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统编版高一必修下.docx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统编版高一必修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统编版高一必修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2022-2023学年度2024届高一(下)半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22题,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诗歌创作发展到汉末,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之文人五言诗潮的出现,意味着诗歌艺术中人生情感的一次解放。 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的情感意识,实因革推移,悉由渐进。早在诗歌发生伊始,即有“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素朴之情。但要从理论上概述汉以前诗歌中“感于哀乐”的实际意义,会显出个性屈服于群体,情感依
2、附于政教的拘限。诗三百篇的创制,尚书即明其“言志”之旨,但所谓“志”,“是与礼分不开的”(朱自清诗言志辨),这不仅反映在古代献诗观王政兴衰的制度上,而且还灌注于诗人的主观创作意图,如“家父作诵,以究王凶”“王欲玉女,是用大谏”,无不包含陈善避邪之意;骚中的苦闷、悱恻之情,固多个性之表现,但其“惜壅君之不昭”的美刺观念,又致使个性之情仍包含于政教礼义范畴;两汉乐府诗虽多采自民间,然经乐府官制在“厚人伦”“美教化”的道德思想指导下的加工,只能使读者在政教帷幕之中感受到那种“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普遍的人文精神,因而也不可能有个性情感的凸显。直至汉末,尽管诗潮中的情感表现必然受到诗骚的影响,但汉末诗
3、人指向生生不息的情感生命,喊出自我之苦闷伤感,其对人生的憧憬追求,对内心的悲愤抒发,使得诗歌的表情艺术具有了划时代的转变意义。 一是由叙事为主向抒情为主的转变。在古典诗歌发展初期,无论是诗经还是楚辞,抒情的因素都是通过事件的描述而来,未构成纯情诗;东汉以前的乐府民歌,虽有较强的抒情成分,但其表现人物性格与情感,无不以事件为线索,主体仍是叙事。而汉末世情之浑噩,人情之觉悟,诗人感发世道的悲与怨,使得诗歌内容虽仍不脱离对事件的描写,但事件、景物已成为情感的依附,艺术精神之主体是独立于事件的具有永恒性的心灵写照。西北有高楼中,诗人描写了一位女子高楼弹琴作者听琴的事件,可是事之真旨却在“上有弦歌声,音
4、响一何悲”“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的人生情感之中。 二是由触景生情向借景抒情转变。情景交融,固是诗人的审美理想,然在东汉前为数不多的抒情诗中,情景的表现基本上是触景生情,前提是“景”,白居易与元九书论诗情、景关系云:“设如雨雪霏霏,因雪以愍征役也”;“棠棣之华,感华以讽兄弟也。”甚明其触景生情之通义。汉末则不然,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诗歌创作是借景言情,其前提是“情”,“景”仅属表饰。如明月皎月光中写景,有“明月”“众星”之光,有“白露”“野草”之状,然而这些景物形象之流转变动,并非触目所存,而是玄思所想,统摄于诗人主观情感中,构成了凄清失意、孤独惆怅的人生悲哀意象。 三是由写英雄之情感向写凡
5、人之情感的转变。汉末思潮对汉儒诗教思想之超越在一定程度上因遥接楚骚之情,而复活其人性与人格。要言之,爱国怀乡、落拓失意、感叹时逝等情感,汉末古诗与楚骚是相同的,并由此构成二者共有的扬举个性与悲观主义的特征。然而,基于这种个性,二者又有明显不同:楚骚谱写的是英雄悲剧,给人以悲壮;古诗谱写的是凡人悲剧,给人以伤感。前者表现的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的超群悲哀和离俗自信,后者悲哀情绪则来自下层文士最切实的现实遭际和生存感受,如“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确是凡人的情感。这些凡人的情感与悲哀汇集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孕育了时代气氛的大悲哀,使汉末诗潮的感人力量达到“可以泣鬼神,动天
6、地”的程度。 由于汉末诗潮对诗歌艺术的转变以主体情感为标的,故其释放出的具有突破典雅温厚之礼教意义的自我性灵之真情,正以其创作的先行性揭示出文学思潮由“天道为本”向“人事为本”转变的理论态势。 (摘编自许结论汉术诗潮的情感表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文人五言诗潮的出现使得人的情感在汉末得到了解放。 B.“陈善避邪”“美刺”“厚人伦”“美教化”等观念一定程度限制了诗歌的发展。 C.汉末思潮能超越汉儒诗教思想而复活人性与人格和受到楚骚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D.汉末以前,诗歌创作中的情感意识是朝着更能表现诗人的自我性灵的方向发展的。 2.下列
7、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文章大量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正确的同时也让读者对文章理解更透彻。 B.文章首段即提出中心论点,后文对中心论点展开了并列式结构的论证,思路清晰。 C.文章在论证过程中,能做到同中求异、继承中见发展,充分体现了思维的辩证性。 D.文中引用白居易与元九书是为了证明诗歌发展早期的情景关系为“触景生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可以看出孔雀东南飞作为乐府诗仍有训诫之义。 B.采薇作者由看到薇菜由嫩变老,想到自己年华流逝久戍难归,最是情的触发点。 C.诗人虽叙说了“涉江采芙蓉”之事,但表达思念和对同心离
8、居的哀叹才是诗歌要旨。 D.短歌行虽然写于东汉末年,但曹操所表现出的情感却都是凡人情感所不具备的。 【13题答案】 【答案】1.A2.B3.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结束了敦煌石窟近400年无人管理、任凭损毁、屡遭破坏偷盗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敦煌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7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敦煌人秉承“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在极其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在敦煌石窟资料整理和保护修复、敦煌文化艺术研究弘扬、文化旅游开发和遗址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
