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大力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加快践行保土增粮新目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3-大力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加快践行保土增粮新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大力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加快践行保土增粮新目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3-大力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加快践行保土增粮新目标 大力推动耕地爱护与质量提升加快践行保土增粮新目标 增加粮食生产实力是解决我国粮食平安问题的关键,而增加粮食生产实力,一靠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二靠提高粮食单产,前者必需有肯定的耕地数量为基础,后者必需有良好的耕地质量为保障。韩长赋部长在分析粮食平安问题时曾指出“要保土增粮,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2014年中心一号文件明确,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爱护制度,加快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2014年6月财政部拨付了25.1亿的农业资源及生态爱护补助资金,其中耕地爱护与质量提升(含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项目占资金总量的76.7%。耕地质量问题已成为社
2、会关注热点并上升到战略高度,即中国粮食平安战略基点由过去的“保耕地数量”转变为“保耕地质量”。因此,整合现有项目资源、推动新沃土工程,充分应用已有农业技术成果,做好耕地的用养结合和培肥地力,大力推动耕地爱护与质量提升,是践行保土增粮新目标的重要举措。 一、推动耕地爱护与质量提升是实现保土增粮的战略选择 (一)推动耕地爱护与质量提升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耕地爱护与质量提升是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证。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与土地资源不断退化,耕地土壤质量退化加剧,作为我国粮仓的东北平原,耕地黑土层有机质含量已由开垦初期的80克/公斤-100克/公斤下降到30克/公斤左右。据全国农技中心调查,与其次次土壤
3、普查结果相比,有机质含量小于10克/公斤的水田面积增加了3.9个百分点,旱地增加23.4个百分点。因此,实现保土增粮目标就要打破用地不养地的观念,加强耕地爱护与质量提升,突破耕地资源约束,保持和提高耕地的持续生产实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推动耕地爱护与质量提升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实力。推动耕地爱护与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是提高土壤肥力,土壤肥力的核心是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影响土壤的理化、生物性状和土壤生产力。据统计,美国的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0克/公斤,大部分欧洲国家和澳洲国家超过30克/公斤,我国则在22克/公斤左右。据中国农科院专家探讨,我国粮食主产区常年平均粮食单产水平与耕地土
4、壤有机质水平亲密相关。北方旱作区,1克/公斤的土壤有机质相当于0.6吨/公顷粮食生产地力,南方稻作区1克/公斤的土壤有机质相当于0.8吨/公顷粮食生产地力。平均来看,土壤有机质每提高0.1个百分点,粮食产量的稳产性提高10%-15%。 (三)推动耕地爱护与质量提升有利于提高农业生态平安水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耕地污染的日益加剧,严峻影响了食品卫生平安。据统计,重金属污染的耕地超过3亿亩,其中工业“三废”污染的耕地达到了1.5亿亩,污水浇灌的耕地面积已达4950万亩,耕地的污染干脆导致了农产品的污染。有些地区由于运用污水浇灌,导致蔬菜的味道变差、易烂,出现难闻的异味;农产品的贮存品质和加工品质下
5、降,不能满意深加工的要求。在某些污染严峻的地区,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了数倍。实践证明唯有爱护耕地、提升耕地质量,才能提高农业生态平安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平安,爱护人类舌尖上的平安。 (四)推动耕地爱护与质量提升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平安。粮食平安问题,无论何时都是中国的头等大事,也是中国社会稳定,参加全球化竞争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年初,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切实抓好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平安的通知,提出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平安战略,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平安,根本在确保产能,关键在提升耕地质量;粮食平安的根基在耕地,爱护好耕地,农业部门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6、我国耕地基础地力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仅为50%,与欧美国家相比,低20-30个百分点。因此,切实抓好耕地爱护和质量建设是夯实粮食平安基础的重中之重。 二、耕地爱护与质量提升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以来,国家加大了耕地建设和管理的力度,通过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农业部门推广了大批改良土壤的先进好用技术以提高土壤肥力,2009-2013年,全国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综合地力培肥等技术累计推广面积约1.8亿亩。当前,随着中国的粮食平安战略转移,推动耕地爱护与质量提升迎来了良好发展机遇。但是,也应清晰相识到,耕地质量建设的目标远未实现,还有很多突出问题亟待解决,详细表现在以下三个不足:
7、(一)中低产田比重逐年扩大,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由于人口增长引致的粮食需求不断膨胀,很多干旱、半干旱、山地和低洼易涝地被开垦出来,这种地理条件的限制与垦地的不合理性,造成了我国耕地中低产田比重过大,占耕地总面积的65%。54%耕地的分布在平原和盆地,46%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受干旱、陡坡、瘠薄、洪涝、盐碱等各种限制因素的制约。自1999年起先实行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对近几年我国耕地数量的爱护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有些地区仅重视数量平衡,忽视耕地质量平衡,占优补劣现象严峻,新增耕地质量偏低,使中低产田的比重接着增大。此外,我国未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数量约为5亿亩,但其中仅有1亿亩左右可以开
8、发利用,而且多分布在自然和区位条件较差的边远地带和山区,开发难度大,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二)耕地土壤退化严峻,生产潜力发挥不足。 耕地负载逐年加大,耕地土壤退化严峻,出现了东北黑土有机质含量大幅下降、华北耕层变浅趋势明显、南方土壤酸化加剧、西北盐渍化日益加重等区域性耕地退化问题。同时,我国耕地基础地力后劲不足、生物性状差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据有关探讨,东北平原耕地黑土层有机质含量已由开垦初期的8%-10%下降到3%左右,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区耕层厚度17厘米,仅为美国玉米田平均厚度的一半,南方部分地区土壤pH值小于6.5的比例由30年前的52%扩大到65%,西北地区耕地盐渍化面积已达3亿亩。耕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3 大力 推进 耕地 保护 质量 提升 加快 践行 保土 新目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