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写格律诗38句口诀.doc
《2022年写格律诗38句口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写格律诗38句口诀.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写格律诗38句口诀写格律诗38句口诀 写格律诗38句口诀 格律诗中平仄明,声律关系要弄清。 佩文古韵为依据,平上去入在其中。 句内平仄相间错,联内平仄要对应。 两联之间粘相处,一韵到底应平声。 律绝起承接转合,中间两联对仗行。 一三五可约不论,二四六字声分明。 基本句式仅四种,举一反三功倍成。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虽严可拗救,孤平犯忌错不轻。 两仄一平夹中间。一定要救按律行, 孤平拗救共两种. 本句对句两类型。 本句自救仄平脚,三拗五救很轻松。 上句如是平仄尾,对句必为仄平声。 小拗五字可不救,大拗六仄下五平。 仄平韵脚救五字,本上两句全救清
2、。 特殊句式仄仄脚,互换五六两字通。 唐宋诗词传千载,万户千家魂系萦。 精通基本规则后,可学李杜进诗城. 律诗口诀38句解释 写格律诗三十八句基本口诀 格律诗中平仄明,声律关系要弄清。 佩文古韵为依据,平上去入在其中。 句内平仄相间错,联内平仄要对应。 两联之间粘相处,一韵到底应平声。 律诗起承接转合,中间两联对仗行。 一三五可约不论,二四六字声分明。 基本句式仅四种,举一反三功倍成。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虽严可拗救,孤平犯忌错不轻。 两仄一平夹中间,一定要救按律行。 孤平拗救共两种,本句对句两类型。 本句自救仄平脚,三拗五救很轻松。 上句如
3、是平仄尾,对句必为仄平声。 小拗五字可不救,大拗六仄下五平。 仄平韵脚五字救,本上两句全救清。 特殊句式仄仄脚,五六互换三应平。 律诗基本四要素,韵声粘对必须明。 精通基本规则后,可学李杜进诗城! 注:1、本口诀以七言为例,同样适合五言。如“小拗五字可不救,大拗六仄下五平”就变成“小拗三字可不救,大拗四仄下三平”。2、关于“一三五可约不论,二四六字声分明。”虽不严谨,但对初学者还是应熟记的。3、本口诀遵古韵。 浅解一下: 小拗五字可不救,意思是说,如果第五字的平仄有误,不造成三平调(即尾三字都是平声),或三仄尾的现象,就可以不要去管它,例如: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等。 大拗六仄下五平,
4、意思是说,如果第六字当用平声的,而用了仄声,如平平仄仄平仄仄,遇到这种现象,可以在下一句的第五字用平声来相救,即下句用仄仄平平平 仄平。这样,就不算是出律,而是成功的拗救形式。如果用于首句的“平平仄仄平仄平”,也可以如此,但这种大拗句,一般用于第七句,拗句,一般指出句,而对句没有拗句之说(当然,孤平自救式除外)。 仄平韵脚救五字,就是接着上一句来说的,即尾三字为平仄平的形式,不但可以救出句的大拗,即“大拗六仄下五平”所说的,也可以救本句的孤平自救,也就是说,本句第三字用了仄声,那也是能救的,即仄仄仄平平仄平,这就是孤平自救。综合起来,就是说“本上两句全救清。”(即本句,和上一句,都成功救拗了。
5、) 特殊句式仄仄脚,互换五六两字通。即是说,有一种特殊的句式“仄仄平平仄平仄”,它就相当于正式“仄仄平平平仄仄”,看上去就是将第五六字,换了个位而已。 如果还不明白,请君遥兄尽管说! 注:本口诀以七言为例,同样适合五言。如小拗五字可不救,大拗六仄下五平就变成小拗三字可不救,大拗四仄下三平。 另;关于一三五可约不论,二四六字声分明。虽不严谨,但对初学者还是应记住的。 前面讲过了写绝句与律诗共十六种句式,大家记起来及参照写诗很杂乱。本人整理了如下句式就全部包括了。A,B,C,D共四种基本句式。例如;写仄起平收入韵式七绝,那么就参照如下B式句的BDAB,(前四句)如写律诗就为BDAB十CDAB(全句
6、) 如写五绝及五律,就去掉每句前两字既可。如A式句,就为(仄)仄平平仄 (A式)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 平 平 仄 仄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 平 平 仄 仄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 (B式) B:(仄)仄 平 平 仄 仄平 D:(平)平(仄)仄仄平平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 平 平 仄 仄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 仄平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C式)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
