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完整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长度单位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来自基础教育系08级理工班,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一、 教材分析1.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为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习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1.2教材知识结构和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有两方面的知识,首先由测量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引出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介于同学们对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物体长度有直观的理解,所以
2、本节课着重点应放在借助实际动手测量来帮助他们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进而引出国际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方便他们以后对测量的学习和应用)二、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学习,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学会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认识了圆柱、球、长方体、正方体这些立体图形,认识了人民币,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这些知识储备和学习习惯为我们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使用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厘米和
3、米的进率关系。(二) 能力目标: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三) 情感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团结合作的习惯。2、进一步感受数学及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难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量的计量应用越来越广泛。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统一长度单位以及厘米和米。本节课先由测量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引出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是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种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五、教法和学法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经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由于年龄较小,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应以
4、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他们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识,此外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法,实现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习中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让他们在主动参及、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六、教学步骤(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在古代,就有了计量的需要,最初是直接比较。比如,拿两条绳子比一比哪一条长,有时很不方便,人们就选取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长度作为计量的标准,把要比较的物体同身体上选定的那一部分长度来比较,这样就产生了计量的单位。如一寸、一尺就是
5、根据人体的一部分长度来确定的,把中指顶端一节定为一寸,把大拇指和中指张开的长度定为一尺(现在叫一扎)。裁缝在量一块布的长度的时候,有的用脚,有的用扎。同学们看这座漂亮的房子,我们想知道它有多长,也需要来量一量。(2) 操作探究,感悟新知现在我们来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度,有的同学选用小方块,有的同学选用三角形纸片,有的同学选用小刀,同一本数学书,他们的测量结果却是不一样的,同学们总结出了这是因为选用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我们要统一长度单位。 (3)巩固操练 选用统一的长度单位小木块,来测量这些摆放整齐的物品。(通过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实际测量以后,体会到测量活动中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从而引出国际同意长
6、度单位的新知)(4)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5)练习 我们统一选用小方块来作为长度单位,测量一下这些物体的长度。用直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设计以上两个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七、课堂小结在练习结束后,让学生来总结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提出新的要求,这能使学生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同时又引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八、课堂设计理念本节课的教学以动手实践为主线,遵循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了 “质疑探究释疑”的过程。教学中不仅关注到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且关注到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情感及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7、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2.两位数加两位数说课稿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9192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2、让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形成,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精神以及及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重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三、学情分析: 本节口算课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
8、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学生对此已经比较熟悉口算的方法,我认为口算的方法一定会受到笔算的迁移作用,因此想到,学生的口算方法可能会相对单一,缺乏各种算法间的沟通及联系。所以有必要适时给学生介绍几种不同的算法,不仅可以打开学生的视野,也可借此感受计算教学算法多样化。 四、教学设想: 本节课的安排,参照小学数学认知建构课堂教学模式,目的是要让每个学生都会用自己内心的体验和主动参及去学习数学,积极参及整个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交流的意识和进取精神,并引导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产生学习动机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获得新知识,建构新的认知结
9、构。 五、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在大课间活动中,你最喜欢什么体育活动? 一、情境引入 师:今天张老师带大家去体育用品商店看看: 出示:足球、篮球和排球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如果我想买两个球,你猜我会买哪两个呢? 生猜: 板书:篮球和排球 足球和篮球 足球和排球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引入,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及数学的密切联系。学习材料的形成来自学生,学生感到亲切,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打破传统教学计算时的“枯燥”、“机械重复”的缺陷。】 二、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1)师:如果买一个篮球和排球,我想知道一共要付多少钱?你能帮我算一算吗? 生:能、不能 师:为什么有
