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关于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两推一选”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镇关于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两推一选”工作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某镇关于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两推一选”工作方案 某镇关于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两推一选”工作方案 各党组织: 为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等相关规定,根据县委的统一支配部署和要求,经探讨,全镇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定于xx-2-1起先至xx-4-10结束。为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两推一选”选举工作任务,结合我镇实际,特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市、县有关会议文件精神,仔细落实中共中心关于全面推动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确定中国共产党章
2、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根据同等竞争、公开公正原则,立足于扩大基层党内民主,敬重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基层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加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和群众公认原则,真正把思想品德好、综合素养高、服务意识强、能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深受群众信任的党员选进村(社区)党组织班子,不断增加村(社区)党组织在广阔村(居)民群众中的凝合力、影响力和号召力,为建设xx供应坚毅的组织保证。 二、工作内容 在本次村(社区)党组织换届中,在村及社区实行“两推一选”。即党员群众举荐、乡镇党委举荐、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 三、工作原则 (一)党管干部
3、原则。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两推一选”工作是扩大基层党内民主、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的主动实践,必需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确立党管干部的新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民主举荐、选举任用规则。 (二)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整个“两推一选”过程要体现公开性,增加透亮度,各个环节都要置于群众监督之下,选举结果的统计,都要公开计票,公开结果。 (三)依法按章办事原则。在选举工作中,既要充分调动党员群众的主动性和参加热忱,又要符合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各项规定,严格根据党内法规有序进行。 (四)分类指导原则。要结合各村(社区)实际,制定村(社区)党组织选
4、举工作详细方案,进行“两推一选”工作。 四、村(社区)党组织委员职数设置及任职条件 (一)党组织委员职数 1、根据精干高效原则,村党总支设委员5人,其中书记1人、副书记1-2名、委员2-3名;村支部设书记1名、副书记1名、委员1名;社区党组织设委员3人,其中书记1人. 2、提高村(社区)党组织成员中35岁以下、中学(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主动引导符合条件的高校生村官参与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 (二)党组织委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中共正式党员,原则上应为组织关系在本村的党员。 2、文化程度原则上中学以上,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3、有肯定的政策理论水平,政治立场坚决,大局意识较强,
5、能仔细贯彻党的路途方针政策和上级精神。 4、思想品德,好办事公道,作风正派,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真心实意为村民服务,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实力较强。 5、遵纪遵守法律,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和信仰邪教。 6、政治素养好,仔细执行上级党委、政府的制度,不组织、煽动、参加群众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 7.有肯定的组织协调实力,农村工作阅历丰富,擅长做群众工作,有奉献精神,能胜任基层党组织的工作。 8.新任村党组织书记候选人原则上要求有3-以上党龄,且具备肯定的党务工作阅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举荐为党组织委员候选人: 1、被判过刑以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正在被立案侦查的或者违反党纪被立案审查的; 2、受党
6、纪处分和组织处理影响期限未满的; 3、组织或参加非法宗教活动,搞封建迷信,组织或参加聚众赌博和地下六合彩,涉黑涉恶,涉枪涉爆,涉黄涉毒,有利用宗族、宗派势力干扰村(社区)正常工作行为的; 4、违反安排生育政策,根据有关规定不能列为提名人选的; 5、煽动、组织或参加非法上访的; 6、非法串联拉票、贿选、胁迫蒙蔽群众或操纵、破坏选举的; 7、截留惠民政策资金、侵占村(社区)集体财产、拖欠村(社区)集体租金的; 8、近三-内有一-被评为不合格党员的; 9、有其他不宜担当村(社区)“两委”成员的情形。不符合候选人资格条件人员当选的,当选无效。 五、方法步骤刚好间支配 第一阶段:前期打算阶段(xx-2-
