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煤矿防治水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青云煤矿防治水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云煤矿防治水 .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武冈市青云煤矿防治水措施二0一三年一月青云煤矿防治水措施 为有效预防矿井水害,杜绝重大水灾事故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保护国家和企业财产不受损失,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结合本矿井生产实际,特制订2013年度矿井防治水方案第一章 矿井概况 1、地理位置与范围 青云煤矿位于邓家铺矿区,属武冈市秦桥乡境内,地理坐标为:东径11054301105515,北纬264515264600。矿内有水泥公路13km连接秦桥至名利铺段的S219省道,通过100km的水泥公路经隆回至邵阳公路与洛湛铁路相接,往南2km有水泥公路通过花桥上新宁县级公路,通过38km至新宁县城接S218省道,交通方便。青
2、云煤矿范围拐点坐标点号X Y点号 X Y1 234567811129102、气象情况矿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降雨量多集中在46月份。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mm。3、矿井开拓矿井位于邓家铺矿区内,主采煤层1、2、3、4煤,采用斜井多水平开拓。主井口标高+467m,落底标高+340m,井筒倾角-28,副井口标高+467m,落底标高+340m,风井口标高+470m,落底标高+394m。矿井初步设计划分二个水平。目前开采水平+340m水平。主斜井为平车场单钩串车混合提升,采用JTP1.2m绞车承担煤矸、材料、设备等提升,副井筒敷设管路、电缆,人员提升具有安全出口和排水之功能。4、地质情况(1)、地层
3、矿井出露地层由老至新有:石炭系下统石磴子组(CIs)、测水组(CIc)、梓门桥组(CIz)、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C2+3ht)及第四系(Q)。(2) 、构造 、褶皱 青云村矿段外于新宁南北向构造带邓家铺向斜西翼南羰的次级褶皱秦桥背斜东翼。区内总体为一单斜构造,岩层走北东,岩层倾角1560,一般30左右,岩层产状的走向由南东往北西、倾向在靠近梓门桥组顶部分布区有逐渐变陡趋势。区内次级褶皱不发育,主要表现为岩层沿走向及倾向上的波状起伏,南部岩层产状受断层影响,在断层两侧岩层状况通常变陡。 断层 区段断层不发育,在东南角发育一条弧形逆断层(F1),北西角发育一条正断层(F2)各断层征象详述如下: F
4、1:呈弧形,沿王背冲、井冲至文界岭一线展开,具逆断层性质,断层倾向南西,倾角40左右,主要表现为地层断失,王背冲,井冲一带断层走向近东西向,断层北盘地层为梓门桥组、测水组,南盘地层为石磴子组逆冲于北盘的测水组之上,至界岭一线断层走向由近东西向转为北西向,南西盘地层为石磴子组逆冲于北东盘梓门桥组之上,断层两侧岩层状态较陡且较凌化,推测断距在200m以上,该断层构成矿段南部自然构造边界。 F2:正断层:分布于矿区北西角顺塘湾一带,该断层总体走向为北北东,倾向南东,F2断层经ZK401控制和证实,具正断层性质,断距约40m。(3)、煤层该矿段内含煤地层为测水组,厚度64.88102.00m,含煤10
5、层,主要煤层自下而上编号为、煤层,其中可采煤层3层,编号为、。(4)、顶底板A、煤层:位于测水组最上部,砂岩含煤段上部。煤以钢灰色条带状块煤为主,含细粒黄铁矿及菱铁矿结构,局部含条带状白色硅质物,煤硬度大。煤层顶、底板岩性为黑色细粒砂岩,底板黑色细粒砂岩具条带状构造,特征较明显。距上覆梓门桥组1.5612.93m,平均7.39m。B、煤层:位于测水组中部,泥岩含煤段上部。煤以黑色粉煤为主,顶板为黑色细粒砂岩,平均厚度1.16m,其中偶尔夹黑色泥岩,底板为黑色泥岩,含较多菱铁矿结核。煤层底板菱铁矿结核一般比煤层上部泥岩中的菱铁矿结核大,与煤层间距22.5528.79m。C、煤层:位于测水组中下部