10、些小朋友说不能呢? 生:价格不知道 随机出示32元和21元钱币 (2)谁会列出算式? 生:32+21 师:这道题该怎么算呢?先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提示:怎样才能改成已学过的的口算呢?32可以看成哪两个数的和呢?那么该怎样加呢?) 反馈:你是怎么算的? 生可能回答: 2+1=3 30+20=50 50+3=53 他是怎么算的?你看懂了吗?(个位数加个位数,十位数加十位数) 32+20=52 52+1=53 和他一样的请举手,你是怎么想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32+1=33 33+20=53 师:他又是怎么算的?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口算。 【设计意图:不同的学生常常
11、有不同的解题策略,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他们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会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体会和经验为学生的表达奠定了基础。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为学生及老师,学生及学生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希望学生在数学交流中不断地讨论、表达,在表达、讨论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数学的思维品质得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2、再出示两样:足球和篮球(3932) 师:如果要买这两个球,要付多少钱呢?谁会列出算式? 买这两个球,大约多少钱呢,我们来估一估 生估计 师:请你挑一种你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并把想的过程写下来。 指名三人上前板演: 反馈: 30+30=6039
12、+30=6939+1=40 9+2=1169+2=7140+31=71 60+11=71 小结:在这么多算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呀,说说你的理由? 3、出示:足球和排球(3921) 这两个球,要付多少钱呢?谁会列式? 请你挑一种你喜欢的方法来算? 反馈: 【设计意图: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学生对于新知识必须有一个“理解”或“消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把新知识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学生对此做出主动的反应,使新学习材料及主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非人为的联系,从而使新知识获得意义。这一个环节是构建
13、算法模型,优化算法多样的重要部分。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借助直观,产生算法。通过出示人民币,问学生:32+21,你会口算吗?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第二层次:展示交流、描述算法。估计学生会出现多种计算方法。第三层次:归纳、提炼、优化算法。这里一是要缩小个体差异,二是尽可能的选择大多数学生接受、理解、掌握的算法,三是有效构建了算法模型。因此我在此特意安排了个提问:“在这么多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说说你的理由?”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构建数学模型。】 4、指着三道题:看看这些题,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加法 生:这些数都是两位数 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两位数加两位数
14、 师:这三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生:一道是进位的,一道是不进位的 三、巩固练习 导入: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算式:哪几题是进位的,哪几题是不进位的? 1、出示:53+36=37+54=32+46=15+65=76+23=54+28= 指名说: 挑二道算一算? 反馈:你是怎么算的? 2、再看这两组题: 出示:34+56=45+22= 34+52=45+28= 挑一组算一算: 反馈:你算了哪一组? 为什么都是45加20几,得数却一道等于67,一道等于73呢? 2、师:用我们的新知识,我们去帮小鸟找家好吗? (课件出示小鸟和房子图)算出得数,帮小鸟们找到自己的家。 43+1525+3925+3437
15、+56 (1)挑一题算一算 (2)反馈:你算了哪一题,是怎么算的? (3)还有一只小鸟丢失了身上的题,它家的门牌应该是几号呢?(63) 你猜小鸟身上可能有哪些算式呢? (学生独立写得数是63的算式,然后再同桌小朋友互相检查计算结果。学生汇报后再问谁能有序地把这些算式写出来?可以写0+63、1+6262+1、63+0) 3、解决问题 (1)商店里还有很多的玩具,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答: 用这些信息能解决哪些问题呢?指名说 用算式表示出来 反馈:你的问题是怎样的?猜猜他的算式是怎样的呢?说说是怎么口算的? 你的算式是怎样的,猜猜他的问题是怎样的?怎么算的? (2)出示:48-23=,你猜
16、他解决了什么问题? 机动:用100元去买小熊猫和小兔,够吗? 【设计意图:当学生的新知构建以后,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加强新知的巩固及应用,我设计了几个层次的练习:每个练习都有一定的目标,第一、二题让学生加深对这两类加法题的认识,并进行算法技能的训练,第三题是在运用新知的基础上,加强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第四题是一题解决问题,旨在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运用新知,让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有效结合,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所在。】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 六、课后反思: 为了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4个部分: 第一,创设情景,激活原有的认知结构; 第
17、二,合作交流,引导主动进行认知结构; 第三,巩固应用,强化已形成的认知结构; 第四,课堂总结。 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密切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从生活情境引入,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及数学的密切联系。学习材料的形成来自学生,学生感到亲切,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打破传统教学计算时的“枯燥”、“机械重复”的缺陷。本节课利用了生活资源,把“去商店买球”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测。又如在练习的最后环节设计了“买玩具”这一学生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生活问题。 2、重视学生的算法多样化 计算教学提倡算法多样化,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比较好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算法,并能
18、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又相对简便的一种进行比较熟练地计算。因此,本节课我尽力让学生互相说一说的形式找出口算的多种算法,“你还有别的算法吗?”,但同时对算法也进行思维提升,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算法的对比及优化,让知识本身及其中包含的学习方法成为学生后续学习的扎实基础,因此,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几个强化口算方法的练习,如“帮小鸟找家”等练习。当然,积极地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更在于为学生及老师,学生及学生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希望学生在数学交流中不断地讨论、表达,在表达、讨论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数学的思维品质得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3、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 口
19、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本质上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加整十数两种情况的组合。如32+21,可以分解为:32+20=52,52+1=53。他们的算理完全相同,可以通过迁移类推来学习。因此,在教学本节课的时候,我注意渗透这种转化的思想,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 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它位于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第三册第二单元。本单元是本学期的重点单元之一,约占教学总时间的30%,因此,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本单元的教学工作将有利于顺利达成学段和学期育人目标。本单元在教材编写上凸现如下四个特点:1、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作为本单元知识的生长点;2、教材按难
