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ocx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综合及实践”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摘要“综合及实践”领域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它反映了数学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综合性、实践性、探索性兼具的学习方式。“综合及实践”领域的教学强调以学生现实生活为背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的自主参及为主,注重数学学科特点及内部联系、数学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数学及学生生活的联系。因此,“综合及实践”既是一种学习活动,又是数学课程的内容。由于该领域出现时间相对较晚,知识和理论体系尚未成熟,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依然面临众多困惑及难题。鉴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师在该领域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针
2、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相应的策略。调查发现“综合及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对教材中“综合及实践”内容的编排情况一知半解;教学目标的制定过于笼统;教学主题的选择过于依赖书本和教参,缺乏数学课程及其他学科的整合;学生的选择机会少,自主组织学习的机会少;对学生的评价不全面,教师自身反思不足等问题。本研究根据调查和访谈结果,总结出当前小学数学“综合及实践”教学中问题存在的原因:教学内容“新”,未纳入教学质量测验;教学目标形同摆设,再分析不足;教师对“综合性”教学难以适应;教师掌控过度,学生知识储备不足;教学评价忽视了教师及学生的书面报告。另外,本研究还针对调查中反应出来的问题提出有针
3、对性的策略:重视教学目标再分析;加强对教材中“综合及实践”内容安排的整体把握;提高数学自身及其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提升学生“组织者”的地位;注重对教师和学生的书面评价。对于“综合及实践”教学的实践研究,采用了笔者亲历的两个不同类型的教学案例: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及反思和一年级“小鬼当家”跳蚤市场暨人民币的使用活动方案。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及实践;教学现状;教学策略目录IV目录摘要.IABSTRACT.II目录.IV1绪论.11.1 问题的提出.11.1.1 研究的背景.11.1.1.1 课程改革新趋势.1 11.1.1.2 课程标准新领域.11.1.2 研究的意义.21.1.2.1 理
4、论意义.21.1.2.2 实践意义.21.1.2.2.1 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31.1.2.2.2 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31.1.2.2.3 有助于促进教师的发展.31.1.2.2.4 有助于完善课程的建设.41.2 概念界定和研究综述.41.2.1 概念界定.41.2.1.1 小学数学“综合及实践”.41.2.1.2 综合实践活动.51.2.2 研究综述.61.2.2.1 国外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综述.61.2.2.2 国内研究综述.7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01.3.1 研究思路.101.3.2 研究方法.101.3.2.1 问卷调查法.101.3.2.2 课堂观察法.101.
5、3.2.3 访谈法.102小学数学“综合及实践”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122.1 调查目的.122.2 调查对象.122.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22.2.2 调查内容分布.132.3 调查结果分析.142.3.1 教学开展频次正常,教学价值判断依据较全面.142.3.2 教学目标的制定过于笼统.152.3.3 对教材中的内容编排一知半解,主题设计过于依赖书本. 162.3.4 教学方式多样,但学生自主组织学习机会少.182.3.5 对学生评价不够全面,教师自身反思不足.193“综合及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213.1 教学内容“新”,教学质量检测弱.213.2 教学目标形同摆设
6、,再分析不足.213.3 教师对“综合性”教学难以适应.223.4 教师掌控过度,学生知识储备不足.223.5 教学评价忽视了教师本人及学生的书面报告.234“综合及实践”教学策略研究.244.1 重视教学目标再分析.244.2 加强对教材中“综合及实践”内容安排的整体把握. 254.3 提高数学自身及其及其他学科的联系.254.4 提升学生“组织者”的地位.264.5 注重对教师和学生的书面评价.275“综合及实践”教学的实践研究.285.1 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及反思.285.2 一年级“小鬼当家”跳蚤市场暨人民币的使用活动方案. 366总结及展望.396.1 研究总结.396.2
7、 展望. 39参考文献.40附录.42致谢. 451绪论1.1 问题的提出1.1.1研究的背景1.1.1.1课程改革新趋势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上的深刻变革,倡导“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1 。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整合”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而“小学数学课程综合实践
8、活动”又是“综合及实践”的一种重要课程形态。另外,新课程打破了已往以教材改变为课程改革标志的局限性,对人们固有的教育价值观念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对学校、对课程都有了新的认识,不仅要整合教材内容,注重教材及生活的联系,而且还要注重体验式、自主式、活动式的教学方式,是此次课程改革新趋势的一个方面的体现。1.1.1.2课程标准新领域2001 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把“实践及综合应用”确定为一个独立的版块,并指出:“实践及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及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及