6、,煤以黑色粒状、条带状块煤为主,局部含菱铁矿结核且核径较大。煤层顶、底板岩性变化较小,均为黑色泥岩,泥岩中含菱铁矿结核且径较大,与煤层间距3.8013.05m,与下伏石磴子间距22.5528.79m。5、矿区水文地质条件A、 地表水矿区地表水系主要为秦桥溪,自北西向南东贯穿矿区,注入资水,流经地层为梓门桥组,地表水体主要为泉井、水塘,较大水体为新塘、家庙里水塘,汇水面积小,容积最大约5万m3。受地层渗入性的制约,地表水体、溪沟与坑矿主要含水层水力联系一般较弱。因此,地表水对矿井开采影响较小。B、 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本区地下水类型以浅部第四系残坡积层孔隙水、岩石风化裂隙水和岩溶裂隙水为主。
7、大气降水是其主要补给来源。区内地形坡度一般1030,地表沟谷较发育,所以地下水迳流较通畅,往往以山脊、山包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迳流,在谷沟、坡脚以泉或渗流的形式排泄,新塘、井冲沟谷泉较多,是主要的地下水排泄区。C、 含水层与隔水层1) 、含水层含水地层有第四系(Q)、石炭系上统壶天群(C2+3ht)、石炭系下统梓门桥组(CIZ)、测水组岩(CIc)、石磴子组(CIS),现分述如下:、第四系(Q):分布较普遍。岩性主要为残坡积物,岩性为粘土,碎石土,厚度06.20m,该层含弱孔隙水,渗透性较弱,对矿坑无影响。、壶天群(C2+3ht):分布于该区东部老屋场丫口元一带,发达地区性浅灰色至灰白色厚度状
8、隐晶至粗晶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厚度100m,据区域水文地质调查资料,壶天群岩溶较发育,含裂隙溶洞水。地表泉井不多,以承压上升泉为主。流量为0.5132.030L/s,泉水透明,水中有气体逸出,下大雨时水质微浊,说明与浅表岩石裂隙含水有关。该层为中等岩溶含水层,由于受测水组煤层顶板以上部分和梓门桥组下部隔水层阻挡,因此壶天群岩溶水对矿井充水影响较小。、梓门桥组(CIZ):分布于该区中部坪里塘、老横冲至禾垄元一带。岩性为灰至深灰色中厚层状隐晶至微晶质灰岩、泥质炭岩及泥灰岩为主。呈互层组合。中部岩性为灰至深灰色中厚层状微晶质灰岩夹灰色角砾状灰岩、浅灰色白云质灰岩及灰白色云岩,下部岩性为灰至深灰色中
9、厚层状微晶质灰岩夹黑色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砂岩,厚度200300m。据钻孔水文地质编录,除ZK1001于孔深50m见溶洞外,且新旧门桥组下部夹多层泥岩,单层厚度一般13m,隔水作用较强。上述资料证明,梓门桥组浅部溶蚀裂隙含水层下限深度一般为1530m,下部地层为相对隔水层,能有效阻挡岩溶裂隙水进入矿坑。该地层出露泉井6个,以下降泉为主,流量小,流出状态为浸出,泉水透明,下雨时浑浊,该层浅部为中等溶蚀裂隙含水层,对矿坑充水影响较低。、测水组岩(CIc):多沿山脊、山坡分布,主要岩性为黑色砂岩、粉砂岩、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煤层,厚度为64.88102.00m,上部为砂岩含煤段,厚度13.802
10、5.57m,含弱裂隙水,地表出露泉井1个,为下降泉,流量0.020.506L/s,泉水透明,下大雨时微浊,流量增大。中部为泥岩含煤段,厚度51.0880.00m,因泥岩厚度大,为良好的隔水层。综上所述,测水组砂岩含弱裂隙水,为矿坑直接充水水源。、石磴子组(CIS):分布于该区西部家庙里至王背冲一喧,岩性为灰至灰白色中厚层状隐晶至微晶质灰岩,顶部夹薄层状黑色泥(页)岩,厚度100m,石磴子组分布区泉井较多,但泉井均分布于王背冲至井冲靠近F1一带。与断层有关,流量0.0010.635L/s,随季节变化,雨季流量增大。该层为中等溶蚀裂隙含水层,位于煤层底板隔水层之下,对矿坑充水基本无影响。2) 、隔