7、(平)平(仄)仄 仄平平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C:(仄)仄(平)平平 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 平 A:(平)平(仄)仄平平 仄 B:(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D式) D:(平)平(仄)仄仄平平 B:(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 仄平平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 平 一:韵佩文古韵为依据,平上去入在其中。一韵到底应平声写格律诗要依平水韵,以佩文韵府为准。(今韵也可,但要注明),平声韵,一韵到 底。注意入
8、声字 二:声 句内平仄相间错 1:句内平仄相错(既二,四,六分明),如风光不与四时同光,与,时为平仄平。 2:联内平仄相对, 联内平仄要对应 如: 待月西厢下, 迎风户半开。 联内的上句月与风,厢与半相对(平仄相反)。 3:两联之间要相粘, 两联之间粘相处 既上联对句与下联上句平仄相同(指二,四,六字),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里上联的里,征,未与下联的,使,城,将对应平仄相同。 4:中间两联对仗行 如是律诗中间两联一定要对仗(绝句可对可不对) 以毛主席七律答友人为例: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9、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廖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这里中间两联对仗。颔联中的斑对红形容词对形容词,竹对霞名词对名词,一枝对万朵,千滴对百重是数量词对数量词。颈联中,洞庭对长岛,地名对地名,涌对歌连对动都是动词对动词。天对地,天文对地理。雪对诗名词对名词。所以这首诗,对仗很工。 三:关于拗救就四种情况;(以七言为例) 格律虽严可拗救,孤平犯忌错不轻。 两仄一平夹中间,一定要救按律行。 孤平拗救共两种,本句对句两类型。 1;对句救 上句如是平仄尾,对句必为仄平声。 小拗五字可不救,大拗六仄下五平。 仄平韵脚五字救,本上两句全救清。 A式句既平平仄仄平平仄的第五笫六字可拗,第五字拗
10、为小拗,第六字拗为大拗。既变仄,但一定在下句中第五个字为 平。这叫对句救。 如: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何人无再青。这里上句一身报国有万死为A式句,有,万二字应平,但用的是仄声,拗了。在下句双鬓何人无再青中无本为仄,用平字无补救了有万二字,这就是对句救。 2:本句救; 本句自救仄平脚, 三拗五救很轻松。 B式句中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可拗,既变仄,但第五字一定要平,这叫本句救,七言诗称三拗五救。 如:眼见四朝全盛时为B式句(只有B式句能自救)句中四字应平,但拗了,第五字全字平救了四字,这叫本句自救。 3;特殊句救: 特殊句式仄仄脚, 五六互换三应平。 特殊句式是C式句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六两字可互换
11、。但前提是第三字必须平。 如:况是清平好天气为C式句,仄仄平平平仄仄这里好应平,天应仄,但互换了,允许,第三字必须平,清字。 4:可救可不救, 小拗五字可不救。 在A式句中的第五字拗了,称小拗。可救可不救。以上就是孤平拗救的四种形式,掌握了,写诗时就宽松多了。 律诗基本四要素,韵声粘对必须明。 精通基本规则后,可学李杜进诗城。 综上三大点,记住了也就掌握了写格律诗的基本原则 第四讲 韵律 先开个头 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在于对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而已。诗词是最富音乐性的文体,欲使其歌咏动听,除平仄声调力求合律外,尚须押韵。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诗词语体的