9、代数”“空间及图形”“统计及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2 第一学段以“实践活动”为主题,注重数学及生活经验的联系。第二学段以“综合应用”为主题,在继续强调实践及经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应用的要求,即强调学生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1 张峰.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理念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3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万方数据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22011 年
10、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则将“实践及综合应用”这一板块重新命名为“综合及实践”,在“课程内容”中明确指出:“综合及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及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及代数图形几何统计及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综合及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提倡把这张教学形式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4 另外,新课标还对“综合及实践”的实施提出了建议。2011 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综合及实践”的概念、内容以及实施建议都做出了说明,反应了数学课程及教学改革的要求,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对其的重视,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实施
11、依据,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渠道。但是,“综合及实践”比其他领域出现的时间晚,理念比较新,而内容则阐述的也比较笼统,不像“数及代数”、“图形及几何”、“统计及概率”这三个领域的阐述那样具体,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对“综合及实践”的内涵、意义以及教学方式等缺乏清晰的认识,在实施“综合及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将“小学数学综合及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作为研究选题有助于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以期从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为小学数学教师进行“综合及实践”的教学提供启示。1.1.2研究的意义1.1.2.1理论意义数学是一个
12、实践的过程,实际的教学反应了一线教师对“综合及实践”这一领域的认识及重视程度。通过对小学数学“综合及实践”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有助于加深教师对“综合及实践”领域的认识,为研究该领域的教学提供新的生长点。本研究目的在于弄清小学数学“综合及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扩大该领域教学的研究范围,具有一定的理论构建意义。1.1.2.2实践意义“综合及实践”作为一个单独的学习领域,相比于“数及代数”“空间及图形”“统计及概率”,它更关注数学学科知识结构的内部联系以及及现实生活和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万方数据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绪论3其他学科的联系。“综合及实践”强调数学知识的综合性、开放性和应用性。应用性是指“综合及实践”及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1.2.2.1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综合及实践”源于生活,强调“数学生活化”,一方面是指“综合及实践”的内容涉及“数及代数”“空间及图形”“统计及概率”三个领域,是对这三块内容的相互融合,强调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是指解决“综合及实践”领域中的问题,需要学生将数学及其他学科、生活经验等综合,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方式等的综合,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综合及实践”针对每一位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对
14、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没有时间、空间、学习形式、活动主题等方面的限制,评价方式也可以多元化。“综合及实践”仅仅依靠学生个人能力是无法完成,需要同他人的合作及交流来完成,它强调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辨别能力、综合阅读能力、检索整理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等,让学生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1.1.2.2.2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结果,要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势必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时需要学生投入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高层次的认知参及等。“综合及实践”教学要以学生需求为主体,为学生创设一个
15、开放自由的情境,增强问题的探索性和综合性,为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创设条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兴趣等来确定学习主题,选择探索发现、调查研究、数学游戏、课题研究、数学实验等学习形式,通过亲自操作,积极参及到及同伴的合作交流中,这对于改变以书本知识学习为唯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1.1.2.2.3有助于促进教师的发展“综合及实践”的教学对教师自身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较强的教学组织及掌控能力等。该领域的教学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及素养,提高教师对数学的认识,促进教师对教学的研究以及课程的开发,实现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综合 实践 教学 现状 调查 对策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