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江都中学、华罗庚中学等13校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调研测试语文高三上册.docx
《江苏江都中学、华罗庚中学等13校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调研测试语文高三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江都中学、华罗庚中学等13校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调研测试语文高三上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江都中学、华罗庚中学等13校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调研测试语文 高三上册届高三12月联合调研测试2018.12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大讲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先生,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地背诵下去了。 A.前瞻后顾左右顾盼前瞻后顾 B.博闻强记旁征博引旁征博引 C.连篇累牍连篇累牍成本大套 D.左右顾盼
2、博闻强记成本大套 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通知:兹定于6月5日下午3时在报告厅召开高考考务会,请全体工作人员按时参加。 B.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C.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D.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西塘与乌镇无非是环水之中,粉墙黛瓦、小桥石驳。可惜这座书卷气十足的江南古镇,能树起大旗、成为撑得起门面的大家的,寥若晨星。 南浔以其“簪缨世第,蓬荜名儒,相
3、尚藏书,辉炳邑谋”的风采雄称“天下第一镇”,可谓实至名归。 除了碧水环绕、小桥流水的水乡特色,这里豪宅巨厦、富甲天下,是出“沈万三”的地方。 相比之下,南浔还有点内涵。 清代三百年中,南浔出学者四百五十人,著作一千二百种,实乃壮观。 南浔一为丝,一为书,湖丝与茅台酒在1915年巴拿马同获金奖,世人称南浔为“诗丝书之乡”。 A.B. C.D. 4.下列对偶佳句的内容与所属类别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挥毫列锦绣,落纸如云烟 A.风流人物风月情浓君子之交腹有诗书 B.风月情浓君子之交腹有诗书风流人物 C.风流人物君子之交风
4、月情浓腹有诗书 D.君子之交腹有诗书风月情浓风流人物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高阳孙文正公逸事 【清】方苞 杜先生岕尝言:归安茅止生习于高阳孙少师。道公天启二年,以大学士经略蓟、辽,置酒别亲宾,会者百人。有客中坐,前席而言曰:“公之出,始吾为国庆,而今重有忧。封疆社稷,寄公一身,公能堪,备物自奉,人莫之非;如不能,虽毁身家,责难逭,况俭觳乎?吾客食皆凿,而公独饭粗,饰小名以镇物,非所以负天下之重也。” 公揖而谢曰:“先生诲我甚当,然非敢以为名也。好衣甘食,吾为秀才时固不厌,自成进士,释褐而归,念此身已不为己有,而朝廷多故,边关日骇,恐一旦肩事任,非忍饥劳,不
5、能以身率众。自是不敢适口体,强自勖厉,以至于今,十有九年矣。” 鸣呼!公之气折逆奄,明周万事,合智谋忠勇之士以尽其材,用危困疮痍之卒以致其武,唐、宋名贤中犹有伦比;至于诚能动物,所纠所斥,退无怨言,叛将远人咸喻其志,而革心无贰,则自汉诸葛武侯而后,规模气象,惟公有焉。是乃克己省身忧民体国之实心自然而忾乎天下者,非躬豪杰之才,而概乎有闻于圣人之道,孰能与于此?然惟二三执政与中枢边境事同一体之人实不能容;易曰:“信及豚鱼。”媢嫉之臣乃不若豚鱼之可格,可不惧哉! 注释:孙文正公,即孙承宗,明末义士。觳:俭薄;简陋。奄:同“阉”,指魏忠贤阉党 5.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责难逭逭