12、基本特征,是诗词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独特的音乐美。诗词押韵讲平仄,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底蕴的闪华,她赋予诗词歌赋以跌宕起伏的旋律之美和高低错落的节拍,朗朗上口为人民大众传诵不衰。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而且不少新诗,就连当前流行的歌曲、小品、相声、对话、戏曲等各类文学艺术当中,都离不开它。因此,这是学诗的前提。 第一节 押韵的作用 一是串联作用。押韵将许多涣散之音,联络贯串,以成为完整之声调,使诗歌之节奏更鲜明、更和谐。吟诵起来,令人觉得铿锵悦耳。 二是便于记忆作用。诗之
13、有韵,使人读之琅琅上口,即使篇幅较长,也易于背诵。 第二节 诗韵的由来和延续 诗韵由何而来?简言之,是历史形成、古人规定、历代延续至今。 大家知道,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同一个字,在不同地区读音有很大差别。反言之,尽管各地语言差别很大,文字却是一样的。这种特点,对于保持民族和国家的统一,发挥了历史性的积极作用。但对于作诗,却有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诗是韵文,各地对文字读法不同,就无法统一对押韵和平仄的认识,好在我们的先人有足够的智慧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们制定了统一的韵书。哪些字属于平声,哪些字属于仄声,每个字在音韵上具体归属哪个部类,都在韵书里列出来,作出了统一的硬性的规定。尽管其中可能有不完全合理的
14、地方,但有个统一的规定,仍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总比没有统一规定好。最初,这些规定是基本符合当时口语的。 早在隋以前的六朝时代,就有李登、吕静、夏侯该等人写韵书,但个人著作没有权威性,不被公认。后来隋朝的陆法言著切韵,被唐朝的科举所采用,用作判卷的准绳,经稍修改后称唐韵,成了皇家认可的音韵规范。从此,一致公认的权威性的规则被确立起来。切韵,共分206韵部,分部太细,不便押韵。唐初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宋朝在唐韵基础上又颁诏修韵,主要是增字加注,改称广韵。宋末金代,官方对广韵又作了一些修订,使之进一步完善。以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韵略最为流行,修订后的韵书最初刊行于平水(今山西临汾市)这个地方,即世人
15、所谓之平水韵,平水韵一词始见于金王文郁平水新刊礼部韵略,也就是明清以后一般所说的诗韵,一直延续下来。 平水韵并没有对唐韵广韵作根本性的修改。就是说,并没有完全按照当时的口语来彻底修改,只是对原有韵书的韵目进行了一些归并、调整,并特别注意使唐宋时代按唐韵广韵写的诗也都符合平水韵,从而保持了诗韵的基本连续性。平水韵主要是把唐以来就规定可以同用的一些韵目,名正言顺地正式合并起来,当然自己也作了几处归并,这样就把广韵的206个韵减并成了106个韵。总的看,唐韵广韵都比平水韵严,所以唐宋时期按唐韵广韵写的诗,自然也就符合平水韵了。总之,几次修韵,并没有实质性改变,连续性没有中断。后来说的诗韵,泛指格律诗
16、用韵,通常是指平水韵。 唐以后尽管人们的口语不断有所变化,但诗韵一直被沿用不废,原因何在?大概主要是因为它的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历史性。历代积累下来的传世名作,都是按诗韵写的,后世人们欣赏、学习这些文化珍品需要懂得诗韵,这就使人们一般倾向于保持诗韵的连续性。 二是权威性。因为诗韵是被朝廷认可的,长期以来民间和官方的教学、写作、科举判卷皆依据之,影响到海内外。 三是公认性。历代写诗、读诗、研究诗的人,都承认它,运用它,有人即使觉得其中有些不合理之处,自己也无法改变,改了得不到大家的承认也是枉然。 任何新的韵则,都必须具备权威性和公认性才行。当然,只要有足够的权威力量,修韵是可以成功的,是能够得到
17、公认的。汉字简化很难,不是也搞成了吗。 在目前尚未有权威性新韵则得到公认的情况下,不少人认为,最好是既按平水韵写诗,又注意回避其中明显与现代普通话相抵触的地方。例如,按诗韵梅和开 同韵,元和门同韵,现在读起来很别扭,回避不用就是了。这样写出来的诗,一般人读着顺口,那些特别讲究诗依平水的人也不会说你外行。不过,这样写诗的难度会大些。现代人写诗,仍按古人定的韵书来用韵,确实令人感到别扭。古人对声母、韵母之类的音韵规律的分析、认识,不像现代人这么准确和科学,所以当时对韵的分类就有一些不太科学之处。古韵书对韵的分类,与现代人的语言实际相距就更远一些了。 韵 也是现在颇具争论的一大块,因为有古音和今音之
