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第三章 高温金属结构材料.ppt





《gA第三章 高温金属结构材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A第三章 高温金属结构材料.ppt(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A第三章 高温金属结构材料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1.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工作条件十分复杂。大部分构件在高复合应力、高温及环境侵蚀下服役。所以对航空航天材料的主要要求是耐高温、高比强度、高比刚度、抗疲劳、耐腐蚀、长寿命和低成本。2.发动机中涡轮盘、叶片要具有在高温下有足够的强度、抗高温介质腐蚀、抗侵蚀、高的热导率、低膨胀系数、良好的工艺性能等。它们一般由镍基、铁基高温合金制成的。3.2 航空航天高温结构部件的工作特点及对材料的要求1.航空航天
2、高温结构材料应用最集中的部分是它们的动力装置。航空发动机处于高转速、高负荷(高压力)和高温环境下工作,本身结构非常复杂,工作情况及外部使用环境(尤其军机)都十分苛刻。推重比的提高是基于涡轮前温度的增加,推重比10的F119的涡轮前温度已接近1800度,任何在此条件下服役的部件均面临严酷的考验。随推重比和涡轮前温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压气机和涡轮的级数逐渐减少,单级负荷不断增大,零件的应力水平越来越高,工作环境日趋恶劣,叶片等关键零件的结构也越趋复杂,必须寻求更先进、更可靠的材料和工艺才能满足发动机的设计要求。2.制造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涡轮叶片用的材料就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高的抗氧化能力,即高的热
3、稳定性;足够的热强性,即能在更高的温度下具有抗蠕变和断裂的能力;满意的塑性和韧性;更高的热疲劳性能,即对能引起热应力的热交换的敏感性要低;足够高的低循环疲劳强度;良好的抗腐蚀能力,以保持叶片的空气动力性能;高的导热性和低的热膨胀系数;良好的工艺性能、即良好的焊接性能、锻造性能及铸造性能等。3.疲劳也是航空材料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大量事实说明,在飞机,发动机发生的失效事故中,无论是热学的原因,还是机械原因,所造成的零,部件疲劳损伤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失效形式,在失效事故中,它所占的比例在80%以上.4.第二代航天航空天飞机的总体设计,将防热系统的主体结构和防热材料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即一种特殊的
4、结构材料,它既是结构材料又是防热材料,既承载又防热。NASA将这种材料称为热结构材料(TSM),如钛合金蜂窝、钛合金夹层板、碳碳化硅夹层板、碳碳材料渗硅及先进碳/碳材料等都属于这类材料。热结构材料能减轻重量,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提高了可靠性和降低了造价。5.在航天航空领域里,高温金属结构材料的使用是有限的,从图可以反映出,在承受高温能力及比强度方面,高温金属材料远次于碳/碳及陶瓷材料.3.2.2先进高温结构材料的设计原则1.2.实现航空发动机高推重比,50以上的技术要依靠新材料和与之相应的新结构、新工艺来支撑。由于燃烧室温度大幅度提高,出口温度可达2200K2500K,且由于设计与结构上的原因,
5、可用于冷却的空气很少.因此要提高发动机综合性能70-80要靠材料的改进。3.预测,传统的铝合金及结构钢,在发动机中的用量会进一步减少,高温合金,钛合金等特种金属材料到21世纪初叶也会能所降低,代之而来的是将是陶瓷基和金属基复合材料.4.在航空航天材料中,高温材料占有关键地位,涡轮,喷嘴,燃烧室各系统中的主导部件均在高温下工作,承受着发动机工作状态的最高温度.先进发动机涡轮叶片的工作温度约在18502500K所受负荷极大,应力状态甚为复杂,工作条件非常恶劣。低周疲劳、热疲劳、高温蠕变及它们之间耦合造成的复杂型损伤,常常是致命的,加上高温氧化与腐蚀的作用,使得对材料的要求极为严苛。如图所示,是涡轮
