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补课政治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暑假补课政治测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新马中学8月政治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近期,一种通过特定计算机程序计算出来的所谓“比特币”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2013年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指出,比特币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这表明( ) 电子支付代替现金结算不利于防范金融风险 货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公民应正确认识货币,增强风险意识 国家加强货币管理,维护金融秩序A B C D中国大妈,
2、特指在2013年期间疯狂抢购黄金的一群中国散户,他们中多数是以购买黄金首饰为主的大妈,对黄金寄予保值的崇高期望。回答下题。2中国大妈排队抢购黄金,使我们联想到一个词“难”:就业难、医疗难、交通难等。要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难”题,其根本措施是( )A引导人们合理消费 B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C政府加大调控力度 D消费者要端正消费观3金价大跌难挡中国大妈抢金欲望,而价格变动令“中国大妈”反应迟钝的商品是( )A柴米油盐 B珠宝翡翠 C苹果手机 D宝马汽车4. 经济学的“土豆效应”指的是在大萧条时期,土豆需求量会激增,比喻消费者舍弃高端奢侈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并导致对后者的需求上升,进而推高低成本产品的价
3、格。由此可见( )经济越萧条低端商品利润越高 供求关系决定着土豆的价格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求实心理主导这一消费效应A B C D5近年来,互联网从单一的信息传播渠道跃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基础设施,极大促进了信息消费的增长。经测算,到2015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这表明(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生产创造出一切商品和服务 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A. B. C. D. 6.下面是某市居民家庭2013年收入构成比例表内容工资、薪金收入经营书店收入出租房屋收入股票、利息收入其他收入比例(%)20
4、3625109上表表明:( )按资本要素分配已经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方式多样化带来收入来源多样化按生产要素分配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分配方式 家庭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其消费水平A. B. C. D.72014年以来,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呈不断贬值的状态。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的这一变化可能会导致( )A出国旅游的费用下降 B出口国外的商品价格上涨C我国企业对外出口的增加 D来华投资的外商大量减少82014年,国家发改委将适时出台阶梯气价政策,对阶梯价格中的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的这一部分,保证价格的相对稳定;对超出基本需要的部分,则适当提高价格来调节需求。该制
5、度旨在( )A调节企业生产,保障市场供应 B降低资源成本,杜绝浪费资源C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环境保护 D保障基本生活,倡导节约资源9互联网思维变革制造业。小米手机通过微博等平台收集用户意见,根据用户需求,研制出了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老人功能手机,小米手机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这表明( )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微博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消费决定生产的质量和水平A. B. C. D.10某市工商局2014年上半年重点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执法行动,打击流通环节违法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切实保障食品市场消费安全。对此,商品生产者( )A要诚信经营,以树立良好的企业
6、形象为目的 B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商品的价值量C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杜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D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11.国际上有一条公认的“马特莱法则”(又称“二八法则”)。该法则告诉企业的经营者,不应该面面俱到,而应侧重抓关键的人、关键的环节、关键的岗位、关键的项目,即关键的20%,再以20%带动80%,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马特莱法则”强调( )A重视科技投入,形成竞争优势 B加强科学管理,以管理促效益C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D遵守职业道德,开展正当竞争12.“土豪”原指在乡里凭借财势横行霸道的坏人,现在引申为无脑消费的人民币玩家,用于讽刺那些有钱
7、又很喜欢炫耀的人。“土豪”现象警示人们要( )对金钱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 防止求异心理作崇ABCD13.如今消费新购买的手机里都被预装了许多软件,很多都是消费者所不需要又无法删除御载的,要解决这一问题,有效办法是( )A健全和完善市场规则B建立以法律为支撑的信用体系C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D消费者要提高识别和防范能力14. 2014年高校毕业生达到727万,比去年又有新的增加,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下列对大学生提出的就业建议,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转变就业观念,积极适应市场需求 B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等待国家安排C根据个人喜好、特长选择相关职业 D坚持多种方式
8、就业,选择体面职业15. 经济生活是复杂的,同一现象或措施,有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下列表述中,正确体现了经济生活中“双刃剑”现象的是( )A.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多,必须会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B.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但违背了公平原则C.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D.入世为我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16.江苏省从2013年7月1日起,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又作了一次调整。其中三类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到1100元,增加150元。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 )A获得劳动权益的基础 B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C再分配更注重效率的体现 D初次
9、分配重视公平的举措17.李克强总理上任以来,面对经济上的种种考验,挤水分、调结构、简政放权、力促发展模式转型。有媒体和学者将他采取的政策措施称之为“克强经济学”,其最简洁的内涵就是,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该是( ) A只要有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就不是市场经济 B只有完全由市场调节的经济才是市场经济C政府的调控应该以遵循市场规律作为前提D市场的调节应该以政府宏观调控作为基础18.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要逐步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我国之所以要解决收入分配公平,是因为它( )能消除收入差距,增加社会财富 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是中
10、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是提高经济效率的物质前提ABCD19. 2014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对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的资金投入。这表明财政( )A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B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C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行政手段 D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20.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此,必须( )把科技创新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中的积极作用A B C D21. 2013年10月8日,
11、比利时科学家恩格勒和英国科学家希格斯认为希格斯玻色子是物质的质量之源,就像上帝创造世界一样,这种粒子组成了世界。因此,希格斯玻色子也被称为上帝粒子。从哲学上看这种看法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思想C唯物主义思想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2.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23.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社会历史性 C运动 D实践24. 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设计学科网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
