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第一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案工作第一讲.ppt(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个案工作第一讲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第一讲 个案工作的基础知识 一、一、个案工作的含义个案工作的含义玛丽玛丽里士满里士满在1922年为个案社会工作所做的界定,也是个案社会工作最初的定义:“个案工作包含着一连串的工作过程。它以个人为着手点,通过对个人与所处社会环境作有效的调适,以促进其人格的成长。”美国社会工作学者鲍尔斯(Swithum Bowers)认为:“个案工作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以人际关系的科学知识与改善人际关系的专业技术为依据,启
2、发与运用个人的潜能和社区的资源,促使案主与其所处环境(全体或部分)之间有较佳的调适关系。”这是个案工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定义。功能派个案工作的定义:斯梅丽(RESmalley)认为:“个案工作是一种(社会工作)方法,这种方法通过一对一的(专业)关系,促使案主运用各种杜会服务,以增进其个人和一般(社会)的福利。”心理和社会治疗学派对个案工作的界定:霍丽斯(Hollis)认为:“个案工作是一种心理和社会治疗方法,它认为个人社会功能的丧失或不良同时受到案主本身内在心理因素和外在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个案工作的目标在于促使个人内在需要更充分的满足和个人社会关系更充分的功能表现。”2个案工作的含义
3、n综合上述不同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对个案工作的看法,个案工作可以定义为:n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运用有关人和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个人或家庭提供心理调整和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其目的在于协助个人和家庭充分认识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潜能,完善人格和自我,增进其适应社会和解决困难的能力,从而达到个人或家庭的良好福利状态。3个案工作的类型n二、个案工作的类型n功能取向:认为人类追求成长是一种目标n -人类行为的改变的关键在于案主。n -工作重点为协助,而不是治疗,以案主的成长过程为中心,协助案主运用人际关系,增强他的目标,并肯定自己。n -深信个人的自主性与创造潜能,
4、重视此时此地(here and now)的时间观念。n心理暨社会取向n深受弗罗伊德(Freud)心理分析的影响,认为一个人在童年时期所建立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往往影响其长大之后的适应。n -注意人在情境中(person in situation)的关系,强调配合环境的调整,促进案主与环境的更佳适应。n -协助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通常在心理卫生机构较常见使用。n 4n问题解决取向 人类生活中必然会遭遇某些问题,解决问题是人类求生存的自然过程 -个人之所以无法有效的解决问题,是因为缺乏解决问题的意愿和机会 -在协助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从心理因素方面着手,设法增强案主改变现状的意愿,提升案主
5、行动的能力、解决问题所需的机会和资源 -社会福利机构经常采用n行为修正取向 -人类有问题的行为,与学习法则有关且认为行为是可以改变的 -焦点放在案主的行动上,而较忽略案主内在的心理过程 -正增强来增加适应行为,并以减敏法来减少不适应行为 -为儿童福利机构和各级学校所采用个案工作的类型个案工作的类型5个案工作的专业关系n一、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性质一、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性质n个案工作的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者和案主之间建立起来个案工作的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者和案主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专业关系,它通过双方内心感受与情绪的动态交的一种专业关系,它通过双方内心感受与情绪的动态交互反应,从而协助案主解决问题,提高
6、案主的个人能力。互反应,从而协助案主解决问题,提高案主的个人能力。n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关系的主体是社会工作者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关系的主体是社会工作者和案主;这种关系是双方的内心感受和情绪表达;是动和案主;这种关系是双方的内心感受和情绪表达;是动态的交互关系,而不是静态的、单向的关系;目的是为态的交互关系,而不是静态的、单向的关系;目的是为了协助案主解决问题,提高案主的个人能力。了协助案主解决问题,提高案主的个人能力。n个案工作的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建立的一种工个案工作的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建立的一种工作关系,它是个案社会工作的基础。社会工作者工作的作关系,它是个案社
7、会工作的基础。社会工作者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是否能够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是否能够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这种专业关系有它自己的一些特性,对这些特性的了解,这种专业关系有它自己的一些特性,对这些特性的了解,将有助于理解专业关系,把握专业关系的特有内涵,更将有助于理解专业关系,把握专业关系的特有内涵,更好地为案主服务。好地为案主服务。6个案工作的专业关系n二、专业关系的基本要素二、专业关系的基本要素n个别化个别化n -认为人类都有权利做一个活生生的个人,认为人类都有权利做一个活生生的个人,n 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案主需要被当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案主需要被当n 作一
