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 一、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是在南阳市方城县洋楼镇第一中心小学全校1-6年级18个教学班进行的.共随机抽取针对六年级发出的问卷 22 同学, 共收回问卷22份。二、 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华东师大心理系周步诚教授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 )量表;也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个测试量表,该问卷我们针对学情随机抽取共 25个项目,八个内容量表为: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由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内容量表总分反映个体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同时,根据各分量表统计结果,可诊断个体在某一方面的心理问题倾向与严重程度。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焦虑倾向的
2、标准分即由八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相加而成,以此来衡量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三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座谈调查。问卷调查利用6年级各班信息技术课上课时间,以班级团体测验方式进行。在学校微机室用电子表格问卷进行调查。调查数据运用电子表格操作和处理。 四 、 调查结果与分析 1.问卷调查我们从六年级22人在一些问题的统计数据中很容易看出一些情况。如,第10题“你上学读书是为了什么?”六年级有6人被调查学生选择的是“A没有知识不能生存”,其中有15人选择的是“D读书后赚大钱”。首先我们说无论有多少同学是随意性选择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被调查同学中大部分是明白或者说是在家长、老师、社会的影响下了解
3、没有知识不能生存是一条真理。而少数学生的读书为赚大钱多多少少受传统思想“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影响,受社会上一些没有文化照样挣大钱的人的不正常现象的诱惑。 第11题“课堂上老师提问”六年级11人学生选择的是“想一会儿再回答”,其中3人选择了“A马上回答”,6人选择了“D老师抽问才答,一般不回答”,2人选择了等别人答。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大多能认识到老师提问以后必须思考好了再作答,但是因年龄和学习现状等问题,六年级学生与低、中年级学生不同,不愿意举手,等老师抽问才回答是课堂中比较常见的状态。 第13题“期末考试时”选择A “心情紧张;B有点紧张;C无所谓;D有信心,不紧张”,
4、我对六(1)班学生的选择做为分析,其中选择A的8人,选择B的8人,选择C的3人,选择D的3人,可见学生对期末考试都比较重视,因为这关系到成绩报告单,也可能是家长比较关注而影响到学生。3位有信心不紧张的学生并不是学生成绩拔尖的,而是心理素质比较好,这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培养分不开。 第14题“爸爸妈妈回家晚了感到不安”,仍旧是分析六(1)班学生,其中19人选择会不安,3人选择不会不安。从这一问题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父母的依赖程度,作为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中已经有一部分开始进入青春期,比较独立,就问卷分析看,他们的内心深处仍十分希望有父母做伴。如今,父母时常因为忙于工作、应酬,忽略了对孩子成长的一种关
5、注,本人认为这是造成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第15题“看电视遇到伤心或感人处时”我以六(1)班学生的回答做了统计,其中3人选B“没有眼泪”,4人选C“那是假的”,6人选D“非常激动”,其余同学均选择的是“跟着流泪”。对于这个结果我还是有些意外的,我发现被调查的孩子比我想象中的要理性的多,但同时也感到一点焦虑,他们的理性会不会给他们的情感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今的孩子越来越个性,越来越缺少同情心也是社会必须要关注的。 第20题“你心中的秘密最想告诉”A老师;B家长;C好朋友;D谁也不说。我对同学的回答进行了统计,选A的2人,选B的1人,选C的13 人,选D的6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此班
6、的孩子特别需要心理辅导课,因为一个人总把事情藏在心里,不能得到释放,长此以往对健康成长不利。还可以看出一点六年级学生对教师已经没有了依赖,对家长的依赖也不多,同伴交往成了他们主要的情感沟通渠道。 第21题“当别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脚”,其中选A的是13人,选B的2人,选D的6人;从这道题目的回答也可以看出班级与班级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协调性,此班的学生比较顶真,若正确引导,让它在学习、工作发挥其长处,那就是好事,若没有正确引导,让它存在于人际交往中,那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第22题“对左右为难的事要果断选择一种方法”,我也是对六(1)班同学的回答进行了统计,选B的15人,选B的7人,从这儿能看
7、出学生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需要增强自信。这对他们的未来是非常需要的。 第16题“21”,我对同学的回答进行了统计,选A的14人,选B的2人,选C的4人,选D的2人。我认为选A的学生比较有个性,我喜欢;选B的学生比较会做事,成功的机会更多一些;选C的同学比较容易放弃,当然也不排除明智的特例。从问卷情况来看,学生需要老师对他们进行一些心理辅导与咨询,相信心理辅导与咨询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非常渴望的,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高年级的老师应该努力学生相关的心理卫生知识,做学生的心理顾问,及时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营造更和谐的师生关系 。2.座谈调查根据小学小学生心理问题检
8、出表内容量表统计结果显示,我校小学生有一定心理问题倾向其严重者的分布依次主要集中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等方面。 (1)学习焦虑该项内容量表在 1-6年级小学中共检出153 人,检出率为 51.69% ,列八个项目首位。整体来看,我校小学生学习焦虑水平偏高。学习焦虑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而且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据调查,有学习焦虑的学生70以上伴有头痛、心慌、胸闷现象,严重的经常出现精神恍惚、失眠、头晕等疾病症状。他们害怕学习,对学习有畏难情绪,对学习有厌烦心理而不愿意去学习,一旦遭到困难就会放弃。而且焦虑的形成使学生在学习进程中产生心理障碍,这种恐惧、焦虑、不安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健
