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习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习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习新人教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练习1通过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学习,我们获得了很多知识。以下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B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C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D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骄傲使人失败2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A淝水之战发生在4世纪后期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C交战的双方是前秦和东晋D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3以下人物中,及淝水之战有关的是A曹操 B袁绍 C符坚 D周瑜4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及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战争有关A巨鹿之战 B淝水之战 C赤壁之战 D官渡之战5“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假设有违者,免
2、所居官,这道诏书是哪位统治者颁发:A秦始皇B汉武帝C曹操D北魏孝文帝6以下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北魏政权学习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政策是改革的核心内容改革加速了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为北魏统一全国奠定了根底494年,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至咸阳A B C D7尊老爱幼、崇尚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下把“以孝治国,提倡 尊老、养老作为重要改革措施的少数民族首领是A.呼韩邪单于 B北魏孝文帝 C辽太祖阿保机 D金太祖阿骨打8史料解读是历史学习的根本要求。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制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假设有故
3、为,当加降黜。该史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A迁都洛阳B改用汉姓C该穿汉服D学说汉语9“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为此,孝文帝把都城迁到了10扫一扫某历史词条二维码,结果出现“迁都洛阳、汉化政策、 民族融合等内容。这一历史词条应是A周平王迁都洛邑 B楚庄王问鼎中原C北魏孝文帝改革 D隋朝开凿大运河11如图,观察图示,你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突出特征是 A澄清吏治 B开展经济C中央集权 D提倡汉化12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措施包括 用汉姓 穿汉服说汉话 及汉人通婚A. B.C. D.13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历史 上册 北魏 政治 北方 民族 交融 同步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