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张茅在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2022年张茅在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张茅在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张茅在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张茅在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深化实行党的十九大精神 努力开创新时代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 张 茅 (2017年12月29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仔细实行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中心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部署2018年的任务,凝合力气,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新时代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为促进经济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会前,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充分确定五年来取得的成果,对做好明年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今日上午,王勇国务委员召开了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我们要仔细学习,全面实行。
2、下面,我讲几点看法。 一、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取得开创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仔细贯彻党中心、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放管服”改革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服务大局,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攻坚克难,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取得开创性成就,商事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新型市场监管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市场准入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市场消费环境明显改善,为我国经济高效运行和健康发展供应了重要保障。 (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纵深拓展,商事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为市场主体旺盛发展供应了制度性保障。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提出“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开启了商事
3、制度改革的序幕。五年来,针对开办企业准入难、门槛高、环节多、效率低、期限长等突出问题,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为切入点,不断深化,逐步拓展,商事制度的总体框架基本确立,适应国际商事制度普遍趋势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 一是市场准入门槛大幅降低。通过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简化居处登记手续,实施“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商务秘书”“众创空间”等改革,实行经营范围申报制度,降低了兴办企业的资金、场地门槛,激发了百姓投资创业热忱。 二是涉企证照大幅精简。推动“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和“多证合一”改革,开展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削减繁杂的审批许可备案,削减企业办事环节和材料。到今年10月“多证合一”改革全
4、面实施,逐步实现企业“一照一码”走天下。 三是经营许可审批改革不断突破。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削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前已将22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中的87%改为后置审批或取消。上海浦东开展“证照分别”改革试点效应充分显现,今年国务院确定在全国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四是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取得突出成效。全国31个省(区、市)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全部开通,电子营业执照全面实施,企业名称库全面放开。很多地方推行手机APP、人脸识别身份验证、“最多跑一次”等创新举措,成为便民服务的一大亮点。同时,建立完善市场主体便捷退出机制,2016年在39个地区开展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试点,2017年3
5、月1日在全国全面推开。前11个月,共简易注销企业18.3万户。 五是扶持小微企业发展。起草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看法,建成并优化小微企业名录,参加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促进小微企业进得来、活得好。以“小个专”为重点,以“两学一做”常态化和开展“三亮”活动为载体,扎实推动非公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非公经济领域的覆盖面,促进了非公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商事制度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建力,释放了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在改革发展全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夯实了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五年来,新设市场主体7292.9万户,新设企业2160.9万户。日均新
6、设市场主体从改革前的3.1万户增加到今年的5.2万户,日均新设企业从改革前的0.69万户提高到今年的1.6万户。二是促进了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为经济转型供应了新动能。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服务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设企业中服务业企业占80%以上,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三是扩大了就业和税收,促进了经济增长。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就业不减反增,市场主体的大量涌现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据调查,从2016年三季度到2017年三季度,新设企业开业率为69.7%,户均从业人员由6.27人增加到7.42人。纳税主体大幅增加,对税收和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提升。四是改善了营商环境,提高了国际竞
