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探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探析 德阳市金沙江路学校 周天才(13628075638 0838-2308160) 刚步入初中的同学,因为学科的增加、教师教法的转变、思维方式的改变、学习方法的不奏效,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不足,成绩也出现了波动。很多家长很焦急,但根据笔者既教过小学数学,又正在教初中数学的经验,而对于新的学习阶段,学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这正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过程。小学是中学的基础,中学是小学的延续和拓展。因此,分析中小学数学教学难以衔接的原因,做好衔接教学的工作,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统一连续的发展,顺利过渡,是摆在初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一、中小学数学教学难以衔接的原因分析
2、 (一)身心和学习环境的原因对初一新生来讲,环境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产生“松口气”想法,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知识、能力上的问题越积越多,从而丧失学习兴趣,产生畏惧心理。 (二)教材的原因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材相对于小学数学教材而言,在学习内容、知识体系、要求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学习内容上,有由数到式、由常量到变量、由形象到抽象的变化,小学一部分内容也转移到初中阶段学习;在教学要求上,有从侧重感性认识向侧重理性认识的过渡;在学习方法上,有从以老师引导学习为主向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转化。而初中教材在知识、结构编
3、排体系与小学教材也有了很大的区别,这些客观上造成了部分学生学习的困难。(三)教学方法的原因 首先,由于小学数学的知识点少,内容简单,题型单一,因此教学课时充裕,课堂容量小,进度慢,对重点难点内容有充足的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有足够的时间反复练习,使每个知识点都过关;其次,小学的课堂教学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比较多,做游戏、讲故事、竞赛等是常见的教学方式。但进入初中后,教学内容多,课堂容量大,教学进度快,很少时间和机会让学生探究,而且习题难度增大、类型多样、解法多变,对于习惯了小学教学方式的初一学生来说,难免会出现不适应、听不懂,甚至产生厌学的现象。 (四)学习方法的原因相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初
4、中数学在思维的灵活性、延伸性、创造性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更强调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与应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更需要学生具有学习的自主性、思维的深刻性、方法的灵活性。然而,刚进入初一的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小学学习方法,缺乏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自我反思的能力。 二、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有效措施搞好小初数学教学的衔接,使小学初中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是摆在初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作为初一数学教师应当把小学与初中数学内容作为有机整体和系统来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学生认知特点,做好为新旧知识的架桥铺路的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5、提高教学质量.。 (一)减轻新生的心理负担,使其迅速融入初中的学习生活。 初一新生的心是细致的,他们感情丰富,容易表露,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的阶段,教师不能简单粗暴地命令要求学生,规定只能干什么,不准做什么,这样只会激起学生的叛逆心理,因为对这科教师的喜恶而失去对该科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师要经常接触学生,热爱学生,亦师亦友,在学生彷徨迷失时指引方向,在学生失意时倾听他的心声,在学生犯错时严厉批评,监督改正,在学生成功时分享快乐减少学生心理负担,在和谐奋进的氛围中一起学习生活。 (二)找准中小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点,巧妙铺设过渡。 1数与代数 数与代数的衔接主要表现为从算术数到有理数、实数,
6、从算术运算到代数运算。前者的衔接点是负数的认识,后者的衔接点是用字母表示数。学习负数时,学生熟悉的运算符号“+”、“”变成了写在数字前面表示相反意义的性质符号。教学时,紧扣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介绍各种“相反意义的量”,为负数铺设实际意义的背景。用字母表示数是从特殊的、具体的数过渡到一般的、抽象的代数式,是学生数学认知上的一次飞跃。教学时,应巧妙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必要性,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是对规律的一种推理方式。 2空间与图形 空间与图形的衔接主要表现为直观几何(以面积(体积)、周长的测量、计算为主)向以论证几何的过渡。小学强调的是直观辨认,通过操作来确定;到了中学,不
7、仅要去确认它,更重要的是要去用几何语言去描述它,去论证它。在教学时,要狠抓几何语言训练,充分利用小学已有的几何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量一量,试一试,做一做的过程,获得对几何知识的直观感知,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掌握一定的推理能力。 3统计与概率 统计与概率的衔接主要体现在由知识向思想的过渡。小学学习一些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方法,到了中学,知道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利用抽样调查来收集数据,利用频数分布表整理数据,了解描述数据的几种方式:直方图、扇形图、折线图,掌握分析数据的几个指标: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体会抽样的必要性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三)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1教学方法的
8、逐渐过渡,给学生一个适应期。 刚升入初一的学生习惯了小学保姆式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开始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慢速多练”的教学方法。分层把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层次分步落实,例如: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目标在于学会利用绝对值比较负数的大小,但这对学生而言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因此可以利用数轴这一形象的工具,让学生先使用数轴进行比较大小,通过数轴逐步过渡到绝对值,最终脱离数轴这个“脚手架”的帮助,达到教学目标;慢速起始速度应放慢,等学生适应后,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多练在小学,学生习惯了对于每个知识点通过反复做练习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所以开始时不妨多安排练习的时间。在半扶半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
9、逐渐过渡到自主独立地学习,在不断的肯定和鼓励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能力。 2以旧引新,注重知识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相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旧知识才能得到改造,新知识才能获得实际意义。初一数学中有很多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因此在传授新知时,必须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指导学生进行类比、对照,并区别新旧知识的异同,从而揭示新知的本质。3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教学中,不能停留在向学生讲结论、教学生生搬硬套上,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过程,让学生参与到探索过程
10、中去,不仅使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理解透,应用活,还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的探索过程,既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突出学习的重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使学生主动发展 初中的学习对新生来说是新鲜的,在心理上普遍存在着一种进取的欲望,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在教学中,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导入似懂非懂、想知而未知的情境,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
11、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想方设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营造活泼的学习气氛,以促进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习着,快乐着。 (四)、注重指导,衔接学习方法一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勤学好问习惯、上课专心听讲习惯、质疑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归纳提升的习惯、总结反思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等。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度过衔接阶段。二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如观察与思考、理解与分析、综合与应用是初中教学的难点所在。可以采用问题讨论法、自学指导法、类比推理法、假设法、实验辅助法、预习听课复习(练习)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将学与问、学与练、学与思、学与用有机结合起来。三是自学能力的培养.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 。努力教会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是教学之根本,数学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初一学生刚接触数学素材的阅读时,也许读不顺,读不细,读不实,读不准,教者可以阅读线索、制定阅读目标,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分析,如概念、法则的理解与应用、定理的分析、探究与应用、知识结构的归纳与梳理,都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探究、自我感悟,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总之,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值得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去更进一步地去探讨和研究。 (王国杰推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