6、元件服役情况下,各种负载的环境作用对元件寿命的影响,可以看出,在较低温度,主要影响寿命的因素是热腐蚀(硫化)及热疲劳,而在1000度以上,元件寿命则主要受蠕变及氧化的制约.5.高温及应力作用下,材料的组织结构会不断发生变化。比如在高温合金中发生的显微结构的不稳定性,包括金属间相的析出相的分解(碳化物、硼化物、氮化物)相的聚集和粗化,相的溶入和再析出,有序-无序的转变,材料氧化,应力-腐蚀裂纹,它们均是时间的函数。因此材料的力学性能也必然随服役时间的延长而降低。6.先进发动机材料的选择、研究、开发及使用应当建立在充分认识发动机材料服役的基本环境与要求的基础上,它们的基本特点是:高温,高载荷,高氧
7、化腐蚀高性能重量比,高可靠性与长寿命。针对服役的特点,以下基本性能应是选择材料的出发点:可承受的最高温度;高温比强度与比寿命;高温抗氧化能力;韧性;导热性;加工性;7.此图是各类材料系统在六个基本性能方面所显示的特征。该图以六个坐标轴代表相应的基本性能,将各类材料进行对比,显示各自的优势和缺点。可以看出,作为高温结构材料的超合金是具有耐高温、高强韧、抗氧化、易于加工成形和良好导热性的材料,具有效全面的综合性能。但随发动机涡轮进口温度的不断提高,超合金由于熔点的限制可能的最高使用温度已不能满足需要。与超合金相比,金属间化合物与陶瓷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工作。图(A)还显示,金属间化合物虽然最高耐温性
8、低于陶瓷,但其韧性、可加工性与导热性远优于陶瓷材料,总体来看,有可能比陶瓷更早的用于发动机承动载荷的关键部件。图(B)是各类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复合材料之间的对比显示了各自的长处及不足。显然从使用温度的要求看,NiAl基优于TiAl基,而MoSi2基又远优于前两者。3.3高温钛合金1.钛合金有密度小,强度高,耐高温,抗腐蚀等优点.通常钛合金按其主要合金化元素可分为 近 亚稳 和 合金。钛合金中铝是最重要的元素,它不仅在钛中有高的溶解度,且有高的强化作用,而且其密度只有钛的一半,可以起到提高材料强度,减轻重量的作用。然而必须注意,铝加入量不宜超过9,否则将容易形成有序化合物Ti3Al,导致增大合金脆
9、性.3.3.1高温钛合金应用概况1.钛合金仅含有稳定 相和强化合金的元素。由于强度水平较低,且存在易受腐蚀的问题,故少有应用。现有钛合金中工作温度最高的是近 钛合金,一般含有5-6的铝,并以Zr、Sn稳定组织和强化,并加入少量 相稳定元素。此类合金是目前在中温下获得广泛应用的材料,具有好的抗蠕变及抗氧化性能。合金中普遍加入少量Si,它可以细小的硅化物沉淀析出,阻碍位错攀移,而提高抗蠕变性能。2.不断提高钛合金的工作温度和强度,以代替较重的镍基高温合金,提高发动机的推重比,应是新型钛合金研究的重点.在先进航空发动机上钛合金的发展目标是除高温涡轮部分的零部件外,用在所有中,高温及高负载的构件上,代
10、替高强合金及高温合金.3.多合金代表钛合金系中具有最高综合性能的一类材料,Ti-6Al-4V虽是50年代的合金,迄今与Ti-6A1-2Sn-4Zr-2Mo(Ti16242)高温钛合金仍属于应用最广泛的太合金,Ti-6Al-4V用于制造工作温度不超过400度的各种飞机结构和发动机零部件,Ti6424合金用于制造工作温度在500度以下的高压压气机零部件。Ti-6A1-4V合金具有最好的综合性能.3.3.2高温钛合金合金化历程1.美国于1954年研制成功的钦合金Ti-6A1-4v,该合金可在350400度工作,由于兼具 多两相特征,因此,作为高温结构合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60年代,开发了Mo含量较
11、高的Ti-6246和Ti-6242合金,将使用温度提高到450500左右。Ti-6246合金的 稳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固溶时效和双重退火后的低周疲劳强度明显高于相应的Ti-64(Ti-6A1-4v)合金,同时具有较高高温蠕变强度和瞬时强度。70年代,通过添加Si元素,开发了使用温度超过500度的Ti-6242S合金,Si的加入提高了合金的蠕变性能,使之在565温度下具有高强度、高刚度、抗蠕变和好的热稳定性,广泛应用于涡轮发动机部件。2.7080年代期间,英美分别研究开发了以改善疲劳强度为主的IMl829、IMl834和Ti-1100合金,前者居于Ti-Al-Sn-Zr-Mo-Nb-Si合金系I
12、Ml834还含有0.06C.这样的成分使合金的抗氧化能力和抗蠕变性能大大提高,而且有效地细化了宏观和微观组织,工作温度可望达到近600度。IMl829合金是 处理的组织是针状 +少量转变 使合金具有最好的抗蠕变性能和断裂韧性;IMl834合金是 处理的近 合金其组织是针状转变 +少量的初生 。Neal认为:当组织为5 相95针状转变 时合金具有高温蠕变性能和疲劳性能的最佳结合.3.BT18T和BT 18Y是典型的近 型钛合金。采用高含Al量、高合金化作为热强合金的基础,在Ti-Al(68)基体合金的基础上以提高热强性为目标,综合合金化。这些合金中,与Al同时加入的有Sn和Zr,Sn提高抗蠕变性