9、作,取得了不少重要研究成果。在这里,我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慰问! 我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讲过:“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敦煌作为中国通向西域的重要门户,古代中国文明同来自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季羡林先生说过:“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 回顾历史,只有中华民族这样的具有开放包容胸怀的民族,才会容纳世界不同文明在此交融交汇。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
10、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 (选自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3月求是) 材料二: 2023年2月14日,北京新闻中心组织百余位中外记者探访故宫博物院。 多年
11、学习中文的韩国纽斯频通讯社记者崔宪圭第一次在冬天雪后来到故宫,被深深吸引。他说:“雪后的故宫更美了,但比雪景更美的是优秀的中国文化。中国发展得很快,国际影响力也在逐步增强,中国了不起! 法国电视一台记者Fred已经在北京工作7年,曾参与过2008年北京夏奥会新闻报道。他说:“北京是一座非常棒的城市,我已经离不开北京了,如果让我做选择,我会选择在北京生活下去。”这次参观完故宫,Fred了解了很多文物背后的故事。他说,自己喜欢北京的文化氛围,能在雪天到故宫看展,这个体验让人既惊喜又难忘。 探访期间,故宫文华殿内“何以中国中华古代文明暨国家宝藏特展”正在举办,全国30家博物馆精选出来的130余件文物
12、讲述中国故事。 130余件珍贵文物,上起石器时代,下至清代,包含何尊、长信宫灯、藏文四部医典等声名远播的国宝重器。展览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视作一条大河,以“源”“流”“汇”三个单元,展现中华文明的魅力。 展厅中心展柜中的文物,算得上重中之重。占据“C位”的是何尊,这件青铜器底有122字铭文,铭文中的“宅兹中国”的意思是,在“中国”这个地方营建都城。这是已知最早出现的“中国”一词。 (摘编自王恩慧何以中国?中外记者在这里找到答案,2023年2月15日“光明网”) 材料三: 2023年央视春晚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掀起了一股艺术“活化”文物的热潮。 当舞蹈遇到文物时,跨越了考古文字的历史
13、鸿沟,将历史与文化感“浸透”于春晚现场,让传统“活跃”在当下。 只此青绿以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为蓝本,充分运用了视觉艺术的共通之处,在舞蹈编排上独具匠心,让宋画之美在舞台上众仕女的步态中进入了观众的心灵 千里江山图的构图同时汇集了平远、高远、深远“三远法”的取景构图法则,使得画面跌宕起伏,富有强烈的韵律感。编导深受启发,舞蹈开场即采用了平远的构图,凭借纵深的空间距离呈现辽远开阔的画面。舞者缓慢而迸发力度的转身,伸出左脚轻点地面的重心移动,气息韵律的顿挫间离形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象,这种视觉构图与绘画“高远”法则异曲同工。“深远”是最难表达的,编导用单袖掩面、后仰拖地行走的舞台
14、调度完成了“深远”的视觉构图。 从2022年河南卫视“出圈”的唐宫夜宴,到2023年央视春晚刷屏的只此青绿,当下中国的舞蹈创作并不缺少传统文化的题材以及喜爱传统文化、欣赏传统艺术的观众,所以更需要创作者独具匠心、潜心钻研传统的文化宝库,结合科技创新手法,提升当代观众的审美水平。“传统文化热”的原因归根结底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彰显。只有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才能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摘编自唐白晶舞蹈诗剧何以刷屏?,2023年2月11日文汇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自信的提升有利于我们在保持民族特色
15、时能更好地与不同文明开展广泛文化交流,铸就更加辉煌的中华文明。 B.在探访故宫博物院的活动中,第一次在冬天雪后来到故宫的韩国记者崔宪圭就被故宫美景和优秀的中国文化深深吸引。 C.“何以中国”特展展出了130余件声名远扬的国宝重器,占据“C位”的“何尊”铭文是已知最早出现“中国”一词的地方。 D.只此青绿通过对空间距离、舞蹈动作、气息韵律、舞台调度的设计,展现了中国山水画“三远法”的取景构图法则。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外记者探访故宫博物院活动中,韩国和法国记者的评价视角不尽相同,但都表示了对中国文化的赞赏。 B.“何以中国”展示传统从何处来,只此青绿思考
16、传统向何处去,两者均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C.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作品的成功,充分说明当下很多中国观众是喜爱传统文化欣赏传统艺术的。 D.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彰显不仅是因为“传统文化热”的产生,也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当代已经被激活。 6.“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如何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46题答案】 【答案】4.C5.D 6.要形成中国人独特的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广泛交流,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钻研传统文化,创新表达手法,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四川省 成都市 第七 中学 2021 2023 学年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 统编 版高一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