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工程申请书-终稿.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黑龙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工程申请书-终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工程申请书-终稿.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 请 书项目名称:基于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动态评价的高校内部专业预警机制研究主 持 人: 申请学校: 申请时间: 2014.06 项目类别: 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改革 主持人联系电话: 黑龙江省教育厅制.一、成员二、立项依据主持人姓 名 * 性别 888 年龄 888 职称 888主要教学改革与科研经历高等学校学分制管理的改革与实践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2000.3-2003.12 排名第 4;“双语教学”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03.4-2004.12 排名第5;石油石化类人才本科专业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黑龙江省高等教
2、育教学改革项目,2007.1-2008-12 排名第 3;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改革与实践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08.2-2008.12 排名第 5;加强教材规划与管理,提高教材建设水平 ,大庆石油学院教改项目 ,2009-2010 排名第 4。项目组其他成员姓名 性别 年龄 单位 职称 学位 项目分工预警机制指标选取采集数据、分析资料总结整理预警机制建立.1. 选题意义和应用前景预警机制是指由能灵敏、准确地昭示风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的机构、制度、网络、举措等构成的预警系统,其作用在于超前反馈、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 打信息安全的主动仗 。专业预警机制是现代预警理论在高等教育专
3、业发展与建设领域的运用,是指在宏观经济社会视野下,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对高等教育的专业需求、专业培养和专业就业进行综合分析、评估与建模,得出专业设置与调控(以下简称专业置控)阈值,进而为高校的专业置控提供决策依据。近年来,高校在经过大扩招、大建设和规模发展后暴露出来的一些弊端逐渐凸显出来。一是不少高校在办学定位上都呈现同质化、趋同化,缺少个性,不同层次的大学,办学定位却雷同,都在争夺同样的位置,导致众多高校都缺乏特色、千人一面。二是由于办学功能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特色不鲜明,定位不清晰,导致一些大学的专业设置近乎盲人摸象,不经过市场调研和论证,哪个“热门”就开设哪个,哪个容易就
4、开设哪个,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大于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三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根据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权威监测机构)对 2008-2010 连续三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研究发现,大学生由于专业造成的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个别专业严重供大于求的状况持续存在是造成大学生失业的主要原因。在结构性“就业难”矛盾突出,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状况并存,专业人才产出与岗位需求不成比例的背景下,要解决专业结构性矛盾,核心是调控各专业的供应量, 结合学校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动态跟踪评价,并对各专业就业状况进行监测,建立健全高校内部专业预警机制。并根据地方产业结构的需求设置专业,优先发展特色
5、学科和专业。综合考虑本校学科专业发展定位规划、专业办学条件以及专业人才的供需情况等,合理确定年度分专业招生计划数量,力求专业办学的质量、结构和效益协调发展。对于社会需求不足、毕业生就业困难、专业检查评估中发现师资队伍弱、实验条件不及格的一些“问题”专业,及时向其发出预警,加快高校学科专业调整,平衡供求关系,适应社会需求。研究具有以下重要意义:高校内部专业预警机制是高校人才输出与市场人才需求关系的重要风向标,可以实现教育运行的量化管理,为高校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可以使学校的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成长发展需要,更加符合自身办学特色,发挥优势,办出水平
6、。在当前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环境下,此机制大有裨益,值得推广。.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专业预警机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项新生事物。2012 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 2012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其中指出,要“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在我国专业预警分为三个层面,即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和院校层面。目前,北京、上海、湖北、浙江等省市已建立专业预警机制,部分高校已建立内部预警机制。(一)国家层面的专业预警机制国家层面的专业预警机制主要对全国严重供大于求得专业进行招生结
7、构与在校生专业调控。(1)专业预警机制实现“红黄绿牌”专业红牌专业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且薪金较低的专业中的前 10 个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黄牌专业是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且薪金较低的专业;绿牌专业是薪金、就业率持续走高,且失业量较低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2)高失业风险型专业的预警机制分别对全国本科、高职高专失业率高和失业量大的专业进行监测和预警,锁定并发布红牌警告专业、黄牌预警专业与绿牌发展专业。(二)省级的专业预警机制各地的劳动市场供需情况不同,国家层次的“红黄绿牌”不一定代表各省的专业实际情况,对于以本地就业的高职高专尤其如此。省级(直辖市、自治区)的专业预
8、警,其目的是在执行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之外,对本地区高等教育与劳动市场特有的供需情况进行监测、预警和调控。对专业的预警机制也应被纳入到省级政府的管理职能之列。可采取前述的全国类似方法,锁定、发布和调控本省“红黄绿牌”专业。(三)院校层面的专业预警机制院校是专业预警体制的最低一层,所有的监测数据及调控措施都落实在院校身上。但这并不是说院校只能被动地接收国家和本省教育管理部门的监督和调控。院校也应该主动建立专业预警机制,实.现教育运行的量化管理。国际上高等教育专业置控呈现出不同特点。美、英、澳等国家高等教育专业置控特征比较。美国的学科专业目录把“有独立的特色课程或实践,并且所有课程或实践组成一个有机
9、整体”作为收录学科专业的核心条件之一,高校的专业管理体制在三个层面上运行。在国家层面,政府没有专业设置的法理依据,联邦政府对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不进行直接干预和管理,除了财政、法律和评估等宏观调控手段外,联邦政府主要通过管理学科专业目录及时地组织与报道高校专业设置的相关信息,服务公众;在州政府层面,部分州政府以有限的专业设置审批权引导高校回应州政府的高等教育需求;在高校层面,大学以高水平的课程管理为平台,以市场和州政府的教育政策为导向,自主灵活地设置与调整学科专业。在英国,政府、大学和专业鉴定机构三方共同作用,分工合作,形成了对学科专业评估鉴定的综合作用机制。其高等教育有大学高度自治的传统,政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 高等教育 教学改革 项目 工程 申请书 终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