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摘 要】德育渗透不能急功近利,它需要长期积累、潜移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师德、教学素质、能力及人格魅力等是保证德育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关键词】德育渗透 辩证唯物主义 爱国主义【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20)03-0176-01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在教学中应该把德育教学放在首位。因为,德育教学会提升学生的品质;会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会了解我国的国情;会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会使课堂人性化,给课堂富有生机和活力;会对课堂赋予灵魂和魅力等。在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德育的渗透,现将笔者
2、教学实践中的方法总结如下。一 择机渗透,循序点化在教学准备中,必须深入研究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去发现教材中隐藏的德育内容,从而准确把握德育渗透的时机,进而去精心设计德育渗透所采用的方法,这样才能够达到自然过渡、和谐渗透的目的,否则就会感觉牵强附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1.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渗透第一,化学中运动观的教学渗透。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比如在化学反应中,胶体的布朗运动,金属内自由电子的运动,电解质溶液阴阳离子的运动,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蔗糖溶于水,氨水、氯水气味的扩散,液态水变成水蒸气等,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宏观物质都处于运动状态中。但在化学中,我们看到的静止实际上
3、是相对静止的状态。比如,我们在高中化学中学到的化学平衡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例如:在25时,往100克水中,投入一块绿豆大的蓝矾晶体,此时晶体在水中开始溶解,同时硫酸铜也变成蓝矾晶体,但溶解的速率大于结晶的速率,达到一定时间时,此时溶液中,溶解与结晶的速度达到相等,处于表面静止状态,但实际上溶解和结晶还在继续进行,即仍有溶解和结晶,仍处于运动。因此,该晶体的形状会改变,形状可以从不规则变成规则,或者由规则变为不规则,但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晶体的质量是不会改变的,似乎溶解正处于静止状态。这就是所谓的溶解平衡,体现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又如
4、,化学平衡一节内容中也涉及运动的理论。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出,要使学生理解这一节内容,必须在教学中渗透运动的观点。化学平衡的特点可以用三个字概括:“动、定、变”。(1)动。指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V正=V逆0,由于V正=V逆,所以表面看似反应已停止,实际上反应还在继续进行。因为V正=V逆0。(2)定。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导致体系处于表面静止状态。(3)变。当改变外界条件时,化学平衡被破坏而发生移动。化学平衡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状态,是一种相对的静止状态。第二,化学中的对立统一观。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充满着矛盾,矛盾着的双方既相互统一,又彼此
5、对立,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在职高教材中,许多知识点都反映出了这一基本规律。 比如在离子晶体中,组成离子晶体的微粒阴、阳离子之间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这两种作用相互平衡,这样阴、阳离子才能形成稳定的离子键,从而构成离子晶体。阴、阳离子共处于同一晶体中,而整个晶体又不显电性。又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就是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还原反应就是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在反应中没有电子的失去,就不存在电子的得到,两者既相互对立、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都不能单独而存在。2.爱国主义思想的渗透爱国主义精神是推动祖国社会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对学生
6、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树立国家的利益高于自身利益的思想,把爱国主义觉悟和情感变成刻苦学习的动力。比如在讲酒精时,可以穿插古代四大发明以及瓷器、冶金、酿酒等工艺从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指出在我国古代化学工艺超前于欧美,并曾为造福人类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勤劳、智慧的伟大民族,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再如讲到天然气时可以引入我国的地域资源情况,指出我国幅员辽阔,煤、石油、天然气矿产丰富,多种金属储量均居世界前列,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丰厚物质基础,激励学生保护、开发和利用资源,勤奋学习,增强为
7、祖国建功立业和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二 情境熏陶,思想感染中华民族有着优良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美德。我国的文明、兴盛和繁荣,凝聚着中华儿女的辛勤和汗水,记载着中华儿女的不屈奋斗历程。战争年代,革命烈士方志敏就义前用米汤写字,向党汇报狱中情况;地下党员曾用稀硫酸当墨水传递情报;新中国成立后,曾用碘进行指纹破案等。烈士和科学家的动人事迹,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国外科学家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是激励学生树立爱国情怀、立志学习的生动教材。如氯气的发现中记载了舍勒感人的故事,化学家凯库勒废寝忘食地研究苯环的过程,诺贝尔父子不惜生命研制出炸药等。这些感人的故事,都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素材。通过思想感染,能激发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总之,在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师生还可以进行感情沟通,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德育渗透不能急功近利,它需要长期积累、潜移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师德、教学素质、能力及人格魅力等是保证德育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责任编辑:林劲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