7、争力和影响力。从2013到2017年度,我国营商环境的世界排名提高了18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上升了65位。五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得到社会各界充分认可。商事制度改革得到各方面高度评价,是群众满足度最高、获得感最强的改革之一,成为“放管服”改革的一大亮点。 (二)坚持“宽进与严管”相结合,推动市场监管重心由传统的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新型监管机制基本建立。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把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允竞争作为市场监管的重要着力点,构建了与商事制度改革相适应的市场监管新机制。 一是企业信用监管长效机制逐步形成。这是监管理念、监管机制的重大改革,是构建全国信用体系的重要基础。把传统的企业年
8、检制改为年报公示制,改革以来企业年报率在85%以上,今年突破90%,高于改革前的年检率。建立企业经营异样名录制度、严峻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制度和全国统一的名录库,目前经营异样名录实有市场主体474万户,严峻违法失信企业5907户。部门涉企信息归集共享机制基本建立,省级层面参加涉企信息归集部门覆盖率达到78.2%,参加部门最多达到69个,全国已归集政府部门涉企信息数据5.59亿条。部门联合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参加签署了24个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累计限制失信被执行人担当公司高管20.79万人次,“一处违法、到处受限”局面初步形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全面建成,2017年,日均访问量1895.3万人次
9、,日均查询量330.5万人次。 二是“双随机、一公开”新型监管方式全面实施。印发关于新形势下推动监管方式改革创新的看法,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总局公布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全国31个省(区、市)制定了“一单、两库、一细则”。2016年,全系统70%以上市场监管执法事项实施了“双随机”抽查,今年随机抽查事项实现全覆盖。前11个月系统内部抽查企业85万户,抽查检查企业比重达到3.42%,结果公示率达97.3%。 三是重点领域市场监管成效显著。针对影响市场公允竞争的突出问题,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竞争秩序,提高震慑力,五年来共查处经济违法案件427.2万件。加强反垄断与反不正值竞争吵法,五年来立案
10、查处利乐等垄断案件79件,查处不正值竞争案件15.3万件。连续开展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专项整治。提动身挥竞争政策的重要作用,与有关部门推动建立公允竞争审查制度,联合印发公允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加强对政府部门影响公允竞争行为的监管。加强直销行政指导和案件查处,开展直销行业退换货制度落实状况检查,协作做好直销审批核查工作。加强网络传销监测,重点加大网络传销打击力度,五年来共查处各类传销案件8917件,有效遏制了异地聚集式传销和网络传销扩散势头。仔细开展扫黄打非、禁毒等经济检查工作,主动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网络市场等重点市场监管不断加强。坚持依法管网、以网管网、信用管网、协同
11、管网,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网络市场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并发挥作用,地方各层级网监协同机制相继建立。联合开展网监专项行动,今年共检查网站网店159.1万个次,责令整改网站2.4万个次,查处网络违法案件2.1万件。针对“双十一”等时间节点,强化定向监测,加强对大型网络市场主体的行政指导。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序推动,上海长宁区等10个地级市开展示范区创建,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制度阅历。每年坚持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严厉查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开展重点领域合同格式条款监管工作,完善合同帮农机制。组织开展二手车、成品油、旅游等重点市场整治。 广告战略实施深化推动。推动修订了广告法,出台了
12、公益广告促进和管理暂行方法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方法广告发布登记管理规定等规章和关于推动广告战略实施的看法,清理完成广告经营审批事项。广告导向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开展互联网金融广告、不良影响广告、含有“特供”“专供”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查处涉及广阔人民群众重大利益和反映剧烈的医疗、药品、食品等重点领域虚假违法广告。完善传统媒体广告监测制度,加强互联网广告监管,在杭州建设启用互联网广告监测中心,实现对4600家县级以上传统媒体、1000家互联网网站进行监测。定期公布重大虚假违法广告案件,五年办结广告案件14.9万件。主动指导广告业发展,制定实施广告产业发展“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与
13、财政部共同开展32个广告产业试点园区工作,制定了国家广告产业园区认定方法,已建成24个国家广告产业园区。 (三)消费者至上的理念逐步树立,消费维权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共治的消费维权新格局逐步形成。树立消费者至上的理念,在维护企业营商自由和交易平安的同时,把维护消费者权益放在市场监管的核心位置,不断强化消费维权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华蜜感和获得感。 一是消费维权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健全。推动修订消费者权益爱护法,协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新消法实施状况进行执法检查。出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方法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惩罚方法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实施方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方法等规章和规范性文
14、件。制定并推动消费者权益爱护法实施条例尽快出台。 二是消费维权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强化部门协作,推动建立消费者权益爱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会同26个部门制定印发关于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营造平安放心消费环境的指导看法。大力加强12315体系建设,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五年来,累计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807.45万件。设立电子商务12315投诉维权中心和网络商品质量监测中心。推动12315“五进”和“一会两站”建设,进一步织密基层消费维权网络。 三是消费领域执法力度显著增加。围绕与民生亲密相关的商品和服务,开展“红盾质量维权行动”,推动重点领域消费维权,加强线上线下商品质量抽检,刚好
15、向社会公布抽检结果。加大对“315”晚会、黄金周、“双十一”等曝光问题调查处理力度。五年来,共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商品消费案件34.2万件,案值26.9亿元。 四是消费维权共治格局不断完善。强化经营者主体责任,推动落实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全国消协组织广泛开展网络消费教化、老年消费教化“五进”系列活动、消费热点领域商品比较试验等,引导科学理性消费。主动参加立法和标准制定,形成立法建议。推动电商直通车建设,网络消费纠纷解决效率大幅提升。对旅游、高铁、“预付式”消费、快递服务等开展体验式调查,社会反响剧烈。组织约谈三星、苹果、携程等企业和共享单车、网约车等平台,开展公益性诉讼,消协组织的