8、个人看待作一个人看待n -每个人的遭遇不同,不能凡事只有一种解每个人的遭遇不同,不能凡事只有一种解n 决的办法。决的办法。n -依据每一个案主不同的问题、需求及目标、依据每一个案主不同的问题、需求及目标、n 运用不同的原则和方法,协助案主做最好运用不同的原则和方法,协助案主做最好n 适应适应n专业关系的个别化体现在专业关系的每个环节中,根据案主的具专业关系的个别化体现在专业关系的每个环节中,根据案主的具体情况,每一个专业关系都有一个独立的个人目的。此外,解决案主体情况,每一个专业关系都有一个独立的个人目的。此外,解决案主问题的时间长短也能反映出专业关系的个别化特质。工作者在实践中问题的时间长短
9、也能反映出专业关系的个别化特质。工作者在实践中可能会发现,对于某些案主,只需要比较短的时间就能够解决,如一可能会发现,对于某些案主,只需要比较短的时间就能够解决,如一次情侣吵架或工作纠纷所造成的案主沮丧与无所适从。有的案主面临次情侣吵架或工作纠纷所造成的案主沮丧与无所适从。有的案主面临的问题则需要较长时间,需要与工作者进行多次互动才能解决。即便的问题则需要较长时间,需要与工作者进行多次互动才能解决。即便是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案主其解决的方式与所需时间的长短可能也不是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案主其解决的方式与所需时间的长短可能也不一样。将案主视为独特的个人,是个别化特点最简单直接的表达。一样。将案主视为
10、独特的个人,是个别化特点最简单直接的表达。7基本要素n有目的之表达感受n -社会工作者承认案主有自由表达期内心感受的需要,尤其是消极性的感受n -社会工作者应该做有目的倾听,而不加以n 阻止或责难n -对于无助于目的之表达,应加以适当控制n -避免情感转移作用或情感反转移作用n (1)情感转移:指案主将被压抑的情绪投射到专业人员身上.例如,一个和老师针锋相对的学生,和自己的老师总是处不好,因为他总认为批评他的老师和他的父亲一样独断专行。而实际上,老师并不怎么专断,只不过因为老师和父亲年纪差不多,相貌也相似,老师仿佛成了父亲的化身,这就是移情。移情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向移情,主要指案主对社会
11、工作者的情感依恋理想化,如将社会工作者当作自己的亲人,或者将异性社会工作者当作恋人对待。另一种是负向移情,主要表现为案主对社会工作者的敌意、抗拒甚至是攻击。n (2)情感反转移:指专业人员将自我的心理需求投射到案主身上,而把他当作那特定的人看待.正向反移情,是指社会工作者对案主产生过分的认同。负向反移情,是指社会工作者对案主产生过分的不认同,不能接纳案主,排斥与案主交流。8n布朗姆(Brammer)和萧斯强(Shostrom)在其治疗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个案工作者自我检查反移情的19个项目,现列举如下:(1)发现自己昏昏欲睡,无法集中注意力与倾听。(2)发现自己在否认焦虑的存在。(3)发现自己
12、在座位上坐不稳,并且感到紧张。(4)感到自己同情心多于同感,并且过分感情化地处理案主的困难。(5)发现自己对案主所说的内容采取有选择的反应和解释。(6)发现自己过早地做了不正确的反应和解释。(7)发现自己不断地低估或遗漏案主的深层次感受。(8)发现自己对案主产生莫名其妙的讨厌或喜爱的反应。(9)发现自己过分袒护案主,在案主谈到受权势压制时冲动性的同情反应。(10)发现自己无法为案主着想,并且对案主的烦恼不能产生有效的反应。(11)发现自己倾向于与案主争辩,并对案主的批评产生心理防卫或责难的反应。(12)觉得该案主是最优秀或最差的。(13)发现自己的思想在会谈过程中被案主的幻想所占据,甚至对此有
13、夸大的反应。(14)发现自己习惯性地延迟会谈的开始,或对某些案主有敷衍的现象。(15)发现自己借戏剧性的话题使案主发笑或产生强烈的感情。(16)发现自己过分注意案主的隐私资料。(17)感到自己强迫性地采取过早的解释和建议。(18)发现自己梦见案主。(19)发现自己借口太忙而不与案主会谈,并把责任归于行政机构的领导。9基本要素n有控制的情绪介入n -对于案主所表达出来的情绪或感受,能够n 敏感的加以了解,并做适当的反应n -个案工作关系必须冷静,保持一种十分微n 妙的平衡,一方面保持理智客观,要投入n 与案主建立的关系中,对受助者有所担当,n 也有感情的投入和流露,使对方感受到温n 暖与支持n
14、-目的是在建立专业关系,而非建立友n 谊关系 10基本要素n接纳n -社会工作者真心诚意对待案主的一种行为,包括接纳案主的优点和缺点、适当和不适当的特质、消极或积极的情绪、建设性或破坏性的态度和行为n -接纳与接受不同n -使案主觉得人格受到尊重,能够自我接纳,再经一番自我探索与省察之后,可以重新培养信心去处理自己的问题.n接纳包含三个基本的要素:(1)认识。指社会工作者努力体验案主的现实和个人经历、经验,他们的价值现、需要及目的。(2)个别化。将案主看成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的感情、思想和经验,同时对他人的设想不能受一般社会观念的支配,如对一个群体、阶层或种族的一般性看法。(3)信任
15、和期望。社会工作者相信案主有作出自我决定的能力,能够自己决定前进的目标和方向。11基本要素n不批评的态度n -社会工作者主动对于案主提供服务,基于案主的需要,而不是依据案主是否值得 服务n -应暂时放下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参考架构,把自己放在案主的处境,投入其内心世界,并从对方的观点和立场,设身处地去体会和了解案主的主观感受 尊重案主的自我决定n尊重案主的自我决定n -承认案主对于处理其本身的问题,有自己选择、决定的权利和需要n -激励及协助案主适当地运用社会资源,发挥个人的潜能,达成自我决定,并增强其社会功能n -必须让案主操纵自己的命运,不断成长和改 进。不应替案主解决问题,而是协助”认清问题”,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协助案主从中选择一种适当的方法,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承担后果n -案主的自我决定权并非毫无限制12n保密n -对于案主在专业关系中所告知或透露的私人资料,有保守秘密的职责或义务n -保密不仅是社会工作的一种专业伦理,也是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建立互信关系的重要因素n -绝对保密 vs 相对保密13个案工作的过程n申请与接案n搜集资料n分析诊断n订定计划n实施处遇n结案与追踪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