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企业员工培训效果的途径与方法.doc
《提高企业员工培训效果的途径与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企业员工培训效果的途径与方法.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提高企业员工培训效果的途径与方法 课程名称:培训与开发 姓 名: 喻 诞 学 院: 管理学院班 级: 人力 1102 指导老师: 熊 汉 富提高企业员工培训效果的途径与方法摘要: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和知识已成为企业前进的推动力量,员工培训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拥有合格的人才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的基础。本文从企业培训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出发,探讨了提高企业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员工培训 效果 途径正文: 员工培训是对人力资源最重要的投资之一,企业对员工培训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进而提升其工作业绩,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国外的专业培训机构做过调查,企业在培训
2、中每投入 1 元钱将可以获得25元的回报。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对一次培训效果的测试结果是每投入1元钱培训费用,将为企业带来6元钱的回报。 可见,培训对企业的回报率是很大的。有关资料指出, 2006年中国企业在培训上的投入已超过 500 亿元,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很多企业常抱怨无法实现培训的预期效果。 那么,原因何在,怎样才能提高企业员工培训的有效性呢?要提高员工培训的有效性,重要的是了解培训的变化趋势,明确培训有效性的标准,理性认识培训现状,科学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探索提高员工培训有效性的对策。一、培训的变化趋势(一)培训目的的转变传统的培训一般只注重公司、企业的发展和利益,对员工的关怀度则
3、比较低,故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培训目的由实现企业发展转变为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实现了资本与资本的合作关系;由知识技能培训转变到塑造“公司人”。企业对员工个人的关怀度大大提高,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二)培训对象的转变在企业这个新型组织刚刚起步阶段,所处的时代是产品短缺时代,即生产者主权时代。那时的培训对象以一线员工为主,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产品过剩阶段,即消费者主权时代。培训对象由一线员工为主转变到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培训为主;由内部员工培训转变到同时进行相关人员培训。(三)培训过程的转变由阶段性培训转变到终身教育,出现了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员工,对企业与个人的发展都十分有利。(四)培训方式
4、的转变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培训的方式由单一转变到多元,由传统转变到现代。故要提高培训效果,就要将传统的培训方式与现代的培训方式相结合,实现培训方式的多样化。二、 员工培训有效性的标准什么是培训的有效性?简单说,它是指公司和员工从培训中获得的收益,对员工个人来说,收益意味着学到新的知识或技能;对公司来说,收益包括顾客满意度的增加,市场占有率的增加,最终是企业效益的增加。培训有效性往往是通过培训结果体现出来的,培训结果指的是用于评估培训的准则,而这些准则就成了培训有效性的标准。 一般而言,培训有效性的标准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员工知识的增加。通过培训,员工具备了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须的基
5、本知识,而且员工能很好地了解企业经营的基本情况,如企业的发展前景、 战略目标、 经营方针、 规章制度,等等。2.员工技能的提升。经过培训,员工完成了本职工作所必备的技能,如谈判技能、 操作技能、 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等。3.员工态度的转变。通过培训,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增强了员工的职业精神,培养了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增加了员工适应并融于企业文化的主动性。4.员工行为的改变。员工知识技能的提高和工作态度的积极转变,主要体现在员工回到工作岗位后的行动中去,把新知识技能运用到实践中,解决了以往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转变原来的工作态度,增强企业主人翁责任感及团队合作意识,积极
6、主动地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5.企业效益的增加。员工将培训结果及时运用到工作中,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最终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增加了企业的效益。三、 目前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与分析(一)现状“每年培训花了不少钱,没起什么作用” ; “员工培训积极性不高,不知道怎么办” ,等等,很多培训管理者和企业管理人员束手无策。企业培训是好事一桩,但操作不当,不但达不到激励员工、 发展员工的效果,而且将流于形式,浪费时间、 精力和金钱。 1企业决策层对培训缺乏认识。培训是为了解决问题。企业的整个培训计划与未来的发展战略结合不紧密,不能兼顾企业将来发展的需要,培训仅仅是补救手段,却不能未雨绸
7、缪,防患于未然。 培训仅仅停留在了工作需求层面,对组织发展层面和个人发展需求层面的满足不充分,使培训的短视性现象严重2。 2培训内容不适合企业需求。由于培训调查的缺失,不专业,调查方法不当,调查敷衍了事,造成对企业需求不明确,培训无效2。 3培训方式重 “教”轻 “学” ,只强调知识灌输,缺乏学员参与的讨论和实践。 4偏重对基层员工的培训,忽视对管理层特别是决策层的培训。导致企业的管理层不进行自我提高、 缺乏相应的管理技能,缺少创新思维和手段,下属的优秀创新想法得不到理解、 采纳、 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2。 5缺乏必要的培训结果评估。许多企业重视培训,却缺乏培训的评估和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
8、,不利于成果的有效转化。多数培训评估仅仅对培训课程中所授予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而没有深入到培训学员的工作行为、 态度的改变,工作绩效的改善、 能力的提高和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上来。 评估停留在初级层面,培训评估与实际脱节2。(二)后果1员工可能无法完全获得完成本职工作必须的知识和技能。由于员工参与的积极性降低,学习兴趣不足,培训效果会受到影响,加之考核机制不健全,员工难以获得应有知识和技能,无法实现企业培训目标。 2培训缺乏长效机制,不能改变员工工作态度。缺乏员工配合的培训成为员工的负担。 培训走过场、 搞形式,会降低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的关系。 3培训对员工行为的改变的作用不大。 由于员工
9、态度没改变,其行为将不会有改观,个人绩效不会提升,将影响企业的整体业绩,使培训失去意义,成为企业的无效投资。四、培训需求分析(一)组织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的组织分析依据组织目标、结构、内部文化、政策、绩效及未来发展等因素,分析和找出组织存在的问题与问题产生的根源,以确定培训是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以及在整个组织中哪个部门、哪些业务需要实施培训,哪些人需要加强培训或储备培训1。简单的说,就是运用HR供给与需求的差距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因此,培训需求的组织分析涉及影响培训计划的有关组织的各个方面,具体如下:1.组织目标明确组织范围内培训的必要性和内容,对组织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也对培训
10、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起决定性作用。组织目标分析主要围绕组织目标的达成、政策的贯彻是否需要培训或者组织目标未达成、政策未得到贯彻是否与没有培训有关等展开1。2.组织资源如果没有明确可被利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就难以确立培训目标。组织资源分析包括对组织的资金、时间、人力等资源的分析。资金是指组织所能提供的经费,它将影响培训的深度和宽度。时间对一个组织而言就是金钱,培训需要相应的时间保证。如果时间太紧或安排不当,就会影响培训效果。人力则是决定培训是否可行和有效的另一关键因素,包括:人员的数量、年龄、技能和知识水平,人员对工作与单位的态度及工作绩效等1。3.组织特征组织特征对培训能否取得成功也起重要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提高 企业 员工 培训 效果 途径 方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