11、水层区内隔水层有二层:、测水组泥岩隔水层,据钻孔控制,测水组的泥岩总厚度为29.9566.60m,主采煤层顶板厚度3.8013.05m,底板泥岩20.1726.54m,具有良好的隔水作用。、梓门桥组泥岩质灰岩、泥岩隔水层,梓门桥组泥岩质灰岩、泥岩厚度大,除局部有烈隙导水外,一般为相对隔水层,不仅阻断了小溪(秦桥溪)与矿坑涌水的联系,而且还有效阻挡上部岩溶裂隙水进入矿坑。D、构造破碎带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矿井充水影响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主要断层有F1 、F2。F1分布于该区南东角,呈弧形沿王背冲、齐冲至齐界岭一线展布,具逆断层性质,断层倾向南西,倾角40左右,为矿段南部自然构造边界。区内沿F1断层
12、走向,在石磴子组分布区泉井众多,据泉井调查统计,流量一般0.010.635L/s,随季节变化,但不断流,雨季流量增大,由此可见,该断层阻水性较好,对矿井充水影响较小。F2分布于该区北西角顺塘一喧,总体走向北北东,倾向南东,具有正断层性质,断距40m,。据ZK401钻孔简易水文观测显示的漏水现象,由此判断,该断层导水性差,富水性弱,对矿井充水影响不大。E、老窑水对矿井充水影响通过调查,区内老窑开拓方式多为平硐或斜井,人力提升,开采深度一般在30m以内,走向采煤长度一般不超过50m,最长约100m,老窑开采时涌水量一般为0.21m3/d,最大3m3/d。由于老窑开采规模小,且巷道大多已垮塌或回填,
13、估计积水不多,但认真防范。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F、矿井涌水量根据湖南省武冈市邓家铺矿区青云村段煤矿勘探报告,对矿井涌水量的预测,矿井最大涌水量为46m3/h,正常涌水量为29m3/h。 G、矿井排水能力一、矿井主排水泵序号水泵型号数量配 套 功 率配套管路安装地点备 注1D4642YB55-37Kw/0.38KV903中央泵房+430水平2D80-3042YB200-37KW/380V893风井+390水平 二、水仓有效容积矿井中央泵房设有内外水仓:内水仓容积:2.2m*2.2m*89m=430.7m3;外水仓容积:2.2m*2.2*97m=469.5m3;水仓有效容积:(430.7+
14、469.5)*85%=765.2m3。其它泵房水仓容积:2.0m*2.0m*30m=120m3。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章 水害预测矿井目前生产水平-345水平,一级提升,主采煤层、煤。根据矿井生产的实际情况和开采范围,为了有效防止水患威胁,实时对矿井生产环境调查、预测:1、小窑、老窿分布+450m水平以上,矿井初步设计开采范围在+450m以下,将+450m定为隔水煤柱警界线。对现开采水平没有较大威胁;2、矿井范围内没有大的水库、山塘。地表水体、溪沟与矿井主要含水层水力联系一般较弱,对矿井开采没有构成较大威胁。3、断层、裂隙水根据湖南省武冈市邓家铺矿区青云村矿段煤矿勘探报告,矿井内有F、F两断层。
15、F断层推测断距在200m以上,该断层构成矿段南部自然构成边界,对矿井开采无充水威胁。F正断层总体走向为北北东,倾向南东,经ZK401控制和证实,具正断层性质,断距约200m,该断层富水性弱,导水性差,对开采矿坑充水影响不大,但矿井初恋设计为防止断层水浸入开采区域,沿断层留设长500m,宽200m的隔水煤柱13kt。4、矿界隔水煤柱,根据湖南省武冈市邓家铺矿区青云村段煤矿勘探报告,矿井周围现无其它煤矿开采,为防止今后其它矿井开采时,矿坑水涌入,沿矿界留设煤层长度2300m,煤长度600m,煤长度600m,各煤层留设宽度20m的隔离煤柱93kt。第三章 防治水方案 一、建立健全防治水工作领导小组
16、组 长:李小军副组长:刘兴勤、李 荣成 员:李继雄、付秀政、付书满、何烈明、邓国春、王国清队 长:邓国春兼任二、领导小组成员职责1)李小军全面负责防治水工作,协调解决防治工程所需人力、物力,确保防治水工作到位;2)李 荣负责防治水工作措施、设计编制;3)刘兴勤负责采掘工作面防治水工程实施;4)付秀政负责“一通三防”工程实施;5)王国清负责机电设备安装、运行;6)李继雄负责防治水工程资金到位。三、防治水管理1)矿长是防治水工作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2)建立专业的探放水队伍,配备专用探放水设备。健全防治水岗位责任制、防治水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和水害隐患排查制度。3)定