7、) 1.开展调查摸底。要对党员组织关系进行精准排查,具体摸清党员底数,村党组织换届选举期间转入党员组织关系,原则上要经村选举委员会和镇党委同意。要逐村、逐社区摸清户数、人口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等基本状况,全面分析研判村(社区)班子工作状况、班子成员公信度和选举思想动态。把调查摸底与提前化解冲突、解除各种干扰结合起来,重点摸排选情困难、冲突突出以及以往换届中问题较多的难点村(社区)、重点村(社区),逐个分析选情,深挖问题根源,提出针对性措施,特殊是针对家族、宗族、宗教和黑恶势力等现象,要依法依纪整治,确保不留“后遗症”。 2.抓好审计评议。坚持先审计再换届,根据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审
8、计局和县经管局等单位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村居财务清查和村居组织成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X县民联发20XX3号)要求,各村(社区)要仔细做好财务清查和村(社区)“两委”成员离任审计工作。除规定的审计内容外,群众反映集中、普遍要求审计的其他内容,也要进行审计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对审计发觉的问题,要按有关规定刚好妥当处理。未完成村级财务清理审计的,暂缓启动换届选举工作。要组织村(居)民代表对现任村(居)委员会成员进行民主评议和测评,20XX-已组织民主评议和测评的可干脆运用结果,民主评议和财务清理审计结果作为新一届村(居)委员会人选把关的重要依据。 3.加强业务培训。镇党委要重点做好包村(社
9、区)干部、村(居)选举委员会成员、指导员的培训工作,使其驾驭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指导换届选举工作的实力和水平,熟识换届选举工作程序和方法步骤,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其次阶段:组织实施阶段(xx-3-) 从资格条件、工作程序和换届业务上把好“关口”,确保换届选举工作依法有序进行。 1.严格资格条件。切实摸清候选人真实状况,严格资格审查,特殊是对群众有反映、各方有争议的人选要从严把关,严格执行省委明确的“九不选”要求,防止不符合条件的人进入村(社区)干部队伍,防止“带病提名”“带病当选”。对另选他人形式选出的人员,也要严审资格条件,不符合候选人资格的,当选无效。探究实行候选人“九联审”制度,由镇
10、党委牵头,组织镇人大、纪检、组织、民政、公安及司法、财税、卫计、农经等部门对候选人资格进行联审把关。 2.严格组织程序。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根据“两推一选”方法进行:村(社区)党组织召开党员和村(居)民代表会议,对现任村(社区)班子及成员进行民主测评,并举荐下届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候选人初步人选,合并前的每个村原则上要有一名举荐人选;村(社区)党组织在得票数超过举荐票一半以上的党员中,根据多于班子成员所定职数的一倍,确定候选人初步人选,向镇党委报告举荐结果;镇党委召开会议,根据不低于20%的差额比例,举荐下届村(社区)党组织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初步人选,村(社区)党组织书记
11、候选人初步人选经县委组织部审定后,将名单通报村(社区)党组织;村(社区)党组织召开委员会议,结合“两推”状况,根据不低于委员职数20%的差额比例,探讨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考察名单,报镇党委考察;镇党委派出考察组进行全面考察,考察状况反馈村(社区)党组织;村(社区)党组织召开委员会议,结合镇党委考察状况,探讨确定下届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并在全村(居)范围内公示;公示结束后,向镇党委上报确定下届村(社区)党组织班子候选人预备人选的请示,镇党委作出批复,没有经过组织考察和公示的,不能列为候选人预备人选。 3.严格大会选举。村(社区)党组织换届正式选举,要留意做好提高党员到会率、
12、规范大会选举程序、规范投票行为、选满应选名额等工作,由上届村(社区)党组织委员会主持召开党员大会,将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提交党员大会酝酿探讨,依据多数党员看法确定正式候选人,由党员以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的方式选举产生新一届委员会。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xx-4-上旬) 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镇党委批复村(社区)党组织选举结果,村(社区)要刚好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宣布镇党委批复,明确职责分工,并在党务、村务公开栏公布选举结果和人员分工支配。要指导新一届村(社区)领导班子结合村(居)情实际,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看法建议,公开承诺届期工作目标和详细工作任务,建立健全村(社区)民主管理制度,在党务、
13、村务公开栏向党员群众公开,取得党员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细心组织。各村(社区)要合理部署,统筹支配,根据镇党委的统一支配,仔细探讨制定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增加方案的政策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建立领导挂点联系责任制,加强对选举工作的监督和指导,镇党委派出工作指导组包村指导。 (二)肃穆纪律,规范操作。要严格选举纪律,实行有效措施防范家族、宗族和黑恶势力干扰选举,肃穆查处贿选、恶意干扰破坏选举以及阻碍他人正常行使举荐权、选举权等行为,对违反选举纪律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要把好举荐和选举各个环节的工作,保证参与信任度测评的村民代表和参与选举大会的党员达到80%以上。 (三)全程记录,仔细总结。要仔细做好全程组织、归档工作。村(社区)党组织选举工作完成后,要刚好总结阅历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加强政策探讨,提出进一步完善“两推一选”工作的对策建议,形成专项工作总结材料,刚好上报镇党委。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