16、公信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加。 (四)商标品牌战略有效推动,商标注册申请量快速增长,我国成为推动全球商标学问产权增长的重要力气。适应百姓消费升级和供应质量提升的要求,提出商标品牌战略,目前已成为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 一是转变商标工作思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取消闻名商标、知名商标行政认定,将驰名商标的内涵回来到法律爱护的本意,扭转对驰名商标相识的误区。 二是推动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优化商标注册审查审理的流程,拓展商标申请渠道,新建广州、上海、重庆等3个审查协作中心,设立105个商标受理窗口、49个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申请受理点。推动全程电子化,扩大网上申请范围,商标网上申请比例由五年前的63
17、%提高到目前的86%。五年来,我国商标申请量1584.6万件,占申请总量的58.2%;核准注册量935.4万件,占总量的55%。我国每年有效商标注册量连续16年位居世界第一。审理各类商标评审案件66万余件。商标注册审查周期、商标驳回复审案件平均审理时间缩短至8个月以内。推动商标评审工作便利化和公开化,实现商标评审裁定文书全部即时网上公开,开展评审案件口头审理。 三是加强商标学问产权爱护。注意同等爱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商标权益,制止商标恶意抢注行为,维护商标注册秩序。深化开展打击侵权假冒工作,以驰名商标、地理标记、涉外商标为重点,查处侵扰中国黄金、同仁堂等商标专用权违法案件。推动跨区域、跨部门商标
18、执法协作,完善与刑事司法连接机制。五年共立案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7.9万件,涉案金额24亿元,依法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117件、涉嫌犯罪嫌疑人1049人。 四是大力推动商标品牌运用。建设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基地,出台企业商标品牌工作指南,发挥商标品牌引领作用。利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带动培育产业区域品牌,运用地理标记实施精准扶贫。五年来,地理标记商标注册1563件,占注册总量的41.65%。 五是主动推动商标品牌国际化。引导企业加快商标海外布局,主动推广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推动中国品牌国际化。主动参加商标国际规则制订,主动构建企业商标海外维权协调机制,协调解决一大批海外抢注商标问题。五年来,马
19、德里商标有效注册量7586件,占有效注册总量的30.57%。 (五)明确市场监管总体方向,推动市场监管改革创新,市场监管基础性制度建设扎实推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市场监管制度性、基础性建设,市场监管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市场监管成为国家中长期规划中的重要任务。今年1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这是第一部全国市场监管中长期规划,为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动市场监管改革创新供应了行动指南。为加强规划组织实施,经国务院同意,建立总局牵头、由35个部门组成的市场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很多地方政府出台落实规划的实施看法。 二是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全面绽开。各地结合实际主动探究,目前
20、全国24%的地市、70%的区县完成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总局制定了关于加强基层建设的指导看法,主动支持基层综合执法改革,加强基层建设指导。 三是法治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定修改公司法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无证无照经营查处方法等法律法规,确保商事制度改革依法推动。修订出台消费者权益爱护法商标法反不正值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夯实市场监管法治基础。健全完善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机制,全面推动法治建设评价工作,强化法治宣扬,加大执法监督工作力度。 四是大数据监管逐步运用。适应大数据发展趋势,推动“互联网+监管”信息化建设,标准、数据、平安基础全面夯实,市场监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基础支撑作用突出。信息化与业务融
21、合不断深化,充分利用工商和市场监管信息,加强市场环境形势分析,开展市场监测预警探讨,为国务院决策供应依据。 五是国际合作沟通不断扩大。先后举办世界地理标记大会、中国商标金奖、马德里125周年纪念活动、中国-东盟工商论坛,参加WIPO、WTO多边合作组织和G20、APEC、金砖等多边市场监管规则磋商。围绕“一带一路”,全方位推动企业注册、信用监管、商标品牌爱护等领域国际合作。五年来,与4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合作协议74项,“挚友圈”不断扩大,涉港澳台各项工作得到妥当处理,市场监管的全球视野不断拓展,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加。 (六)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干部队伍素养不断提升。深化实行全面从严治
22、党要求,大力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商事制度改革供应坚毅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和纪律保障。 一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把加强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坚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党的路途方针政策和决议,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心保持高度一样。仔细开展党的群众路途教化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化,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化常态化制度化,提高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二是严格落实中心八项规定精神。先后制定实行中心八项规定精神的看法和实行中心八项规定精神实施细则的实施方法,出台会议、公务接待等9项制度,为持之以恒深化实行中
23、心八项规定精神供应制度保障。紧紧盯住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节前印发通知,严明纪律要求,引导广阔党员干部从思想深处筑牢抵制不良作风的防火墙。 三是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落实党中心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各项部署,加强宣扬教化和制度建设,刚好传达贯彻党中心关于管党治党的新要求。仔细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实现总局内部巡察全覆盖,不断净化政治生态。肃穆执纪,把纪律挺在前面,综合运用“四种形态”,依规依纪处置违纪问题。强化问责,以责任追究倒逼“两个责任”落实。 四是大力加强基层建设。把基层建设作为工商和市场监管的工作基础,加强对基层建设的指导。根据党中心、国务院的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张茅 全国 工商 市场 监管 工作会议 讲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