12、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 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 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B. 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C.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 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25. 实践之所以能够检验认识是否正确,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处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上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6. 201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 这说明( )A. 人可
13、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7. 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客观真实地记录中国的发展变化,有利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形象。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真理都是客观的C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28.“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就必须形成踏实干事的氛围。这主要启示我们要( ) 树立理想 坚持实践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A B C D29.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 )联系的观点 矛盾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A B C D30. 下列说法与漫画草包学者所反映的哲学
14、思想一致的是()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物是观念的集合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31.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深刻了解农村。这是因为( )A人的意识对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没有影响 B人类社会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D人们在客观事物面前是无能为力的32. “一个有哲学智慧的人,是会创造幸福生活的人;一个热爱哲学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民族。”这说明( )A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科学方法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真正的哲学能为人们
15、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D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33. 美丽中国”是十八大的一张名片,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我们更要打造“美丽城镇”,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其哲学依据是( )A.人们改造自然的前提是尊重客观规律 B.人们可以驾驭自然和改造自然C.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规律,以造福人类 D.人们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34. 在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说到,治霾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不能等风盼雨,要主动出击,希望全社会一起努力,持续不懈地奋斗,来打这场攻坚战。上述体现的辩证法思想是( )A在任何时
16、候,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前进的B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必然引起质变C联系是具体的、客观的、多样的D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和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35. 下列名句与漫画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 )吾思故吾在 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是没有生命的A B C D36. 专家表示:“老百姓对食品、药品、日用品安全性信任的重建,是一个反复、长期的过程。”这是因为()认识具有反复性、上升性 主观和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 B. C. D. 37地震学家对地震级别作了如下描述。这说明( )量的积
17、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质变化 量变和质变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A B C D38. 农民秋天采摘柿子,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给喜鹊作食物,这样,喜鹊会在果树上筑巢过冬,第二年春天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柿子的丰收。这个事例告诉我们( )一切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有条件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和改变规律为自己服务 要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促进事物的发展A B C D 39. 下列与下图漫画蕴含的哲理相近的诗句(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
18、前波让后波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A. B. C. D.40. 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绳锯木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A B C D二、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在答题纸上简要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1. 材料一:2013年秋冬季江苏深受雾霾天气困扰,12月初的这一轮雾霾,尤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气象专家认为,天气因素是触发和加剧雾霾影响的直接因素,但根本因素是持续的污
19、染物排放。其中,石化、钢铁等高污染行业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材料二: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治理雾霾是全社会的责任。结合材料一,你认为企业对此应该有哪些担当?(6分)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政府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美丽中国?(6分)4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 器。有人这样评价:科学发展观是党理论创新
20、的结晶,彰显了党的理论自信,也显示了党的理论之美。结合材料,请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角度分析科学发展观展示的“理论之美”。(12分)三、探究题:(本部分1题,16分)43材料一:注: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占42.7%,工资收入占45.2%,财产性收入(包括利息、租金、红利和专利收入等)、转移性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和各类补贴)仅占3.3%和8.8%。材料二:当前,要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1)请概括材料一所揭示的信
21、息。(2分)(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怎样在农村“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6分)(3)请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8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BADBACDADBAAAC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CCDDCBACCAADAB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CCACDBADBC二、简答题:本部分共2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1. (1) 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制定绿色生产经营战
22、略,努力实现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或积极承担社会责任)。(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42(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起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科学发展观是党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而提出的科学理论
23、。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客服错误的意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2)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科学发展观正确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科学发展观是基于实践基础获得的正确认识。(3分)(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3分)三、探究题:本部分1题,16分。43(1)2009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逐年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1分)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比重过小,收入结构不够合理。(1分)(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让农民获得更多的财产收益,为农村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要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国家财政要增加对农村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的投入,促进农民增收。(每点2分,全部回答给6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