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第七单元已审核.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年级语文第七单元已审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第七单元已审核.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第七单元课文教学设计5u课题:5第一课时6第一课时接上页7第二课时8第二课时接上页9u12第一课时13第一课时接上页14第二课时15第二课时接上页16u19第一课时20第一课时接上页21第二课时22第二课时接上页23u26第一课时27第一课时接上页28第二课时29第二课时接上页30课题25 玲玲画教学内 容1指导学生认识“玲、祥等 8 个生字,会写“叭、玲等 9 个字,并积累词语“打量、脑筋、收拾、满意、参加、懒洋洋。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三维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玲、祥等 8 个生字,会写“叭、玲等 9 个字,并积累词语“打量、脑筋、收拾、满意、参加、懒洋洋。2指导学
2、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句子。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重点1引导学生识字、写字,理解运用“打量、脑筋、收拾、满意、参加、懒洋洋等词语。 2引导学生学习文中人物善于观察和思考品质。 难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具准备Ppt课件 生字卡片课题: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1今天,教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快乐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呢?请同学
3、们翻开课本 116 页。板书课题:25 玲玲画2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1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用你喜欢符号标出本课生字、词语,读准字音。3合作学习:同桌合作学习文中带拼音生字。4写字指导。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1小组内读课文。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话说说这件事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 3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微妙吗?我们下节课学习。 返
4、回目录课题: 第一课时接上页教学流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四、布置作业1抄写 9 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认读有生字组成生词。 3反复朗读课文,从生活中寻找类似故事板书设计25 玲玲画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经过:在弄脏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 好事课后返回目录反思课题: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生字,游戏激趣 1游戏“大转盘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学生“开火车读。 2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好方法告诉同组小朋友。 二、启发思维,朗读感悟1提出问题: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 2解决问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 1爸爸仔细地看了
5、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他东西? “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 3爸爸看了,快乐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这里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秘诀了吗?随学生答复完成板书:动脑筋 返回目录课题: 第二课时接上页教学流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三、训练表达,渗透思想3朗读指导。要求:爸爸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语气;玲玲话要读出天真、幼稚语气。 4在小组、班级中进展读书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播音员?然后学生进展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缺乏? 5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
6、理解。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快乐事,在爸爸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教师想知道,在你们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事吗?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事,我们应该怎么办?板书设计25 玲玲画遇事肯动脑筋 坏事好事课后反思返回目录课题:26 蜜蜂引路 教学内容1指导学生会写 9 个生字,会认 6 个生字及偏旁“弓,积累词语:附近、常常、谈天、往常、亲自、果然、惊讶。2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细心观察,善于根据事物之间关系解决问题思想方法。三维目标1指导学生会写 9 个生字,会认 6 个生字及偏旁“弓,积累词语
7、:附近、常常、谈天、往常、亲自、果然、惊讶。2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细心观察,善于根据事物之间关系解决问题思想方法。3引导学生了解题目与课文内容之间关系,懂得重点词语意义,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1) 指导学生识字、写字,理解运用“附近、常常、谈天、往常、亲自、果然、惊讶等词语。2引导学生理解列宁解决问题思维方法。难点1指导学生对“派识记与书写及“敲书写。 2引导学生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特点。教具准备PPT课件 生字卡片返回目录课题: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提醒课题1猜一猜:有一种昆虫,专门在花丛中采蜜、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蜜蜂2提醒课题:
8、“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3蜜蜂给谁引路?蜜蜂是怎样引路?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二、自学生字1指名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2认清字形,同学互相交流怎样识记字形。读文中句子,理解词语意思。谈天:聊天,闲谈。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向导:带路人。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利用蜜蜂引路,找到养蜂人事。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蜜蜂引路这件事?第二、三、四自然段。3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内容。返回目录课题: 第一课时接上页教学流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四、学生质疑,提出不懂问题。五、布置作业读课文,用自己话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抄写生字、生词。板书
9、设计 26 蜜蜂引路 引路 莫斯科 派人 谈天 敲门 惊讶 向导课后返回目录反思课题: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自己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1学习第一自然段。1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内容?这件事发生时间是 1922 年;地点是莫斯科;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2小结: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2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课文,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2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 。 3小结: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事情起因。 3学习第三自然段。1小组讨论: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用图表表示。2小组汇报。列宁:发现
10、花丛有蜜蜂蜜蜂飞进园子园子旁边有小房子找到养蜂人3列宁为什么认为跟着蜜蜂走就能找到养蜂人? 返回目录课题: 第二课时接上页教学流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4小结:由于列宁通过观察了解到花丛、蜜蜂、养蜂人之间关系,从中发现线索,找到养蜂人。4学习第四自然段。1出示课文插图看图,养蜂人见到列宁后可能会说些什么?2列宁是怎样答复?3为什么列宁说蜜蜂是他向导,把他领到这儿来?4教师小结。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就顺着蜜蜂飞回方向走,结果找到了养蜂人。5分角色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惊讶、快乐语气。5总结全文。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板书设计26 蜜蜂引路列宁蜜蜂向导养蜂人花丛路边 认真思考园子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第七 单元 审核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