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册精品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册精品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册精品教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学习目的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西周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这些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归纳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提高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各种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地图、古代文物图像来掌握观察阅读和获取信息的方法,初步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通过观察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结构示意图及相关材料的阅读,培养学生自主掌握信息、获取信息和总结概括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相关材料的研习,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
2、值观通过对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学习,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渊源流长的文明古国,开创和发展了适合于自己国情的政治文明和政治制度,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从而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通过宗法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二、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两种制度对西周社会所起的作用和它们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意义。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三、教学内容的安排(1 课时)第一目“从禅让到王位世袭”教学要点:夏朝建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中国出现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世袭制下王权的神秘色彩;夏商时期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第二目“等级森严的分封制”精品
3、w o r d 可编辑资料-第 1 页,共 10 页-教学要点:西周分封制实行的时间、目的、分封的主要对象;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西周分封制的历史作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第三目“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教学要点:西周宗法制实行的目的;宗法制的核心和基本原则;宗法制的主要内容;西周宗法制的作用。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导入:从朝代复习或从叙述世界文明古国角度导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开始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教师首先利用材料给学生设计学习情境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4、而卒授舜以天下。史记五帝本纪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史记夏本纪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太康崩,弟中康立,是为帝中康。史记夏本纪由学生归纳、概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及其基本特点。结合教材讨论夏商统治者如何巩固政权:王权的神化;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此处简单处理,不必展开。等级森严的分封制教师首先交待中国古代国家特点首先
5、是部族国家,其次使学生观察出夏、商、西周疆域图的变化(疆域的扩大、方国壮大威胁王室),阅读教材后思考:西周如何有效进行统治的?关于分封制的内容,建议教师结合历史和现实详细讲解。学生需要明确的是分封制实施的背景之一是突出血缘关系的部族国家、其目的是实行有效统治、内容。探究:结合教材、材料,分析分封制巩固统治的原因?“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精品w o r d 可编辑资料-第 2 页,共 10 页-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
6、: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7、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8、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
9、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
10、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
11、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
12、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左传卷十八(昭公二十八年)“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学生结合教材西周形势图,评价分封制的作用。建议学生完成为主,教师补充。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引导学生阅读材料,理解西周实行宗法制的原因:“自中丁以来,废適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於是诸侯莫朝。”史记夏本纪结合材料分
13、析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度的特点:“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其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仲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吕氏春秋?当务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历史通过材料明确宗法制的特点和概念,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的
14、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宗法制的内容和与其有关的社会知识广泛讨论。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人教版)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岳麓版)学生探究: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第 2 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一、学习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的建立等史实,认识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及影响,增强精品w o r d 可编辑资料-第 3 页,共 10 页-文档编码:CC9
15、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
16、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
17、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
18、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
19、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
20、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
21、: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比较郡县制度与分封制度,增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相关史料的研习,了解秦朝中央官制、郡县制度的内容及特点,掌握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学习方法。对比郡县制度与分封制度的不同,加深对中央集权制度特点的理解,掌握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结合中央集
22、权制度的建立,探究秦朝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掌握运用史论结合方法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进步作用,形成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学习,认识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加深对任何社会制度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产生并有其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的认识。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的演变过程。从秦到清,尽管王朝持续更迭,但以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产生、发展及完善的过程。秦朝创建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
23、基础,在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极具开创性。故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为本课重点。难点:初步认识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及其影响。教材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的表述较多,而对该制度的影响和评价的表述很少,学生要真正理解,比较困难,更谈不上对其进行全面评价,以形成对其完整的认识;其次,教材上并没有明确概括该制度的特点和作用,所以学生对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成为本课的难点。三、教学内容安排(1 课时)本课围绕中央集权制度阐述了三个问题: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及特点、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初步评价。第一目主要讲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背景。第一目“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的统一”教学要
24、点:(1)春秋时期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王治权力衰微,地方割据势力出现;(2)诸侯国的争霸与兼并战争;(3)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和区域性中央集权;(4)秦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第二目和第三目主要讲的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也涉及了对制度的初步评价。第二目“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教学要点:(1)皇帝制度,其内容包括名号制度、皇帝的权力、皇位继承三个方面;它的特点是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2)中央官制,内容包括中央官制的设置及其职权;它的特点是官吏地位、职权的互相配合、彼此牵制,有利于皇帝控制大权;军政大事的决策形式是朝议后
25、由皇帝裁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决策的失误。第三目:“郡县制的全面推行”教学要点:精品w o r d 可编辑资料-第 4 页,共 10 页-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HX10F3Y8U5J9 ZT5N5K9J9O3文档编码:CC9V4L2S2C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人教版 高中历史 必修 一全册 精品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