法。该方法简便、迅速有效,但不持久。(3)弹性止血带止血法:当肢体动脉创伤出血时,一般的止血包扎达不到理想的止血效果而采用之。如当肪骨上1/3 段或股骨中段严重创伤骨折时,常伴有动脉出血,伤情紧急,这时,就先抬高肢体,使静脉血充分回流,然后
16、在创伤部位的近心端放上弹性止血带,在止血带与皮肤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以免扎紧止血带时损伤局部皮肤。止血带必须扎紧,要加压扎紧到切实将该处动脉压闭。同时记录上止血带的具体时间,争取在上止血带后2 小时以内尽快将伤员转送到医院救治,若途中时间过长,则应暂时松开止血带数分钟,同时观察伤口出血情况。若伤口出血己停止,可暂勿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
17、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
18、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
19、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
20、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10Z1Y3S6 HN7C8O10C10V1 ZT8V6D3E4T1文档编码:CB5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生 机械 伤害事故 应急 预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