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公路勘测设计课件第15讲纵断面设计4-4.ppt
《中南大学公路勘测设计课件第15讲纵断面设计4-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南大学公路勘测设计课件第15讲纵断面设计4-4.ppt(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南大学公路勘测设计课件第15讲纵断面设计4-4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2 2视觉与车速的动态规律视觉与车速的动态规律n(1)(1)驾驾驶驶员员的的注注意意力力集集中中和和心心理理紧紧张张的的程程度度随随着着车车速速的的增增加加而增加。而增加。n(2)(2)驾驾驶驶员员的的注注意意力力集集中中点点随随着着车车速速增增加加而而向向远远方方移移动动。当当车车速速增增加加97km97kmh h时时,他他的的注注意意力力集集中中点点在在前前方方60
2、0m600m以以外外的的某某一点。一点。n(3)(3)当车速超过当车速超过97km97kmh h时,对前景细节的视觉开始模糊起来时,对前景细节的视觉开始模糊起来。n(4)(4)驾驾驶驶者者的的周周界界感感随随车车速速的的增增加加而而减减少少。当当车车速速达达到到72km/h72km/h时时,驾驾驶驶者者可可以以看看到到公公路路两两侧侧视视角角30304040的的范范围围,而而当当车车速速增增加加到到97km/h97km/h时时,视视角角减减至至2020以以下下。当当车车速速再再增增加加,驾驶者的注意力随之引向景象中心而置两侧于不顾。驾驶者的注意力随之引向景象中心而置两侧于不顾。n视觉评价方法:
3、视觉评价方法:利用视觉印象随时间变化的道路透视图利用视觉印象随时间变化的道路透视图n道道路路透透视视图图:是是按按照照汽汽车车在在道道路路上上的的行行驶驶位位置置,根根据据线线形形的的几几何何状状况况确确定定的的视视轴轴方方向向以以及及由由车车速速确确定定的的视视轴轴长长度度,利利用用坐坐标透视的原理绘制的。标透视的原理绘制的。n通通过过透透视视图图,可可直直观观地地看看出出立立体体线线形形是是否否顺顺适适,有有否否易易产产生生判判断断错错误误或或茫茫然然的的地地方方,路路旁旁障障碍碍是是否否有有妨妨碍碍视视线线的的地地方方等等等等。若若存存在在上上述述缺缺陷陷则则要要在在设设计计阶阶段段进进
4、行行修修改改,然然后后再再绘绘出出透透视视图图分析研究,直至满意为止。分析研究,直至满意为止。3视觉评价方法视觉评价方法二、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二、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n 适用条件:适用条件:n (1)当当设设计计速速度度大大于于或或等等于于60km/h时时,必必须须注注重重平平、纵纵的合理组合;的合理组合;n (2)当当设设计计速速度度小小于于或或等等于于40km/h时时,在在条条件件允允许许情情况况下下力力求求做做到到各各种种线线于于要要素素的的合合理理组组合合,并并尽尽量量避避免免和和减减轻轻不不利组合。利组合。n (一)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一)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n 1应应在在
5、视视觉觉上上能能自自然然地地引引导导驾驾驶驶员员的的视视线线,并并保保持持视视觉觉的的连续性。连续性。n 2注注意意保保持持平平、纵纵线线形形的的技技术术指指标标大大小小应应均均衡衡,使使线线形形在在视觉上、心理上保持协调。视觉上、心理上保持协调。n 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n 4应注意线形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的配合与协调。应注意线形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的配合与协调。(二)平、纵线形组合设计要点:(二)平、纵线形组合设计要点:线型组合要素1、平面直线与纵面直线组合要素;2、平面直线与凹型竖曲线组合要素;3、平面直线与凸型竖曲
6、线组合要素;4、平曲线与纵面直线组合要素;5、平曲线与纵面凹型竖曲线组合要素;6、平曲线与纵面凸型竖曲线组合要素。(二)平、纵线形组合要点:(二)平、纵线形组合要点:2.直线与纵断面的组合直线与纵断面的组合(1)平面直线与纵面直线组合(纵坡不变的直线)平面直线与纵面直线组合(纵坡不变的直线)(2)平面直线与竖曲线组合要素)平面直线与竖曲线组合要素(凸凹型直线、凹型直线)(凸凹型直线、凹型直线)直线上一次变坡是很好的平、纵组合,从美学观点讲以包括直线上一次变坡是很好的平、纵组合,从美学观点讲以包括一个凸型竖曲线为好,而包括一个凹型线次之;一个凸型竖曲线为好,而包括一个凹型线次之;直线中短距离内二
7、次以上变坡会形成反复凸凹的直线中短距离内二次以上变坡会形成反复凸凹的“驼峰驼峰”和和“凹陷凹陷”。(2)平面直线与竖曲线组合要素)平面直线与竖曲线组合要素(凸凹型直线、凹型直线)(凸凹型直线、凹型直线)断背曲线的改善断背曲线的改善 断背曲线断背曲线(3)(3)直线与纵断面应避免的组合直线与纵断面应避免的组合暗暗 凹凹 n 纵断面上:避免能看到纵坡起伏三次以上。纵断面上:避免能看到纵坡起伏三次以上。(3)(3)直线与纵断面应避免的组合直线与纵断面应避免的组合3.平曲线与纵断面的组合平曲线与纵断面的组合(1)平曲线与纵面直线组合)平曲线与纵面直线组合 组合时要注意平曲线半径与纵坡度协调,要避免急弯
8、与陡坡组合时要注意平曲线半径与纵坡度协调,要避免急弯与陡坡相重合。相重合。(2)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 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平竖曲线顶点重合,且平包竖。竖曲线的起终点最好分别放平竖曲线顶点重合,且平包竖。竖曲线的起终点最好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其中任一点都不要放在缓和曲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其中任一点都不要放在缓和曲线以外的直线上,也不要放在圆弧段之内。线以外的直线上,也不要放在圆弧段之内。(2)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
9、曲线。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2)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n 平平、竖竖曲曲线线重重合合如如果果平平曲曲线线的的中中点点与与竖竖曲曲线线的的顶顶(底底)点点位位置置错错开开不不超超过过平平曲曲线线长长度度的的四四分分之之一一时时,仍仍然然可可以以获获得得比比较较满意的外观。满意的外观。3.平曲线与纵断面的组合平曲线与纵断面的组合(1)平曲线与纵面直线组合要素)平曲线与纵面直线组合要素 组合时要注意平曲线半径与纵坡度协调,要避免急弯与陡坡组合时要注意平
10、曲线半径与纵坡度协调,要避免急弯与陡坡相重合。相重合。(2)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 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平竖曲线顶点重合,且平包竖。竖曲线的起终点最好分别放平竖曲线顶点重合,且平包竖。竖曲线的起终点最好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其中任一点都不要放在缓和曲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其中任一点都不要放在缓和曲线以外的直线上,也不要放在圆弧段之内。线以外的直线上,也不要放在圆弧段之内。若若做做不不到到平平、竖竖曲曲线线较较好好的的组组合合(顶顶点点的的重重合合),则则宁宁可可把把平平竖竖曲曲线线
11、分分开开相相当当距距离离(不不小小于于3s行行程程),使使平平曲曲线线位位于于直直坡段或竖曲线位于直线上。坡段或竖曲线位于直线上。若平、竖曲线半径都很大,则平、竖位置可不受上述限制。若平、竖曲线半径都很大,则平、竖位置可不受上述限制。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n半径: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半径: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时倍时n长度: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长度: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n半径: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半径: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时倍时n长度: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南 大学 公路 勘测 设计 课件 15 纵断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