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庆实验中学2021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高二年级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第个小题2分,共30小题,总分值60分)“宗法分封,诚然有其制度设计巧妙之处,却也有先天带来弊病。“先天弊病是指 A 贵族执政 B层级严密C尊卑有秩 D代远情疏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盛况,有一家思想价值原那么可概括为“当今争于气力。那么这一家是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3.某学者指出,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在他思想中是并存,并得到了统一;他在各学派中是最讲功利,但他倡导功利并非一己之私利,而是天下之公利。这里“他应是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天下有道,那么庶人不议,顾炎武提出: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许庶人
2、之议矣。顾炎武这一主张A背离了先秦儒家政治理念 B丰富开展了传统儒家思想C彻底否认了孔子思想权威 D是对专制君主猛烈抨击5“繆力本业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与“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对工商业所持观点不同是源于A二者文化素养 B法家与儒家对抗C不同开展需求D代表社会阶层“罢默百家,独尊儒术主张,汉武帝委任其为江都王国相。后皇帝祭祖之地发生火灾,董仲舒欲借机宣扬“天人感应以告诫汉武帝,汉武帝大怒,将其打入死牢。后来董仲舒罢官免死,不敢再说灾异之事。这说明A董仲舒放弃了自己思想主张 B汉武帝拒绝“天人感应学说C中央集权不容儒家学者干预 D皇帝垄断对“天意解释路德两
3、位大哲是同时代人。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人们都喜欢拿王阳明和马丁路德作比拟。有西方学者更直接称王阳明为“中国路德,这是因为王阳明A敢于公开挑战孔孟正统思想 B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善性C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寻找“理 D强调先知后行提升自我修养8.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核心载体,在儒学开展史上,?论语?孟子?等四书地位不断提高,经历了由“五经时代向“四书时代转变,促成这一变化应该是A宗法制度逐步瓦解 B吸收糅合诸子学说C科举制度开场创立 D程朱理学日渐兴起9.?宋史职官志?说:“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对以
4、上材料理解最为准确是A削弱地方财权,强化中央财权 B调整中央官制,强化行政管理C皇帝直管财政,以防封建割据 D分割宰相权力,加强封建皇权10.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演变,是政治文明一大进步。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进步是指A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 B决策程序趋于标准化C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D分权制衡限制了皇权11史籍中有关明朝皇帝不上朝记载甚多,如明武宗朱厚照常年不问朝事;明世宗二十余年不上朝;明神宗自万历二十年之后,溺志货财,厌恶言官,晏处深宫,不再上朝如此众多皇帝不上朝,明朝历史却延续了276年,王朝局面根本稳定。这一现象出现原因是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B封建经济得到较大开展
5、C行政运行机制日益完善 D宋明理学开展到新阶段12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转变,这种变化使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兴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设立A使君主专制到达顶峰 B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C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13.皇位嫡长子继承制度在中国古代是一种成熟继承制度,但各种权贵势力如干政宦官、外戚后妃集团常常出于各自利益,干扰嫡长制实行,出现了许多白痴皇帝或幼帝,造成了朝政混乱。这反映了A君主权力受到挑战 B皇权至上带来后果C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D嫡长制影响社会稳定14刺史是汉武帝时设置监察地方官
6、员,西汉后半期其权能有所扩大,到东汉后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说明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中央对地方监察力度越来越弱C监察官位卑权重特征得以改变 D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世所沿用15“省这一名称起源甚早,最初是官署名,如中书省、尚书省等,设在宫禁之中。元朝时,在全国重要地带设立行中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机关中书省在外地代理机构,亦简称为省。据此推断,行省设置A适应了加强皇权需要 B表达了国家权力中心变化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D破解了“藩镇割据难题16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由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和掌权状况,隋唐确立了科举制之后,根本纠正了这一状况。这一变化说明科举制A是公正公
7、开人才选拔制度 B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需要C完善了朝廷选拔官吏机制 D导致了世家大族势力衰落17古雅典公民可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送以及极具社会威望、最可能成为僭主人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民主人物予以放逐。这说明A雅典民主具有盲目性 B反对政府过分集权C公民有权任免执政官 D雅典民主丧失理性18?十二铜表法?规定,凡因特定行为侵害他人时,应支付赎罪金,一方面作为刑罚,另一方面用以抚慰被害人,作为被害人放弃复仇一种补偿。这一规定反映了罗马法A限制贵族特权 B蕴含私权观念 C保护平民利益 D维护商品经济19根据规定,雅典公民个人虽然可以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法律或提出新议案,但假设这
8、种提议得不到通过话,那么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材料说明A雅典民主只是男性公民直接参与民主B雅典城邦非常重视法律稳定和权威C雅典保护个人提议和创制法律积极性D雅典注重依法保证人人可以担任公职20. 史学家陈衡哲在评论欧洲某一历史运动时说道:“后来社会秩序渐定,人民渐有余暇去运用他们思想和感情,他们对于教会出世观念,不免就发生了一种反动。这里所说“反动主要指是A否认宗教神学 B追求高雅精致 C享受现世人生 D反对君主专制21. 宗教改革早期,路德不赞成在学校中教授德语。但此后,他一改原有主张,积极推行用德语传教,并亲自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这一变化A彰显反专制和
9、求民主时代精神 B消除教会神权对世俗领域禁锢C激起德意志民族反天主教会风潮 D否认?圣经?地位和上帝存在22. 卢梭说:“任何政府形式都不是人民承当一种义务,它只是人民斌予行政机构一种临时形式,直到人民愿意另行加以规定时为止。这反映出卢梭主张A天斌人权 B三权分立 C自由平等 D主权在民23.牛顿说过:“万有引力虽然是普遍自然规律,但它本身之所以能够无论在何处都普遍永恒有效,那就是上帝能力使然,就是神迹。这说明牛顿A力图化解科学与宗教冲突 B对自己理论体系产生疑心C预见到万有引力非永恒性 D试图利用上帝来宣扬自己理论“新文化运动至少在其开展初期,只是上一阶段谭嗣同、严复、梁启超历史工作继续。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历史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