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福建龙岩、江西靖安两地河长制实施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关于福建龙岩、江西靖安两地河长制实施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福建龙岩、江西靖安两地河长制实施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福建龙岩、江西靖安两地河长制实施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 关于福建龙岩、江西靖安两地河长制实施工作状况的考察报告 市委、市政府: 依据市政府支配部署,4月中旬,市水利局、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政府督查室、市公安局、市环保局等部门、单位负责同志组成调研组,就河长制实施工作赴福建龙岩、江西靖安两地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考察,大家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深受教化和启发。现将考察学习状况报告如下: 一、福建龙岩、江西靖安的主要阅历做法 龙岩、靖安两地的河长制工作具有“部署起步较早、主题特色突出、高点推动定位、爱护治理结合”等特点。龙岩市河长制工作起步早、动作快,提出了“无杂物漂移、无违章建筑、无护岸坍塌、
2、无污水直排、无污泥淤积”的“五无”标准和河道直排生活污水实现“全收集、全测控、全处理”的“三全”目标,着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道。靖安县作为全国首批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干脆参加了全国河长制工作推行的顶层设计,坚持以“河”为贵,提出“把河道当街道管理,把库区当景区爱护”的亲水理念,坚持高位推动有效承接、高点定位主动发力,建立了“1+2+3+市场”管护模式与“河长制”相结合的河湖管护体制机制,推行“互联网+河长”建管模式,很有新意,为我们供应了可借鉴的阅历。 一是完善组织体系,高位推动提升。龙岩、靖安两地实行河长制较早,实施方案编制起点高,理念先进,特色突出,能够与当地特色有
3、机融合连接。龙岩市建立了由市委书记担当第一总河长,市长为总河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分别担当闽江流域、汀江(含梅江、赣江)流域、九龙江流域龙岩段河长的市级河长机构体系,并根据横向到边、纵向究竟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实现河长制全覆盖,全市已有市级河长5名,县(市、区)河长64名,乡镇级河长143名,村级设立河道专管员1833名。靖安县在2015年1月被列为全国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高标准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并经水利部审查后组织实施。建立了由县委书记担当总河长、总库长,共设县级河长、库长5个,乡级河长11个,村级河长82个,库长179个;聘请专职巡查保洁员200多名,明确工作范围和职责,
4、配置统一服装和巡查工具,落实酬劳,购买保险。69条支流全部制定了“一河一策”。 二是创新体制机制,运转高效有力。龙岩市启动河长办实体运作,成立了由市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公安局、水利局、环保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级河长制办公室,从水利、环保等部门抽调副处级干部常驻河长办。市编办特地出台文件增加河长办人员编制。目前,龙岩市河长办已挂牌成立,专职人员已经到位14人,配备工作用车2部,办公启动经费50万元。同时,建立“河道警长制”,特地配置了市、县公安局和乡镇(街道)派出所三级“河道警长”,实现“河道警长”与“河长”全配套,通过公安机关的“警长制”,服务保障治水工作顺当开展。靖安县创新监管机制,实
5、行技防和人防相结合的方式对水质进行监测,建立了“互联网+河长”监管模式,全县全部河长、巡查员200余名均实名加入了“靖安县河湖办”易信群,巡查图片刚好上传晒河,到目前为止共上传晒河图片12000余张(条)。一有状况,第一时间督促相关河长刚好处理。同时,运用信息监测技术,定期开展水样检测,建立切实可行的水体污染溯源追责体系。 三是强化制度保障,推动任务落实。龙岩、靖安两地都建立健全了工作制度,推动河长制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龙岩市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监管巡查制度、水环境重大事项快速反应制度、述职报告制度、隐患治理挂牌督办制度、信息共享制度等六项制度,实行每月一推动、每季一督查、每年一考核,建立覆盖
6、各级党委政府、各个部门的考评机制,强化考核评价,实行末位约谈,实行红黄牌预警,严格追究责任。靖安县建立“互联网+河长”晒河管理制度、县级“总河长”会议制度、县级“河长”会议制度、县级责任单位联席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工作督办制度等,创新了考核工作机制,将河长制工作列入全县科学发展综合考评内容,对各乡镇就河长制组织领导、日常管理、界面水质、管护成效等方面进行严格考核评比,年终评比“两美四佳”进行表彰(“十美河段”、“十美水库”、“十佳河长”、十佳河段长”、“十佳库长”、“十佳巡查员”),推动河湖管护工作常态化。 四是注意生态爱护,构建护水新体系。在开展河湖面上监管的同时,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
7、,从根本上加强水生态环境爱护。龙岩市坚持严格爱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依据河库(湖)功能定位,将生态历年融入城乡建设、河库(湖)整治、环境治理等项目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全过程;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河库(湖)源头和饮用水源地爱护,加强水体污染综合防治,强化跨界断面和重点水域监测,推动河库(湖)生态环境爱护与修复等。靖安县通过实施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程、镇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生态质量提升工程等,做到垃圾不落地、污水不入河、黄土不见天。投入6000多万元建成运行了1个大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9个垃圾压缩中转站,建成了镇、村生活污水处理站28座,整顿关闭了木竹粗加工企业127家,建成沼气池1
8、万余个。同时,全面推行环保负面清单制度,做到“责任不落空”。对涉河项目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审批、环境影响评价等措施。 五是强化宣扬动员,引导群众参加。通过开展多样化宣扬活动,群众对河长制工作的知晓率大幅提升,把公众从旁观者变成环境治理的参加者、监督者,形成了“关切河道、珍惜河道、爱护河道、美化河道”的强大合力,提高了河道管理质量和水平。龙岩市在新闻媒体公布全市50平方公里以上143条河流名录和各级河长。建立了市河长制工作微信群和市河长制办公室公众号,定期发布河长工作动态,接受群众投诉。编制河长工作应知应会学问手册,与电视台河长开拓河长制工作电视宣扬专栏,依托电视台APP开办“河道问
9、题曝光台”栏目,发动群众主动参加河长工作。靖安县通过开展“河长制”入脑、入户、入校“三入”宣扬活动,做到了家喻户晓,有效提高了群众的意识。制作了四期专题片并在县电视台黄金时段滚动播出,编印河长快报月刊18期;向全县人民印发“爱护母亲河倡议书”、致全县父老乡亲的一封信各2万余份;“河长”入校内,开展小手拉大手共收到选送作品244件,均赐予了嘉奖和激励。 六是创新管护模式,实现管理精细化。靖安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实施全天候、无死角管理,管理单位经费全部实行财政支出。建立“1+2+3+市场”管护模式与“河长制”相结合的河湖管护体制机制。“1+2+3”是指明确靖安县河湖管护委员会为1个管护主体,
10、下设办公室和综合执法协调办公室2个职能单元,形成乡镇河湖监管站、村级河长、组级巡查员3级管护网络。“市场”是指推行以管养分别为基础的市场化改革,实施体制创新,全面落实河长制。安排实施北潦河33.5公里,水库13座的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工作。 二、几点心得和体会 龙岩市、靖安县河长制工作能够取得突出的成果,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缘由: 一是领导重视程度高。两地党委政府干脆指挥、高位推动、快速行动。龙岩市由市委书记亲自挂帅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并在中办、国办看法发布的其次天就马上召开会议进行专题探讨部署。同时,创新性地建立“河道警长制”,全面服务保障治水工作顺当开展。靖安县被列为全国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福建 龙岩 江西 靖安 两地 河长制 实施 工作情况 考察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