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教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窦娥冤》教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窦娥冤》教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窦娥冤教学设计【设计思想】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大师关汉卿的代表作,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塑造了光彩照人的窦蛾形象,戏剧冲突尖锐、扣人心弦,悲剧的魅力经久不衰。戏剧是语言的艺术,本文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抒情色彩,因而教学中把诵读作为首要环节,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切实感受人物心理,仔细体会剧作的情味,为深层探究做好铺垫。 现实主义是关汉卿剧作的一大特色,但是学生对人物悲剧命运的认识往往肤浅,他们回答社会黑暗,就是贴了个标签,并未真正深入文本语言内部,用心去感受作品的魅力。基于此,我设计了主问题引导下的探究教学方式,即全课由三个主问题构成,主问题的设计力求迅速提挈全篇习,能奋力搅动学生的思
2、维。三个问题主次分明,逐层深入,虚实结合,一步步引导着学生深入探究作品的魅力。【教材分析】本单元所选三篇戏剧作品,通过剧中人物的悲情遭遇,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剧作家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寄托着他们对人生的深切关怀。阅读这些作品,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社会人生。学习本单元,通过阅读鉴赏、编排演出等活动深入理解戏剧作品,把握其悲剧意蕴,激发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情怀。要初步认识传统戏曲和现代戏剧的基本特征;欣赏剧作家设计冲突、安排情节、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还要理解悲剧作品的风格特征,欣赏作者的独特艺术创造。【学情分析】本节课所教学生是高一学生,没有接触过元杂剧,学生对元杂
3、剧以及悲剧的文学常识几乎一无所知。这篇课文是教材中唯一的一篇元杂剧、是学生高中阶段学习相关文学常识的唯一机会。所以必须在这节课落实元杂剧的有关知识。悲剧对学生来说、仅有模糊的感性的认识,借助这篇课文,以经典悲剧文论来引导学生解读鉴赏经典悲剧作品。可以让学生悲剧有理性的认识、超越人物情节等感性认识,对悲剧的界定、悲剧的本质、悲剧的意义有个明确的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能力。【课标要求】1.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2.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包括影视剧本)的兴趣,从优秀的
4、小说、戏剧作品中吸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3.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4.学习鉴赏小说、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戏剧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学写小说、戏剧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5.朗诵小说或表演剧本的精彩片段,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了解关汉卿及其文学成就,了解元
5、杂剧的结构及其特有的舞台语言。拓展性目标:把握主要戏剧情节,感知作品主题。 挑战性目标:赏析窦娥的人物形象,赏析曲词之美。【教学重难点】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理解戏剧的主题。【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显示了封建礼教的罪恶。“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的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则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的善良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何法要被毁灭呢?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关汉卿及其文学成就,了解元杂剧的结构及其特有的舞台语言。2. 把握主要戏剧情
6、节。三导学过程问题组问题1:知人论世1.了解关汉卿2.了解元杂剧3.相关背景4.解题窦娥,主人公,一个出身于社会下层,具有强烈反抗性格的青年寡妇。冤,冤屈、受冤。学法指导:借助练习册及网络资源,了解相关文体及写作背景。学生展示:教师评价:1.了解关汉卿关汉卿(约1230约1300),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并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他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关汉卿一生创作杂剧60多种,但大都佚失,现仅存18种。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调风月单刀会等。其中,窦娥冤是我国“四大古典悲剧”之一
7、。关汉卿被誉为“曲家圣人”,简称“曲圣”。此外,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享有“中国的莎士比亚”之称;1958年还被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2.了解元杂剧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个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戏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分别称为“末本戏”或“旦本戏”。3.相关背景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
8、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政策,以利于巩固其统治地位。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在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下,各族劳动人民过着悲惨的日子。贪污横行,冤案不计其数。元世祖死后,他的孙子铁穆耳即位,就是元成宗。元成宗时期,贪赃枉法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有一次,查出有贪污行为的官吏一万八千多人,冤案五千多件。窦娥冤的冤案就发生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4.解题窦娥,主人公,一个出身于社会下层,具有强烈反抗性格的青年寡妇。冤,冤屈、受冤。问题2:预习检查 埋怨( ) 连累( ) 提防( ) 盗跖(
9、 ) 刽子手( ) 尸骸( ) 错勘( ) 嗟怨( ) 愆( ) 瀽( )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展示:教师评价:预习检查 埋怨(mn) 连累(li) 提防(d) 盗跖(zh) 刽子手(u) 尸骸(hi) 错勘(kn) 嗟怨(ji) 愆(qin) 瀽(jin) 问题3:把握戏剧情节,感知作品主题1.“窦娥冤”她有何冤?简述故事梗概。2.谁造成了窦娥的悲情?学法指导:自主思考,总结概括。学生展示:教师评价:窦娥七岁时,父亲为进京赶考需要盘缠, 同时借有蔡婆婆二十两银子(本息四十两)无法偿还,便把窦娥卖给蔡家做童养媳。不料窦娥丈夫早死,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她勤俭操家,奉养婆婆。蔡婆婆外出向赛卢医
10、讨账,被骗荒郊野外害命,张驴儿和他父亲路过,救了她。张氏父子以此强迫要娶她婆媳俩。张驴儿见窦娥不肯嫁他,便在窦娥为蔡婆婆所做羊肚儿汤里下毒药,想药死蔡婆婆来作要挟,不料竟药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反咬一口,给窦娥安上用毒杀人的罪名,把她扭上公堂。昏庸的官吏,不问青红皂白,严刑拷打她。窦娥宁死不屈,被判处斩含冤曲死,其鬼魂托梦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父亲窦天章,最终平反了冤狱,惩治了仇人。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元杂剧并对故事情节有了大概了解,望同学们课后熟读文本,深入感知。五 板书设计 小令 (一宫调一曲子) 散曲 唱 套曲 (一宫调数曲子)元曲 杂剧 散曲+科+白 唱+演 六达标检测:完成课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窦娥冤 窦娥冤教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教案 2022 2023 学年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