20、易程度分三段编排3、各小节的教学也是由直观操作等依*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进行编排4、“用数学”是结合计算来出现的。教材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总的教学设想是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操作、讨论、交流、归纳、分析等活动进行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其计算方法及已学的计算方法有相通之处,因此,我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知识,通过实践、体悟等掌握新知识。在本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型
21、学习是我的基本出发点,我注重渗透“转化”思想,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完成新知识的建构,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因此,我认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发现、理解和应用100以内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难点是竖式中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我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已“问题情景操作探索解释及交流应用及发展”为基本模式安排教学。教学中,“以操作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现代教学媒体,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数学实验”、“做数学”的环境。以学生动手
22、实践、自主探索及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为主,来突出教学的重点,以老师引导为辅,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全面、全程参及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自主探索的能力、及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突破教学的难点。下面以本单元第一小节“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第一课时“不进位加”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例1,练习二第1题。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发现、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探究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
23、竖式计算教学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学生自评教法、学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操作法、归纳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题卡、学生自备学习小棒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大胆猜想现代教学理论倡导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在认识、使用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在学习新知识时,有必要找准及旧知结构类似的地方,进行同化或顺应,重新建构。因此,本节课我首先,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教材上的“参观博物馆”的主体图,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学生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从主题图中获取信息和发现图中的问题“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学生根据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每个班前面都有的人数)中研究
24、并猜想出解决方案。“合乘” 学生会根据已有的认知基础,提出用加法,提出两种解决方案,对于学生提出的方案,我会及时地 肯定和赞扬,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样设计本环节,把学生将要掌握的新知识及他们的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多媒体手段、大胆猜想等形式,既创设了理想的教学情境,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谓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现代基础教育改革的亮点之一,学生只有参及到实际的实践活动当中,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这也是新课标强调联系学生实践的主旨所在。因此,我就引导大家:“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我们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好
25、不好?”“如果 班和 班合乘一辆车,车上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学生能很快列出加法算式:30+36,我就紧接着问:“这个算式,你会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呢?请大家各自动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学生就会采用过去的数小棒或列竖式的方法计算,根据学生的完成度,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法及时让学生汇报、交流,可能有一根一根地数,也可能一捆一捆地数,还有列竖式的等。我再问:“那么哪种方法又快又准确呢?”学生会感觉数小棒较慢一些,“那么列竖式是怎样列的,要注意哪些,又怎样计算的呢?” 结合以前一捆加一捆的方法,引导出数位要对齐。这样让学生通过自己归纳出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再加以板书,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因为课堂上
26、,教师的必要引导是十分重要的,有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才不至于盲目,有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才更有意义。在学生生动而丰富的操作中,运用“转化”的思想,学生通过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一切不仅仅是列竖式计算的过程这一知识的需要,而且也是探究型学习方式的需要。三、时间运用,发展能力由于前两个流程已用去20分钟左右的时间,为了保证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我将例题下面的“做一做”用题卡呈现给学生,并将学生分成三人小组,在小组间进行竞赛,并相互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让学生间相互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习的目的。同时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运
27、用了计算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四、独立思考,巩固新制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练习二第1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可以检验本课时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得以应用,方法得以提炼,凸现了练习的深度,也培养了学生的“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板书设计 不进位加1、36+30=66十个 十个 十个3 6 3 6 3 6+ 3 0 + 3 0 + 3 06 6 6不进位加1、36+30=66十 个 十个 十个3 6 3 6 3 6+ 3 0 + 3 0 + 3 06 6 6采用重点突出法,板书一目了然,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数位对齐
28、和计算顺序等重点。以上是我对本单元教材的分析和对第一小节第一课时的教学设想,敬请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多多指教,谢谢!4.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中的内容。课题发新书,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在情境中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让学生通过尝试和探索出多种算法,体验多种算法,然后比较出最好的算法。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情境使学生更一步的理解加法的意义和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2、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从而能探讨出多种计算两位数减两位退位减法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数学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竖式的写法。重点:(
