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梦溪笔谈》二则习1苏教版.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梦溪笔谈》二则习1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梦溪笔谈》二则习1苏教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4课 ?梦溪笔谈?二那么一根底知识及运用。1给以下加粗的字注音。6分1其喙 有钳 2岁以大穰 3梵 天寺木塔 4贻 以金钗5六幕相联如胠箧 6人履 其板2解释以下加粗的词。6分1千万蔽地 蔽: 2岁以大穰 岁:3患其塔动 患: 4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故:5贻以金钗 贻: 6人履其板 履:3解释以下加粗的虚词的意思或用法。6分1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其: 2岁以大穰 以:3以钳搏之 以: 4乃以瓦布之 乃:5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而: 6盖钉板上下弥束 盖:4请对以下句中的“之的意思或用法加以归类。10分A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B遇子方虫,那么以钳搏之C其虫旧曾有之 D问塔动之因E钱
2、帅登之,患其塔动 F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1代词,代物:2相当于构造助词“的:3语气词,无实在意思:5译述以下句子。8分1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2遇子方虫,那么以钳搏之,悉为两段。3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4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6填空。4分?梦溪笔谈?的作者_是我国北宋的_家、_家。该书的自然科学局部总结了我国古代的_成就。二阅读理解、分析。一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那么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
3、肯。7?以虫治虫?选自_,作者_,字_,浙江钱塘人,_代作家。8给加粗的字注音狗蝎 其喙有钳 9解释字词。蔽 悉 旬日 穰 10翻译加粗句。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_遇子方虫,那么以钳搏之,悉为两段。_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_11区别以下各句中“之的不同用法其虫旧曾有之。 土人谓之“傍不肯。 12设想一下,如果子方虫没有遇到“傍不肯将会发生怎样的情景?_13“岁以大穰的原因什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_二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梦溪笔谈 年级 语文 上册 二则习 苏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