17、期召开防治水专题会议,研究矿井防治水工作。4)定期组织人员收集、调查相邻矿采掘工程动态,及时填绘采掘工程平面图。5)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编制年度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6)加强安全培训,不断提高全矿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四、防治水措施 (一)地面防治水 1、加强雨季防治水工作,建立防洪组织和防洪队伍,配齐防洪工具及防洪材料,制定防洪措施。2、雨季前搞好全矿生活区、工业区防洪,清理、维护防洪水沟工作。3、生产技术部门调查影响矿井安全的地面塌陷区裂缝,并上报调度室,组织人员采取措施,对可能造成洪水渗入井下的地面裂缝进行充填压实。4、配备防治水专用工具,锨、镢头各50张,雨衣、胶鞋各50双,编织袋
18、1000条,做到有备无患。5、雨季时,各井口要备足砂袋,预防洪水灌入,影响矿井安全。6、建立专职防汛抢险小分队,抢险小分队由年轻力壮、有丰富经验的工人20余名组成,分成三班,明确责任,在矿24小时严阵以待,并定期对防汛小组人员进行各种训练,组织防汛演习,提高防汛抢险人员的素质,使之达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二)井下防治水措施 l、顶板水的防治措施(1)在采面回采过程中要求:A、严格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采”探放水制度,做好探放水工作。 B、放净顶煤,保证顶板水顺利流出,并做好切巷导水工作。 C、对上、下付巷水沟加强维护,及时清除水沟淤煤、杂物,保证水流畅通。 D、加强切巷及上、下付
19、巷超前支护段工程质量管理,尤其是加强采面涌水段煤墙和老塘管理,打双层荆笆,三排柱下必须站道木。 E、采煤队要加强水情观测,及时准确地向调度室汇报。 (2)在掘进过程中要求: A、严格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制度,做好探放水工作。 B、地测人员经常下井观测、收集地质资料,及时预测前方地质构造情况。 C、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若发现异常地质情况及出水征兆时,应立即停止掘进,向调度室汇报,并听从其安排。D、加强工程质量的管理,尤其要加强穿煤段的工程质量的管理,支柱要求穿木鞋,巷道要打好抬棚并进行全封闭喷浆。E、及时对失修巷道进行维修。2、底板水的防治措施A、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及物探
20、、钻探相结合方针,认真做好探放水工作。B、地测人员经常下井加强地质和水文地质的观测,及时分析前方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采掘过程中,严禁破底。3、断层水的防治措施A、在断层上、下盘留足防水煤柱。B、在其附近采掘时,严禁破坏其保安煤柱,同时对断层的伴生、次生断裂构造加强观测,并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防治水措施。C、掘进至断层附近时,建议采用物探、钻探手段查明断层的确切位置及其水文地质条件,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水措施。过断层时应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进行超前探放水并采取超前预注浆加固围岩防止突水事故的发生,为防止滞后突水,要求采掘部门采取加强巷道支护,壁后注浆加固围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云煤矿防治水 青云 煤矿 治水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