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件-第二章优秀PPT.ppt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件-第二章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件-第二章优秀PPT.ppt(9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械工程限制基础机械工程限制基础学时:学时:4040老师:谭心、钟金豹、张文兴、邢静宜老师:谭心、钟金豹、张文兴、邢静宜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学院:机械工程学院Cybernetics Foundation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Cybernetics Foundation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其次章其次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系统的数学模型对建模的要求:精确、简化对建模的要求:精确、简化传递函数 状态空间表达式基本概念:1.微分方程;2.传递函数;3.方框图;4.相像原理模型:基础章节基础章节 一.系统数学模型基本概念,应用机械动力学、电子
2、学等基础学问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典型例子;二.传递函数的基本概念,其数学、物理意义,求取方法,输入输出信号与传递函数的关系;三.系统方框图,闭环限制系统及其传递函数,方框图的等效简化,工程中典型的机、电系数的传递函数。本章内容本章内容2.1 2.1 系统的微分方程系统的微分方程一.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1.线性特性:叠加原理,多个输入量同时作用产生的响应,可单个处理 叠加.2.非线性:实际只是确定的工作范围内,保持线性关系。特点:不能叠加 线性化(确定的范围内)二.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列写 设线性定常系统的输入为 ,输出为 ,则描述系统输入输出动态关系的微分方程为:例1:弹簧、质量、阻尼
3、机械系统,输入外力 ,输出位移 ,试写出系统的微分方程。解:mCyfk例2:m-k振动系统,输入外力 ,输出 ,求其动力学方程。三.系统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略)P31页四.列写系统微分方程的一般步骤:1.分析系统工作原理和系统中各变量间的关系,确定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2.从系统的输入端起先,依物理定律,依次列写系统各元件的动力力学方程,其中要考虑相邻元件间的负载效应。3.将各方程式中的中间变量消去,求出输入量输出量间的微分方程4.在列写微分方程时,对非线性项进行线性化处理。2.2 2.2 拉普拉斯(拉普拉斯(LaplaceLaplace)变换)变换1.1.熟悉熟悉L L变换的定义变换的定
4、义2.2.典型函数的拉氏变换典型函数的拉氏变换3.3.拉氏变换的基本原理拉氏变换的基本原理4.4.部分分式绽开式及待定系数法部分分式绽开式及待定系数法5.5.查查L L表表1.便利求解,以时辰表示的微分方程变为以S表示的代数方程2.对零初始条件下,引入传递函数和传递矩阵的概念,干脆在复(频)域中探讨系统的动态特性,以及对系统进行综合、校正,具实际意义。要求要求 若f(t)为t的函数,且t0时,f(t)=0,则f(t)的拉氏变换定义为:象函数象函数一一.拉氏变换的定义拉氏变换的定义原函数原函数1.单位阶跃函数二二.一些常用函数的拉氏变换一些常用函数的拉氏变换2.单位脉冲函数3.单位斜坡函数(速度
5、函数)4.指数函数.(为正实数)5.正弦函数.(为正实数)补:6.余弦函数.同理:7.抛物线函数.(加速度函数)原函数f(t)象函数F(S)附:拉氏变换表附:拉氏变换表续:拉氏变换表续:拉氏变换表1.叠加性质:如:三三.常用的拉氏变换性质:(不作证明)常用的拉氏变换性质:(不作证明)2.微分定理:若 这些初始值为0,则:如:3.积分定理:若 这些初始值为0,则:4.位移定理:如图原函数f(t)沿时间轴平移 ,为如:5.初值定理:时间函数f(t)的初值为 只有f(0)存在时才能应用,用来确定系统的初值,而勿需知道原函数。如:求或6.终值定理:时间函数f(t)的稳定值(终值)为如:求:或象 原为根
6、,可为实、复数1.分母B(S)无重根四四.拉氏反变换拉氏反变换繁简洁方法:原函数 典型象函数叠加 f(t)查L表如.试求:的拉氏反变换解:为复数中的实数部分常遇到如下形式的有理分式:使分母为0 的S值极点使分子为0的S值零点可通过部分分式绽开法求1.只含不同单极点的状况为 极点处的留数将X(S)进行 ,得:Eg.试求 的拉氏反变换解:2.含共轭复数极点状况:令上式两边实、虚部相等,可求得 可通过配方,化成正(余)弦象函数形式 如.试求:的拉氏反变换解:的两个根为:将X(S)式两边同乘 ,并令及得故:3.含多重极点的状况依据Eg.试求:的拉氏反变换故:解:如.解方程:其中,五五.用拉氏变换求常系
7、数线性微分方程用拉氏变换求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解:微分定理由上例可见,用L解微分方程的步骤:(1)对微分方程进行L(2)做因变量的 求出微分方程的时间解上例中,假设初始条件为0如:系统最初是静止的,假定有一单位脉动使系统起先运动,求系统的运动规律。令 ,可见:在冲击力作用下,系统运动为正弦振动,振幅是角频率为则求解微分方程一般步骤:1.考虑初始条件,对微分方程 L,时域微分方程 S域的代数方程。2.求解代数方程,得到在S域的解3.求S域的 ,微分方程的解如.已知:为阶跃函数,幅值8N,求:此系统的输出响应 =?解:作业作业(2)求:的拉氏反变换 (1)已知象函数 ,求原函数 的初值和终值?2.3
8、 传递函数函数数学模型数学模型传递函数的定义传递函数的定义定定义义:当当系系统统初初始始条条件件为为0 0时时,系系统统输输出出量量与与输输入入量量的的拉拉氏氏变换之比。变换之比。当时始条件当时始条件 和和 为为0 0时,对上式两边做拉氏变换,得传函:时,对上式两边做拉氏变换,得传函:(1)传函的概念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传函的概念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2)传函原则上不能反映系统在非零初始条件下的全部运动规律。传函原则上不能反映系统在非零初始条件下的全部运动规律。(3)传函的形式只取决于系统或元件的结构和参数,与输入信号的形式传函的形式只取决于系统或元件的结构和参数,与输入信号的形式无关,且
9、不能具体表达系统或元件的物理结构。无关,且不能具体表达系统或元件的物理结构。(4)传递函数是复变量传递函数是复变量s的有理真分式函数,的有理真分式函数,全部的系数均为实数。,全部的系数均为实数。(5)确定的传函有确定的零、极点分布图与之对应。确定的传函有确定的零、极点分布图与之对应。传递函数的性质传递函数的性质零点和极点零点和极点传函可写成如下形式(零、极点增益模型):传函可写成如下形式(零、极点增益模型):当当 时,均能使时,均能使 ,故称,故称 为为 的零点。的零点。当当 时,均能使时,均能使 取极值,故称取极值,故称 为为 的极点。的极点。K K系统的放大倍数。传函若有复数零、极点,则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工程 控制 基础 课件 第二 优秀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