13、能,并且有与 -Ti形成有序固溶体的倾向;Zr与Ti形成 无限固溶体,它们与Al共同对热强性发挥有利作用.4.BT36合金是俄罗斯目前耐热温度最高的高温钛合金,可在600度工作。与BT18Y合金在成分上的差别在于用5W代替了1Nb,钨的熔点(34l0度)和蠕变极限(95MPa)都比铌要高得多(2000度,43MPa),W的加入有利于提高合金的室温强度、持久强度和抗蠕变性能.3.3.3新型高温钛合金的发展思路1.纯钛的熔点为1682,比镍的熔点1455高出227 ,镍基耐热合金的使用温度高达9001000 ,而高温钛合金的使用温度最高只有600左右。因此,仅就熔点而言,钛合金的耐热温度还有可提高
14、的潜力。2.发展高温钛合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热强性和热稳定性之间的矛盾,而在650 以上温度,双优几乎难以兼顾,尤其是热稳定性不够理想导致组织和性能的不稳定。其原因在于:首先,追求强度而采取的高合金化促使生成非平衡亚稳组织,合金长时间工作后脆性相析出,导致不稳定;高温下氧的渗入,在合金表面形成一个富氧层,导致了合金表面的不稳定。这两种不稳定因素是高温钛合金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提高基体蠕变抗力,稳定性和表面抗氧化能力是高温钛合金向更高使用温度发展的基本原则。3.Si在高温钛合金中的特殊作用:加少量Si(0.10.5)可大大提高合金的高温抗蠕变性能,并能提高任何温度下的强度。弥散分布的Si化物
15、颗粒对位错的运动有阻隔作用,这一位错滑移受阻机制的认识使一系列新型高温钛合金的设计获得成功.4.由于Re(稀土)在 钛中有一定的固溶度,ReO2又是稳定的高熔点化合物,所以Re加入纯钛后,主要起内部氧化作用。ReO2在钛的晶界上呈弥散分布,这些弥散质点与基体的热胀系数不同,冷却时在弥散质点附近形成位错环,可进一步强化基体。所以,Re的加入能大大提高基体的高温瞬时强度和持久强度。稀上元素Nd在强化合金基体的同时,还可有效地细化合金表面氧化膜晶粒,使氧化膜在冷热循环产生应力情况下不易破裂。另外,稀土元素Nd可促进ZrO2,SiO2,SnO2在氧化膜中的选择性析出,使氧化膜基体的结合力得以改善。3.
16、3.4阻燃钛合金1.常规钛合金在一定的空气压力和高温条件下会发生燃烧。飞机性能的提高对发动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于发动机中的钛合金,其工作环境的温度、压力和气流速度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钛合金的自燃特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钛及其合金的应用。2.经合金元素抗氧化性分析,Cr是极为引人注意的元素,Cr对材料的阻燃起了重要作用。资料报导,合金元素Cr含量大于11,钛合金的阻燃性能明显改善,大于15效果更明显,如图中Ti40所示。但应指出的是,小于10 Cr的Ti-Cr二元合金并不具有阻燃性能,原因在于Ti-Cr合金燃烧产物表面,由于 相与Ti Cr2相热膨胀系数的差异导致生成的氧化物之间的膨胀,使
17、氧化层疏松开裂。较高Cr量的加入(大于10),生成的氧化物比较致密,可减低开裂倾向。在Ti-Cr二元基础上进一步合金化可有效提高合金的阻燃能力。3.3.5铸造热强钛合金目前钛合金熔模铸造过程中一般采用三种型壳系统,即纯石墨型壳系统,钨面层型壳系统和氧化物陶瓷型系统.第一种型壳系统导热率高,易产生流痕和浇不足等缺陷.第二种型壳系统的原材料昂贵,来源困难,生产周期长.第三种即氧化物陶瓷型壳系统的原材料来源丰富,制壳工艺简单,特别是型壳导热率低,能够浇注形状十分复杂,壁厚小到1.5mm的薄壁钛合金铸件.钛合金铸件的热等静压处理已经被视为必不可少的工艺,其目的是愈合内部缺陷,改善塑性和减少疲劳性能的分
18、散性.2.决定镍基高温合金优异性能的是其显微组织特征,关键的强化作用来自有序面心立方金属间化合物相rNi3(Al、Ti)。r相为高温合金中的主要强化相,是Cu3Au型面心立方有序结构,铝原子位于角上,镍原子位于中心。它的有效强化作用主要在于:它们在基体中的固溶度随温度的改变有显著变化,经恰当的热处理后,可以大量析出;以均匀的高度弥散状态析出,且与基体共格;r相具有一定塑性,并在高温下硬度降低很少,仍能保持其强化效果;具有较高的高温稳定性,在高温长时作用下,粗化和凝聚现象较小.3.r相的成分对其强化能力有很大影响.当r相中含铌,钽,钨,铼等难熔元素数量增加时,r相强度及稳定性也不断提高.4.镍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A第三章 高温金属结构材料 gA 第三 高温 金属结构 材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