29、1)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从而能探讨出多种计算两位数减两位退位减法的方法。(2)掌握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难点:对多样化算法进行优化,达到正确完成计算。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探究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说教法:组织学生在前面计算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交流、讨论,达到对算法的优化,在通过“试一试”、“算一算”、“想一想”等形式达到知识的掌握。三、说学法:让学生通过尝试的方法和合作探究的方法,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先试一试,从试的过程中发现方法,再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流出更多的方法,使学生的认知又有更深的挖掘,让学生给学生讲方法,反而使学生更容易地接受新知,
30、又让他们自主地总结出计算方法。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使用教材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情境使学生更一步的理解加法的意义和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2、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从而能探讨出多种计算两位数减两位退位减法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数学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竖式的写法。教材分析重点:1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从而能探讨出多种计算两位数减两位退位减法的方法。2、掌握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难点:对多样化算法进行优化,达到正确完成计算。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探究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具、学具教具:小棒、电脑、课件。学具:小棒
31、、计数器。教学流程一、基本训练上课一开始,录音机里播放出节奏明快悦耳的乐曲,学生听到乐曲立即做好听算准备。接着录音机里报出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题,学生逐题写出得数。算完后,教师报答案,学生自己核对。在3分钟里完成20道题。二、导入新课,探究新知:1、显示发新书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从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2、让学生思考50本够不够是什么意思?说一说你的看法。3、教师记录学生提出的问题。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小明他们班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思考列出算式29+18=4、教师向学生讲合作学习的要求,学生分组思考这道题有什么好办法算出来?5、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回倾听学生的交流。6、学生汇报合作结果。A竖
32、式的方法。(1)、|让一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说出列竖式的方法。教师板书:29+18=4729+11847(2)、让学生观察这个竖式,你有哪些还不太明白?(突破满10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3)、请学生总结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列坚式的方法。引导学生编成一首儿歌:进位加法要记牢,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加起来,个位满是要进一。B、摆小棒的方法。(1)、摆小棒,并鼓励学生边说出自己摆的过程。(2)、让学生比较摆小棒和列竖式这两种方法哪一种要简便?C、口算方法的尝试:(1)、请学生说一说有哪些口算方法?(2)、教师板书,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生1:10+20=308+9=1730+17=4
33、7生2:29+10=3939+8=47生3:30+18=4848-1=477、让学生再比较这三种方法哪一种要简便一些?说一说原因。三、巩固练习:1、+森林医生:37+16=4326+13=493726+16+1134349(1)让学生先说一说这两道题错在什么地方?(2请学生试着改正过来2、让学生完成试一试里的习题。四、这节课里有什么收获?质疑:你还有什么问题吗?齐唱儿歌结束。5.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说课稿一、悟透教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16至17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减法
34、的重要基础。二、把握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笔算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算理,能正确用竖式计算。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算理。三、精选教法。针对本节课抽象性较强,算理比较复杂,而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的特点,教学时应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探究新知。教师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讲授法
35、、直观演示法、练习法等,并使这些方法相互交融,融为一体。教师首先播放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情景录像,唤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激发学习兴趣,之后出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数,让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针对问题让学生尝试练习,引发认知冲突。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算法,尔后通过直观演示,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白算理,掌握算法。最后,通过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使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四、体现主体、暗授学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本课力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探究,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观察分析, 感知比较,合作交流,总结反
36、思,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渗透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五、整体设计思路本节课遵循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独立探究、解决问题巩固练习、实践应用的学习思路。首先创设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情景,生提出问题:“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再进行恰当的讲解和演示从而使学生掌握新知,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最后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形成技能。六、巧设程序、环环相扣。、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为此,教师先播放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情景录像,并出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数,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真实录像的播
37、放让学生深受感染,心中充满了无比的自豪,他们的思维自然会进入一种积极的准备状态,从而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独立探究、解决问题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加两位数,也掌握了竖式的写法,所以这儿首先让学生尝试练习,在练习中,学生遇到了困难,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被唤起,开始进入深入的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数学课程标准又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时候,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学生展开独立探究,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展示算法
