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任务单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庖丁解牛》任务单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庖丁解牛》任务单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庖丁解牛,养生大道学习目标一、 我要知道1.庄子及其思想。2.庄子及散文特点。3.庄子寓言及对后世的影响。4.庖丁解牛基本文言知识。二、 我要做到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掌握全文重点字词的含义,把握文意,2.立足文本,分析庖丁解牛要阐释的人生道理。3.结合文本与现实,思考、审视自己应该怎样做。三、 我要理解 寓言所蕴涵的人生道理。四、 核心概念 处世之道五、核心任务 探究儒家和道家的不同理念。评价量规A等:(1)可以结合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经历,探讨庄子的基本观点。(2)可以准确得到对译文章(3)能够阐释寓言故事所阐述的基本道理。B等:(1)能够理解寓言故事背后所蕴涵的养生之道。(2)能够探讨更深层
2、次的人生处世之道。学习任务第一课时一、资料储备1.作者简介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世称“老庄”。他曾在家乡做过漆园吏,不久即隐归,一生过着穷困的生活。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从而陷入了虚无主义的泥坑。庄子的思想是没落贵族阶级意识的反映,但是,在他的著作中常
3、对黑暗现实揭露和抨击,也有一些积极意义。 庄子的散文,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想象奇妙,构思巧妙,意境开阔,描绘生动,善于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有较大的影响。庄子现存33篇,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其中内篇一般认定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2关于课文出处 这篇课文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题目是后来加的,原意是讲养身之道。“养生”二字连续,意为保养生命,“主”在这里主要指道理和方法。“生主”二字连续,是指生之主,即精神的意思,在这里“养生主”指保养精神。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庄周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回避矛盾
4、,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以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反映了没落阶级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3寓言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比喻。寓言就是由巧妙的比喻构成,每则寓言故事就是一个喻体(内中的寓意,则是寓言的本体),比喻从头到底贯串在整部寓言中。与一般文学作品里的比喻相比,寓言里的比喻大多使用暗喻和借喻。拟人。与童话中的拟人相比,寓言的拟人可以不考虑物性,只要求能为寓意服务,讲清所要表达的讽喻之意就可以了。夸张。与童话中的夸张相比,寓言的夸张往往是着眼一点,不及其余。4成语积累庖丁解牛文中涉及到( )( )( )( )四个成语。二、
5、 学习任务:1、对照注解口译;2、疑难处做上记号;3、口头提出疑问共同解决。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古诗文挖空练一练庖丁解牛/庄子庖丁为( )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足之所履( ),膝之所踦( ),砉x然向( )然,奏( )刀騞hu然,莫不中( )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 )至此乎?”庖丁释( )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 )也,进( )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 )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 )大郤x( ),导( )大窾kun( ),因( )其固( )然,技经肯綮( )之
6、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 )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 )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因此)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 ),每至于族( ),吾见其难为,怵然( )为戒,视为( )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hu( )然已解,如土委( )地。提刀而( )立,为之四顾( ),为之踌躇满志( ),善( )刀而( )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第三课时字词梳理(1)庖丁: (2)文惠君: (3)所触: (4)履: (5)踦: (6)砉然向然: (7)奏刀騞然: (8)中音
7、: (9)合于桑林之舞: (10)乃中经首之会: (11)盖: (12)道: (13)进乎技矣: (14)无非牛者: (15)未尝见全牛也: (16)臣以神遇而不以日视: (17)官知止而神欲行: (18)天理: (19)批大郤: (20)导大窾: (21)因其固然: (22)技经肯綮之未尝: (23)軱: (24)更: (25)割: (26)族庖: (27)折: (28)新发于硎: (29)彼节者有间: (30)恢恢乎: (31)族: (32)怵然: (33)视为止,行为迟: (34)微: (35)謋: (36)委: (37)踌躇满志: (38)善: (39)养生: 二、通假字(1)砉然向然
8、: (2)技盖至此乎: (3)技经肯綮之未尝: (4)善刀而藏之: 三、古今异义(古/今)(1)奏刀騞然古义: 今义: (2)乃中经首之会古义: 今义: (3)进乎技矣古义: 今义: (4)所见无非牛者古义: 今义: (5)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古义: 今义: (6)依乎天理古义: 今义: (7)视为止,行为迟古义: 今义: (8)因其固然古义: 今义: (9)虽然,每至于族古义: 今义: (10)吾见其难为古义: 今义: 四、重要虚词(1)“为”字的用法和意义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视为止,行为迟: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2)“乎”字的用法和意义技盍至此乎:
9、进乎技矣: 依乎天理: 而况大軱乎: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3)“然”字的用法和意义砉然向然: 奏刀騞然: 因其固然: 虽然,每至于族: 怵然为戒: (4)“于”字的用法和意义合于桑林之舞: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虽然,每至于族: 五、特殊句式(1)技盍至此乎: (2)臣之所好者,道也: (3)技经肯綮之未尝: (4)视为止,行为迟: 六、成语积累(1)游刃有余: (2)目无全牛: (3)踌躇满志: (4)切中肯綮: 课外资料补充:庄子中成语(1)望洋兴叹出处:庄子秋水原文:河伯到了海边:“望洋向若而叹”。释义: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现喻做事力
10、量不够或缺乏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2)朝三暮四 出处:庄子齐物论原文:狙公赋茅,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释义:原指仅改变形式而不改变内容。后指变化无常。(3)薪火相传 出处:庄子养生主原文:“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释义:柴虽燃尽,火种仍留传。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4)探骊得珠 出处:庄子列御寇原文:“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释义:原指抓住机会获得成功,后演变为善于抓住要点。(5)越俎代疱 出处:庄子逍遥游原文:“疱人虽不治疱,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任务单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任务 2021 2022 学年 高中语文 统编 必修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