9、康心理的形成。 为此, 我们在153人中随机抽取了30名同学,用座谈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 结果显示: 93.3%的家长对子女抱着很大的期望;76.7%的学生家长经常拿自己的子女和好的同学做比较;66.7%的学生在考试不理想时会遭到父母的打骂;30%的学生会因考试不理想受到教师的批评。从谈话中还了解到,优生希望自己每次都是全班第一名。总怕别人超过自己,当别人超过自己时会感到非常难过。83.3%的学习困难学生每次考试都会很担心,并为自己成绩提高不了而苦恼不已。 从上面座谈中不难发现,我校学生学习焦虑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家长。我们学校由于地处城郊结合部,主要居民为原一马路、三马路等老城移民
10、,以及原枇杷坪、玉安、桑树等占地农村占地移民。学生家长绝大部分为工厂工人、司机、厨师、售货员、占地移民等等。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很低,一般只有小学文化或初中文化。他们把自己生活的现状归因于自己没有好好读书,认为把书读得好是改变生活的跳板。因此,他们把希望寄托到了自己的子女身上,对子女的期望很高。希望子女不要再像他们那样生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极其严重。因为文化素质低,导致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措施,也不考虑子女的实际情况,只是一味地给子女买课外练习,让子女参加各种学习班。促使了学生作业负担过重,从而形成焦虑.再者,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轻者骂,重者打,更加深了学生的学习焦虑.当然,不用置
11、疑的,我们教师也是造成学生学习焦虑的原因之一。 (2).自责倾向位列第二的是自责倾向。总检出 36 人,总检出率为12.16 % ,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是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爱的不安。当学生感受到被父母、教师、朋友”激励”时,往往会形成自责倾向。如:当父母、教师对孩子过分严厉、专制、挫伤了儿童的自尊心时,儿童感觉不到来自权威人物的爱,从而出现自责心理;当对别人的爱的渴求过强时,一点小事就会使孩子感到自己不再被爱了。这样的孩子往往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现在的城市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由于受到父母过度保护、过分照料,容易使他们形成
12、依赖性强, 缺乏独立性的性格,特别是随着留守儿童在我校的逐年增加,隔代教育导致的依赖性较强,脱离家庭、亲人的照顾将寸步难行的情况普遍存在. 父母娇生惯养、爷爷奶奶的过分保护、照料,促进了学生一切都由家长包办代替现象太多出现,从而提高了凡事依赖性,缺乏独立性,缺少自我服务、自我锻炼意识差等心理问题形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家长和教师只注重智力培养,而忽视能力的培养。这样会给孩子以后参加工作,走向社会带来许多障碍。留下较多的遗憾。 (3).身体症状总检出 30 人,检出率为10.14 % ,列第三位。特别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六年级身体症状检出 8人,全部为女生. 许多女生在小学高年级进入了青春期,但她们还
13、不能完全自然地接受这一切,经常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头痛,失眠,疲劳等症状。在这些身体症状中,有的地真正的“病”,但这些病同时出现时,在多是由于焦虑所造成的。学生们由于不能及时排解心中的烦恼和郁闷,便以身体症状进行逃避。这时对身体重症状直接进行治疗是没有用的,必须解决其真正原因焦虑。即帮助他们正视焦虑,提高克服焦虑的勇气,找到焦虑的原因,先消除焦虑症状,身体症状才能彻底根治。所以,加强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及其它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4).应特别说明事项 关于此次调查由于本次检测样本由于受到微机数量、学生微机操作水平等等因素的制约,总体样本不足,无效问卷达到36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测试中注
14、意。 测试时间为2014年10月1118日.五、建议 针对以上调查问题与分析,我校小学生心理课题组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一)强化家庭教育指导,优化社会心理环境。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不当的教育方式,往往对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家庭和睦、父母有修养,他们的孩子一般都活泼开朗,有良好的品行。反之,则有可能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使孩子形成胆怯、自卑、抑郁的不健康心理. 具体实施可通过强化学校的家长父母学校的指导,向家长宣传如果对子女的溺爱、娇宠、过高期望、过分保护、过分严厉等,都会使子女产生种种心理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让家长们本着”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育理念,;注意自己的
15、言行举止;不断完善自身形象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等等来关注自己的孩子。才会使孩子们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 (二)贯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心理健康教师专业队伍建设。 每个学校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室,指定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并对其进行集中统一培训,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教育预防与咨询治疗并重。并切实做好以预防为主,有计划、分层次、系统地对学生、教师乃至家长全方位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学知识。积极组织心理普查、心理测量、团体活动等灵活多样方式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心理辅导与咨询。对心理问题倾向较严重的学生加强关注,配合专业机构及早治疗,使其健康成长。 (三)加大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与社会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普遍破除迷信思想,科学对待心理问题,使人们远离迷信,使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得以及时的科学治疗加大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与社会宣传力度提高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正确认识,来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家长和教师对心理学、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视,使心理学真正早日走进人们的生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