18、区分,学术家们及各自的粉丝钢丝帮腔起哄,也争执得面红耳赤。依老叶看来,与其躲躲闪闪、吵吵闹闹,不如大大方方、舍远求近,直接用新韵(今韵),现在流行的新韵如诗韵新编(新十八韵)现代诗韵等都不错,一是与普通话不抵触;二是利于今人学写格律诗;三是利于格律诗发展承传。古韵在当时不也是新韵吗?今人用新韵算不上不在行、跌份儿吧?新旧韵都有各自不足。说多了,还回来,精彩继续。 我们且不理这些众说纷纭,继续来了解一下有关韵的知识。 第三节 介绍三种韵书 所谓韵书,就是人为把汉字按照拼音的韵母不同进行分类,便于学诗写诗者使用的书。押韵必须依照韵书。 1、平水韵 鉴于平水韵目前还要用,而且将来也不能完全废除,正像
19、繁体字不能废除一样,因此,学诗的人还必须了解它。现在主要用于读古诗和依其用韵。 平水韵把汉字列为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共五大部分。其中的上平声、下平声,都是平声,并没有什么实质区别,只不过因为平声字多,书中分为上、下两卷来写罢了。 每个声类都包含若干个韵目。上平声15韵,下平声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韵目按次序排列,有固定的序号。如上平声的15个韵,是按照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这样排下来的。数字只表示排列顺序,没有其他意义。例如四支,只表示支这个韵是排在第四的,并不是说除了四支之外还有其他五支、六支之类。支、枝、奇、宜、儿、知、词、期这些字都属于四支韵,
20、或简称支韵。一首诗如果用四支韵。几个韵脚都必须从这个韵目中选字。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此诗用的就是四支韵。韵脚期和 儿,按现代普通话来读,是不押韵的,但按平水韵是押韵的,而且不出韵。如果按某些方言读,也押韵顺口,因为上海话把儿读作ni,广东话则读作 yi。 为了大体了解平水韵,现把它的106个韵列出来。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上声: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
21、、七雨、八荠、九蟹、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十七筱、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养、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槛 去声:一送、二宋、三绛、四真、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四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个、二十二杩、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 入声: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十五合、十六叶、十七洽 初学者看到这个列表,会感到摸不着头脑。其实对此
22、只须大体了解一下,先不必硬记。这个韵目列表对颇有用处。有些老字典、老辞海,对每个字都注明属于什么韵。如查昔日的昔字,老字典中会注明陌韵。对照上面的表,就可以知道昔是入声字,在平仄分类中属于仄声,不能作平声字用。 每个韵包含的字数,有多有少。因格律诗用韵甚严,每首诗的韵脚只有从一个韵中选字,所以包含字数多的韵(主要指平声韵)选字余地大,比较好用,叫做宽韵。宽韵有:支、先、阳、庚、尤、东、真、虞。有的韵包含的字少,叫做窄韵。窄韵有:微、文、删、青、蒸、覃、盐。还有的韵,可选用的字很少,叫做 险韵。险韵有:江、佳、咸。其余的韵,称为中韵。 用险韵作诗虽难,但也有的诗人故意用它来显示才华。 过去科举考
23、试,一般是命题限韵作诗的。所谓限韵,就是只准从指定的韵中选字押韵。诗人互相和诗,以对方用过的韵和字来作诗酬答,叫做步韵或次韵。 2、诗韵新编(新十八韵) 是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为基准,参照黎锦熙(18901978)先生在四十年代初所编中华新韵,分为十八韵部,每部分平、仄两类,平声分阳平、阴平,仄声分上声、去声及旧部之入声。 十八部中有些韵部可与某他部通押(下表中列于同一行),这样,与十三辙相近。而关于入声的通押,有两种主张,一主张分三组(麻波歌皆、支齐、鱼姑),各组通押;另一主张仄声字一律通押。 一麻:a ia ua 二波(通歌):o uo 三歌(通波):e 四皆:e ie ue 五支(通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格律 38 口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