38、的多样化,以使学生在探究新知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然后通过学生观察比较,教师演示竖式的书写过程,让学生明确算理,掌握算法。、巩固练习,实践应用有效的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并用之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手段。因此本节课我分三个层次来设计练习,即基本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总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使所学知识形成有机的整体。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生动的情景,展开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探究中冷静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积极思辨,在生生、师生对话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获得成
39、功的体验,享受数学的乐趣6.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 一、悟透教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至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二、把握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笔算两位数退位减
40、的算理,能正确用竖式计算。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三、精选教法。针对本节课抽象性较强,算理比较复杂,而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的特点,教学时应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探究新知。教师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等,并使这些方法相互交融,融为一体。教师首先播放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情景录像,唤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激发学习兴趣,之后出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数,让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针对问题让学生尝试练习,引发认知冲突。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算法,尔后通过直观演示,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白算理,掌握
41、算法。最后,通过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使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四、体现主体、暗授学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本课力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探究,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观察分析,感知比较,合作交流,总结反思,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渗透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五、整体设计思路本节课遵循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独立探究、解决问题巩固练习、实践应用的学习思路。首先创设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情景,生提出问题:“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在学生尝试练习后发现:个位上减不够减,而学生前面所学的笔算减法都是够减的,这就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在
42、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再进行恰当的讲解和演示从而使学生掌握新知,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最后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形成技能。六、巧设程序、环环相扣。、情景导入,激发兴趣着名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为此,教师先播放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情景录像,并出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数,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真实录像的播放让学生深受感染,心中充满了无比的自豪,他们的思维自然会进入一种积极的准备状态,从而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独立探究、解决问题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在此之前
43、,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也掌握了竖式的写法,所以这儿首先让学生尝试练习,在练习中,学生遇到了困难:“个位上减不够,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正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被唤起,开始进入深入的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数学课程标准又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时候,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学生展开独立探究,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展示算法的多样化,以使学生在探究新知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然后通过学生观察比较,教师演示“借一作十”及竖式的书写过程,让学生明确算理,掌握算法。)、巩固练习,实践应用有
44、效的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并用之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手段。因此本节课我分三个层次来设计练习,即基本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总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使所学知识形成有机的整体。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生动的情景,展开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探究中冷静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积极思辨,在生生、师生对话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数学的乐趣。7.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说课稿1 教学内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和加减法估算。2 教学目标:1掌握笔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方法
45、。 2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3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3 课时划分:4课时在教材上这一部分的内容只安排了3课时,根据我个人的想法安排了4课时的内容。我认为这一部分的练习量比较的足,教材安排了练习五和练习六两个练习,恐怕只安排3课时会来不及。这仅仅只代表我个人的一点看法方案一:(1) 连加、连减P26、27、29、30(包括例1、例2、做一做、练习五的第1、2前两题、3题)(2) 加减混合P28、29、30(包括例3、做一做、练习五的第4、5、6题。)(3) 练习课(练习五的第7、8、9题,聪明题和增加适当相应的练习题。)(4) 加减法估算P31、32(包括例4、做一做、练习六)方案二:(1)连加P26、29、30(包括例1、做一做、练习五第1、3、9题)(2)连减P27、29、30(包括例2、做一做、练习五第2、4部分、6题和聪明题)(3)加减混合P28、29、30(包括例3、做一做、练习五第5、7、8题和剩余的各题。)(4)加减法估算P31、32(包括例4、做一做、练习六)4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连加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笔算连加的计算方法。(2) 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