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格局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多格局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格局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多格局化解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以来,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坚持把信访稳定及经济开展同安排、同部署,形成了以大信访大稳定促大和谐大开展的工作格局,全区信访形势持续保持稳定。一、用群众路线构建齐抓共管局面。一是定位全局谋信访。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是体察社情民意的窗口,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区委、区政府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用群众理念提升思想认识,用群众路线化解社会矛盾,像抓经济建立一样抓信访工作,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中,统筹安排,常抓不懈。今年7月初,在全区组织开展“民心离党并不远,就看我们怎么办 大讨论,为明年上半年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早开局、打根底。二是建立
2、重点工程指挥长制度。魏都区城中村改造重点工程建立任务重,由此引发的信访问题多。区委、区政府每个工程成立一个指挥部,分别由县级领导担任指挥长,相关职能部门和办事处主要领导是指挥部成员,指挥长主要承当催促指导工程建立、定期召开协调会,解决工程建立中遇到的问题、负责信访稳定工作,把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解决好,消化在基层等三项工作任务。县级党政领导人人肩上有压力,千万重担大家挑,现场办公,及群众面对面交流,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心声,把工作做到群众家中。该制度的实行,既有效保证了工程建立城中村改造的顺利推进,又为基层单位分忧解难,解决了大量的信访问题,同时也密切了干群关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三是
3、组织开展党政干部集中下访活动。在全区开展“接地气、听心声、解难题、聚民意党政干部下访和信访积案集中化解活动,组织机关干部400余人集中大下访,下访干部按照围绕密切干群关系这一目标,制定一套下访方案,建立一本下访工作台帐,展开一次“民心离党并不远,就看我们怎么办大讨论,完善一套长效工作机制的“五个一工作法,沉在最底层,工作在一线,为民解难题。自活动开展以来,县级领导干部每周至少在各自联系的办事处、产业集聚区和区直单位集中下访一次以上;各街道办事处、产业集聚区下访干部总数517人,人均每周下访5天;48个区直单位下访干部总数327人,人均每周下访2次。二、用队伍建立奠定工作基层。一是提拔重用信访干
4、部。把培养打造业务过硬、清正廉洁、极具战斗力的信访队伍作为信访工作的大事,对信访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在提拔、使用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前不久我区调整干部时,一次提拔重用信访局干部8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区信访干部的士气。二是建立信访信息员制度。在社区组建以下派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委主力的信访信息员,在居民组建立老党员、老教师、老职工为主力的信访信息员,定期对信访信息员进展培训、指导和管理,确保信访信息渠道畅通,确保及时掌控所辖社区的各类不稳定信息,做到未动先知、人动我知。目前,全区信访信息员共204人。三是加强信访队伍培训。区政法委、信访局先后组织培训班,对办事处信访办工作人员、信访信息员、社区
5、民调人员进展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提升工作效能,适应工作需要。三、用管理创新化解矛盾隐患。一是构建三级民调网络。区级、街道、社区分别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形成了区、街道、社区三级调解网络。全区11个办事处和82个社区共建立94个调委会,以社区干部、退休法官、退休教师、退休老干部等五老人员为主体调解员队伍1126人。同时,拓宽调解途径,建立10个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在产业集聚区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区法院设立人民调解室,在区民政局设立婚姻调解室,在企业设立行业性调委会等。今年以来,全区共调解矛盾纠纷1186起,调成1181起,调成率99.5%,防止集体越级上访29起。二是构筑诉调对接平台。在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格局 化解 社会矛盾 维护 社会 和谐 稳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