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三化学上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上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三化学上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80水白磷MnO2H2O280水铜片铜片白磷白磷红磷ABCaD1.小明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白磷为固体,有剧毒,不溶于水,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然后她进行了如下实验:按A装置进行实验,其中不能燃烧的是 (填序号)铜片上的红磷 铜片上的白磷 水中的白磷在使用已经组装好的B装置前,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然后加入药品并将B和C装置连接,滴入过氧化氢溶液,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MnO2的作用是 ,C装置中水下的白磷燃烧。由以上实验分析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为:可燃物、 和 。D装置中的烧杯里盛有80的水,玻璃容器中的活塞可以左右滑动,实验过程中,可观
2、察到活塞的运动情况是 ,由此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2.下图是同学们探究过的三个重要实验,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测定空气中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和 排除了气密性不好等因素外,过量红磷燃烧熄灭后集气瓶内 (填”“仍有”或“没有”)残余的氧气。(2)图2是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燃烧条件之一是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燃烧条件之一是 。 (3)图3是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某同学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此时烧杯中的
3、溶质(除酚酞外)可能有两种情况:溶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溶质是 。3.水煤气是重要的气体燃料,某水煤气样品可能含有CO2、CO和H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水煤气样品的成分进行探究。实验一:(1)将该水煤气样品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看到_,证明该气体样品中含有CO2.实验二:(2)为了证明该水煤气样品中含有CO,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该气体样品中含有CO。请回答:A中的药品是_,作用是_ _;硬质玻璃管内的黑色粉末是_ 。(3)小张认为小明的实验不够严密,做了如下图的改进:则B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当观察到_ _的现象时,可以肯定该水煤气样品中一定含有CO。4.实验室部分仪
4、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l)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 ; B ; (2)若要组装一套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可选择图中的 (填标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该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应选择的药品是 ;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你认为还需增加的仪器是 ;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填“a”或“b”)端导入(4)要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可选择 。 A无色酚酞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燃着的木条5.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做了二个有关铁的实验实验一:用干燥纯
5、净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如下图:其中A是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和浓硫酸加热制取一氧化碳的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C2O4 H2O+CO2+CO请回答下列问题:(1)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 (2)C装置无明显现象,C装置的作用是_ _; 证明二氧化碳已被完全吸收D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 _ ; (3)E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_ _;(4)F装置的作用是_ _ _。 6.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 图1),做木炭及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图1 图2【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
6、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猜想及假设】(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分析及交流】(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及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 ;(2)小周建议用图2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及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作用是 ;(3)对下列三种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比例,小施建议选择 (填选项序号)的比例A32:
7、3 B40:3 C48:3你认为小施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实验及结论】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 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 (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 (填“吸”或“放”)热反应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7小华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了一大瓶沼气池中气体(
8、图1中的A),为了弄清它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及他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对气体猜想】猜想I:全部是CH4; 猜想:全部是CO; 猜想: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 猜想:是CH4和CO2的混合气体。【实验和推断】将A中的气体依次通入B、C中,在D处点燃。 A B C D 图1 图2(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 (填序号)“注水装置”。(2)若B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A中的气体中含有 气体。(3)装置C作用是 。(4)若D处倒扣的是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且B中无明显现象,则“猜想 ”可能成立;若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猜想I、”
9、可能成立,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CH4,理由是 ;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 。(5)采取(4)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D处分别倒扣干冷的烧杯和涂石灰水的烧杯,分别出现水雾和浑浊,且B中也出现浑浊,则证明“猜想 ”成立。8. 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IYC2011),其宗旨是“增进公众对化学重要性的认识,鼓励青年人热爱化学,学习和研究化学”。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课本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作了绿色化改进后制取单质铁(K1,K2是活塞):(1)关闭K1、开启K2,可以验证CO还原Fe2O3的产物。这是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必须对装置进行 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
10、程式为 在e处点燃气体的目的是 (2)关闭K2,开启K1,可以将d口出来的气体再从a通人装置而循环使用。 c瓶中应装 (填序号)。A.澄清石灰水 B.水 C.石蕊溶液 D.浓硫酸反应完后(假设b瓶中NaOH全部转化为纯碱),要从b瓶中溶液得到纯碱固体,必要的实验操作为转移、 结晶。该实验这样改进的主要优点是 92010年1月7日,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的一个装有液化气等轻烃的罐区发生爆炸。消防官兵在灭火中使用了很多水炮对着火的罐体不断喷水,经46小时终于将火扑灭。环保部门监测发现:空气中粉尘颗粒增多,比正常值超出八倍。(1)水炮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2)目前计人空气污染物的项目为:一氧化碳、二
11、氧化硫、可吸人颗粒物、 等。(3)当地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中是否含CO气体。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实验目的】确定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实验原理】除去收集的空气样品中的氧气;3CO+Fe2O3高温2Fe+3CO2(假设该样品中不含除CO之外的其他能及Fe2O3,反应的物质)。【实验仪器】甲 乙 丙 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在实验时,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是:丙乙甲乙。其中乙装置需要使用两次,第一次的作用是 。根据实验中出现的 或 现象,能判断出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样品中有较多CO。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该实验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如果有,该如何改进? 。10实验室要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化学 上学 实验 探究 专题 复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