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培训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培训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培训课件.pptx(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技术与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质量控制高速公路路面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技术与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质量控制n基层及底基层 一、施工前准备 二、施工质量控制n沥青混凝土面层 一、施工准备及质量要求 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 三、三阶段设计的程序及要求 四、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 五、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标准基层及底基层一、施工前准备(以标准化施工指南为准)1、拌和站场地建设 堆料场地的硬化处理 场地排水系统的完善 集料分规格堆放,有可靠的分隔措施 2、拌和设备的要求至少四仓配料水泥自动计量等 3、要有能满足施工质量控制的试验室及经过专业培训的试验人员 基层及底基层4、备料碎石:分规格堆放 水
2、稳底基层规格 04.75、4.75-9.5、9.5-19,19-37.5 基层(级配碎石) 04.75、4.75-9.5、9.5-19,19-31.5天然砂:级配良好,含泥量小石 屑:含泥量小(塑性指数满足规范要求)水 泥:低标号,终凝时间长 基层及底基层5、配合比设计 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 2)级配碎石基层: 应设计为粗级配嵌挤型结构。 其中:CBR值100%, 固体体积率85%。基层及底基层二、施工质量控制1、路面质量控制要点均匀性:厚度,压实度,平整度 碎石级配及配合比,其中级配的均匀性至关重要2、施工现场管理1) 规范化管理:完善规章制度,操作人员培训上岗2)
3、 文明施工: 防止交叉污染、废料随意乱弃等 基层及底基层 3)工作面的清洁与验收应至少提前一天,并做好验收记录。 4)施工接头的处理:将前一天施工的不平整及不实的部位挖除。 5)桥头搭板部位应清扫干净,用水稳料进行铺垫。 6)摊铺过程避免频繁收拢料斗,防止产生离析现象。 7)水稳层应及时采用土工布养生。 8)级配碎石适时洒布透层:在表面水分蒸发一部分后,略有潮湿状态下洒布。基层及底基层3、质量检验1)水泥稳定碎石 按“路面标准化施工指南”及施工规范的标准验收。 2)级配碎石 重点在级配的控制: 0.075mm 2.5% 2.36mm 6.0% 4.75mm 7.0% 内业资料应及时整理和签认沥
4、青混凝土面层一、施工准备及质量要求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三、三阶段设计的程序及要求四、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五、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标准一、施工准备及质量要求1、施工准备 1)拌和站的建设(以标准化指南为准) 场地全面硬化处理; 排水系统要完善,道路及堆料仓不得有积水现象; 细集料必须搭设防雨棚。 2)备料工作 碎石料仓应有坚固的隔离墙,砖墙厚度不少于37cm,或用片石混凝土,不得用纺织袋等软隔离。一、施工准备及质量要求3)施工机械 施工机械应严格按不低于投标文件所承诺的标准到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设备的检修和保养,保证良好的使用状态。2、沥青路面的质量要求 1)高温稳定性-无车辙、推移、拥包等现象
5、2)中温抗疲劳-防止产生网状裂缝 3)低温抗裂-防止产生松散、开裂现象 4)抗水损害-无坑槽、松散等现象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1、我省沥青混合料现有的类型AC-I、II;AK-A、B;SMA;SAC;SUP2、新规范的类型 AC,ATB,SMA3、混合料的设计方法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马歇尔击实法,增加粉胶比和沥青膜厚度的计算检验。我省要求增加旋转压实法的检验。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4、沥青混合料的三阶段设计理念: 试配试配- -试拌试拌- -试铺试铺 *正确理解规范与质量控制的关系 沥青路面是以试验为基础、经实践证明成功的理论才是可行的。 *南方沥青路面高温稳定的重
6、要性 新规范对高温稳定性的强调 *水损害与高温稳定性的的关系 两者必须兼顾:采用经实践检验成功的配合比设计。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5、沥青混合料设计的关键指标 级配级配的优选,S型曲线油石比合适的沥青用量:在马歇尔击实试验的基础上降低0.10.5%空隙率设计空隙及现场空隙最大理论密度计算值与真空实测值VMA、VFA矿料间隙与饱和度三、配合比设计过程及要求1、总体上的要求2、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3、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4、试验路铺筑阶段三、配合比设计过程及要求1、总体上的要求试配试拌试铺三阶设计必须环环相扣试配试拌试铺三阶设计必须环环相扣 可以正式施工应具备的技术资料: 1)总监办对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
7、批复 2)施工单位的试验路总结报告 3)中心试验室的试验路抽检报告 4)施工单位生产配合比设计报告 5)施工单位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6)省高指中心试验室的配合比验证报告三、配合比设计过程及要求2、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目的:选择可行的级配和沥青用量、初定冷料仓的上料比例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的内容: 1)总说明:其中包括工程概况、材料性能汇总表、合成级配一览表、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汇总表、最佳用油量的确定、以及其它说明等。 2)附件:各种相关试验表格(混合料的试验数据及所用材料的相关物理力学试验数据)。 3)另附:省高指中心试验室的配合比检验报告(包括旋转压实检验等)。三、配合比设计过程及要求n3、生产
8、配合比设计阶段目的: 1) 确定热料仓的筛网尺寸、各料仓的比例; 2) 确定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及拌和时间; 3) 检验混合料的技术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4) 检验拌和设备的技术性能是否稳定可靠。三、配合比设计过程及要求生产配合比设计报告的内容: 1) 总说明:生产配合比设计的过程的简要介绍及结论,其中至少应包括所确定的热料仓筛网尺寸、各热料仓的比例、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及其马歇尔试验的关键数据等; 2) 附件:相关的试验表格,其中应包括各热料仓的筛分试验、合成级配、马歇尔击实试验、抽提试验、以及水稳定性检验等。 3) 应附上经批准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三、配合比设计过程及要求n4、试验路铺筑阶段目的:
9、检验所选定的配合比是否能铺出合格的沥青路面,也是配合比三阶段设计中最关键的一环。 检验施工组织、人员及设备配置是否满足大面积施工的要求。 须确定的内容有: 1) 最终的生产配合比(必要时应进行微调); 2) 混合料的出料、摊铺及碾压温度; 3) 确定摊铺及碾压工艺及松铺系数等。三、配合比设计过程及要求试验路总结报告的内容: 1) 总说明:就试验路的全过程进行简要介绍,试验路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推荐的混合料施工温度、摊铺及碾压工艺、松铺系数等,并应有试验路抽检的主要数据。 2) 附试验表格: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抽提试验、所取芯样的试验及试验路的其它相关数据。 三、配合比设计过程及要求 3) 附
10、经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试验 报告 4) 省高指中心试验室的抽检报告注意注意:若试验路未达到预期目的,则需查找原因后重新铺筑试验路! 对于试验路质量不合格的,则应铲除,对于试验路质量不合格的,则应铲除,费用由施工单位自负。费用由施工单位自负。四、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1、材料的质量控制(第一关) 石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压碎值、磨光值和粘结力) 碎石规格的稳定性-保证级配稳定的前提条件(应严格按新规范表4.8.3的要求分规格备料。 针片状含量-与沥青路面的空隙率及级配控制有直接的关系; 石质的均匀性及粉尘含量; 办法:改进破碎工艺、增加长孔筛及循环水除尘四、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细集料的质量(含泥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速公路 路面 施工 技术 质量 控制 培训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