6、:逃避 B.非躬豪杰之才躬:本身具有 C.明周万事周:救济 D.而忾乎天下者忾:遍及 6.下列对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第一段先用对比句,表达出对孙公的否定,然后举例论证,分量极重地表达了对孙文正的批评。 B.面对宴席中客人的指责,孙文正交代了这么做的原因,展现了自我的修养气度和为国分忧的赤胆忠心。 C.文章结尾运用对比,指出媢嫉之臣的可恶,再用“可不惧哉”作结,有借古喻今的味道。 D.本文讲述了孙文正读书、做官、为人等方面的事迹,然后抒发作者自己感慨。文字浓淡相宜,是方苞桐城文主张的典范。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客食皆凿,而公独饭粗,饰小名以镇物,
7、非所以负天下之重也。(3分) (2)自是不敢适口体,强自勖厉,以至于今,十有九年矣。(3分) (3)至于诚能动物,所纠所斥,退无怨言,叛将远人咸喻其志。(4分) 8.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孙文正的人物形象。(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定西番 牛峤 塞紫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鸣咽,雪漫漫。 9.词中塑造了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10.请赏析“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一句。(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荀子劝学) (2)位卑
8、则足羞,。(韩愈师说) (3),多于九土之城郭。(杜牧阿房宫赋) (4)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苏轼赤壁赋) (5)自非亭午夜分,。(郦道元三峡) (6)野芳发而幽香,。(欧阳修醉翁亭记) (7)己欲立而立人,。(论语) (8)好问则裕,。(尚书)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车马炮 丁肃清 德欣说:“你这匹死马,我暂不吃你。”他说着攻小卒,又攻,再攻残局上的小卒已是兵临城下。德欣洋洋得意地看着红棋憋在仕脚里的那匹马,确是瓮中之鳖,自己的老将一崴就吃了,可他不吃,他要叫对方输得心服口服。 杨喜良就剩下车马炮了,而且那马还是匹死马,这使得他捉襟见肘,但仍耐
9、心寻找着机会。 德欣是车务段段长,杨喜良是老调度,两人私交甚密。他们什么话都能说,一边下棋一边说着车务段的事情。 旁边还有一位观棋者,叫李来顺,李来顺观棋不语。 几十天的春运,搞得焦头烂额,难得老朋友一聚。杨喜良说:“你看咱仨,像是这棋,你段长是车,我是这炮,都还厉害,来顺像这匹马。” 德欣和杨喜良都笑了。李来顺不笑,只静静观棋,在车务段,三十年前是个兵,三十年后还是个兵,尽管他书法绘画,弹拉说唱无所不能,也卖力气,却没有提升,真的就像憋在仕脚的那匹马。可李来顺没有怨言。 德欣段长说:“稍停,我去撒尿。” 德欣撒尿去了。 杨喜良说:“德欣的棋厉害。” 李来顺说:“我不尿他。” 杨喜良说:“你吃
10、亏就吃在了这个脾气。” 论关系李来顺和德欣段长不错,之所以不错,才没有客套,有人没人,不喊段长,就叫他德欣,他想,这才是哥们儿。 可当了领导,谁没有个自尊心啊。杨喜良说:“德欣工作还是有水平的,” 李来顺又说:“我不尿他。” 德欣撒尿回来了,继续下棋。 李来顺说:“我也去撒尿。” 趁李来顺撒尿的工夫,杨喜良对德欣说:“咱们段里,数来顺最冤,什么苦活儿累活儿都有他,你可该提拔提拔他。” 德欣说:“我快退了,我不想管。” 说得杨喜良不高兴,“啪”地一声敲得很响,“将!”杨喜良在车的后面安上了炮。德欣的将想躲,却躲不了,往哪儿躲都在那只死马的脚下。 德欣“哎呀”了一声,没想到这盘棋输到了这匹死马上。
11、 李来顺回来了,大喊:“输得好!我早就看出你要输这一招儿。” 棋散,仨人叙话。李来顺说:“咱仨,你们都混得好,是车,是炮,我是这死马,可死马也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时候。” 德欣略有感慨:“来顺啊,我对不起哥儿们,可也怪,咱仨人怎么就这么好呢?” 李来顺说:“咳!这怪啥呀?都吃过苦,你不记得你当司机,我和杨喜良当司炉,从阳泉跑石家庄,四个钟头要填十二吨的碳,那累呀,我和杨喜良都不想活了,是不是呀喜良?”杨喜良说:“是,苦是咱们的根本。” 德欣似有感悟“这样吧喜良,趁我还没有退,是该把来顺提拔一下,也算了却心事一桩。”李来顺“哈哈”地大笑起来:“错了,错了!谁稀罕你那个提拔,倒找我钱我也不干。”德欣
