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植树的牧羊人》导学案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植树的牧羊人》导学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植树的牧羊人》导学案新人教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4 植树的牧羊人精彩开篇词画家,用他的画笔,在一卷长长的宣纸上,在大片的空白中,绘出青山的苍翠。而他却远离急躁,回归自然,孤独地行走在茫茫荒漠中,挥起锄头,把一片荒漠变成绿洲,一个简单而深邃的形式,便承当起此重任,那瑰丽的风光将永远深深地印在我们灵魂的深处。学习目标1.领悟并学习传神的肖像描写。2.学习人物的无私精神和高贵品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假设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风雨中奋斗搏击。假设生命是鹰,不要畏惧困难,要张开翅膀在碧海蓝天中自由翱翔。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不随波逐流之船,不惧困难之鹰植树的牧羊人。二、自学指导(一)预习及交流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废墟(x) 干涸(
2、h) 坍塌(tn) 戳(chu)酬劳(chu) 流淌(tng) 水渠(q) 乍看(zh)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的地方。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坍塌: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溜达:散步,闲走。刨根问底:追究内幕。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毛,地面上的植物。让乔诺(18951970),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多部作品获奖,局部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多半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三、自学指导(二)合作及探究(一)整体感知学生自由读课文,利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筛选关键信息,整体把握文意。1.本文讲了一个
3、怎样的故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交流点拨】牧羊人用几十年的坚持,不断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赞美了牧羊人的无私奉献、坚持不懈、勤劳朴实、自信平和、忠厚内敛、认真细致的高贵品质。告诉我们人类有潜藏的智慧和改天换地的能力,只要心存善念必有善报,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地努力去做,人类的可悲命运最终会被改变。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叙事的?请按这一顺序划分文章的段落构造并概括段落大意。【交流点拨】按事情开展的先后顺序叙事。第一局部(1):开门见山点题,交代牧羊人是个大方无私、不图回报的好人。第二局部(212):初遇牧羊人。第三局部(1318):再见牧羊人。第三局部(19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树的牧羊人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四 单元 植树 牧羊人 导学案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