12、瞪大了眼晴:“此话怎讲?” 李来顺说:“这么讲吧,俺李来顺是神仙日子,每天五点起床画画,然后跑步,再然后看日出,看完日出早饭喝一两小酒儿。” “咳呀!”杨喜良似悟道:“你李来顺让我想起一句话,袖中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神仙、神仙!” 德欣无话,又来了下棋的雅兴,“再来一盘!”他愣拽着李来顺下棋,结果连输三盘。李来顺不下了,说德欣段长臭棋蒌子。德欣还不甘心。 李来顺说:“要下,就此一盘了,我让你车马炮。” 德欣段长犹豫了一下说:“好吧。” 棋子儿的敲击声又响了起来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讲了车务段三个人下象棋的故事,下棋过程情节起伏,引人
13、入胜,棋局的输赢始终作为主要悬念吸引着读者阅读。 B.车务段段长德欣虚荣、狭隘,棋艺最差而不自知,杨喜良比李来顺处世更谨慎,懂得在让棋的过程中迎合领导的感受。 C.小说作者擅长运用语言描写推进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下棋者、观棋者的对话虽然简单,却符合不同人物的身份与性格。 D.段长与调度在是否提拔李来顺的问题上起初态度不同,但他们后来发现后者生活悠闲、平静,有着洒脱淡泊的人生追求。 13.小说刻画了李来顺的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14.小说为什么以“车马炮”为标题?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用诗意理解世
14、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陈鹏举 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什么总是离不开诗呢?那是因为诗和我们的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这个民族把诗意看作自己民族文化的本质。说到底,西方人是用科学的方式来理解世界,而我们中国人则是用诗意的方式理解世界,这是我们特有的思维方式。 譬如说,苏东坡的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提到了一个典故:尧统治天下时,手下的法官皋陶要杀犯人,但尧反对了三次,主张不杀。主考官欧阳修特地问苏东坡这个典故的出处,苏东坡坦然回答:“何需出处!”他是根据策论的需要,自己编造出来的。还有个例子是史记。史记是司马迁写的史书,但鲁迅对它有这样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里鲁迅非常含蓄地指出,
15、史记其实不是真实的史书,它是散文、是诗。譬如“鸿门宴”,写得如此精彩,所有的细节都栩栩如生,但鸿门宴在历史上有没有如此真切地出现过呢?其实司马迁只是非常合理地写了一段可能是真实的历史。这就是我们中国人,那么重要的一位史学家,也是用一种诗意的方式,在为我们民族留下那样一段可能存在的历史。 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 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大家可能很熟悉胡适先生关于文学史的观
16、点,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他认为中国文学是这样发展的。但你要知道,当时胡适提倡白话文,他的意思是说文学是发展的、是进化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完全是有理由的。为此,他需要寻找一个根据、一个史实,所以提出了关于文学史的这个观点。然而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诗在我们中国文学里,实际上从来都是主导文学的。唐诗不谈,宋也是以诗为主。称苏东坡为诗人他很开心,叫他词人就未必,因为词是诗之余。元明也是如此。到了清代,晚清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诗人,在文字狱的背景下,这批文人实际上保存了汉文化的经典,清诗用了很多的文学典故,他们把诗写得非常含蓄、非常精彩。即便是小说红楼梦,它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江都中学、华罗庚中学等13校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调研测试语文 高三上册 江苏 江都 中学 华罗庚 13 校届高三 上学 12 联合 调研 测试 语文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