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提高小学中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实践研究.doc
《3提高小学中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实践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提高小学中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实践研究.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提高小学中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实践研究一、 研究课题现状分析:340 152 1 82在工作教学中经常发现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是老师和家长一致公认的聪明孩子,对于书本上或课外书上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能够顺利解出,但平时数学作业的正确率一直不高,数学测验考试的成绩也很少有满分的记录,导致这些学生作业正确率和测验考试成绩与其实际水平不相吻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我发现他们在练习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如:“36= 12”之类的“低级错误”。我帮他们归类一下,三年级的学生经常会出现粗心的现象有:1、抄错题目。把232写成223或322;把0写成6;把4位数写成3位数;把运算符号写错。2、计算出错。运算不熟练
2、,8+6算成15。符号看错。把乘当作加来算,例如:2 4=6,2+4=8等。3、竖式上的答案写到横式上时写错等。对此,老师和家长一再提醒他们做题时要细心。但这种“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低级错误”还是屡见不鲜。二、提出研究课题的原因及目的培养小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所占的课时居于首位,这足以说明计算教学的重要性。计算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而计算能力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建设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之一。如何实现这个教学要求
3、,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针对二、三年级出现的计算正确率的差别,通过分析,我认为目前在计算教学方面三年级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减少,从而忽视了基本的口算训练。2、缺少合理、灵活的解题技能的指导、训练。3、学生计算技能、技巧、分析综合能力差,计算正确率低,总体速度慢且计算速度落差很大。为尽快改变这一局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们提出了以计算着眼,口算着手,加强课堂内计算教学,寻求低中年级口算的衔接,探寻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减少小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三、理论依据:“数的运算”非常重要,以致
4、占据了现行小学数学教学的绝大部分空间。计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具体情景中才能真正认识计算的作用。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我们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可能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努力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的一个数学层次,适时地、灵活地引导学生发现计算内在的规律,使学生自行观察、思考、尝试、探求,逐步建立起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数学的语言,去理解感受数学形成的过程。四、探索实践: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是:“关注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精选学生终身学习毕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计算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建设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之一,由此可见,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何其重要。一、
5、对学生计算中常见的错误分析和思考 当发现学生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后,我把学生的错题记录后,我仔细询问原因,有的学生说太急了,没看清题,有的说没认真检查,有的说太粗心。学生对错题的认识仅限于此,然而,我却觉得粗心之中大有文章存在,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把学生计算中常见的错误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一)、感知比较粗略。1、不看清楚题目下笔。 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感知事物比较笼统,不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感觉上的、表面的现象,不去仔细观察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特征。所以在抄数字、写符号时,没看清楚就下笔,抄写的数字就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比如:把“0”写成“6”,将“23”写成“32”;把“
6、+”写成“”等。在很多时候,脱式计算中上一行的数字到下一行就写错了,或者将不同的数字写成同一个数字。 2、受负迁移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已学知识的影响,即学习中的迁移。如果已学的知识促进知识的掌握,就是正迁移,反之即负迁移。当两种知识比较相似,容易发生混淆而出现的计算错误,这在心理上称为“痕迹性”错误即受相近知识的干扰而发生的错误。老师在教学时,对于某些计算固定方式,往往会采取强化作用,一遍两遍让学生不断重复地做,直到掌握这方面技能时才停止,这种强化作用对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产生了负迁移作用。如:学习巧算59+23=?,教师在教学“巧算”时,强调先把哪个数看成整十数,再用“你大几,我
7、就相应地少几”的方法来教学,这是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导向,学生受这种结构的强化,容易被迁移到加法的估算中,如把估算“5923=?”也做成了巧算。估算的思维过程受到这一信息的插入,行为就产生定势,因而把估算也做成了巧算。3、被假想所迷惑。 有些运算尤其是简便计算方法的错误,还容易出现被假想迷惑的情况,以为能够进行简便计算。比如:2549=1009=900;326216484=326484216=800216=1016;686391209=686(391209)=686600=1286等; 纵上所述说明:小学生在计算时,首先是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数、符号或数的符号组成的算式,即看题,读题审题。小学生感
8、知事物的能力不仔细、不全面,比较笼统、模糊,只感知事物的个别部分,而且感知的目的性较低,他们一般还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感知任务,即使对于教师提出的任务也不能很好地排除干拢,集中感知事物。这就造成小学生在计算时,由于受到算题本身的影响,常常感知不全面,造成抄错数字或漏写数学等。如把23写32;把写成;有时抄题时,抄了这一题的前半部,下题的后半部,首尾不符。有时由于观察不具体,只看到大致轮廓,遗漏了某些细节而导致错误。针对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教师应注意重视首次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提高他们感知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准确、生动、鲜明的首次感知材料,突出学生容易忽略的部分,
9、加强其刺激强度,从而减少因感知错误造成算错的情况。(二)、注意稳定性不高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就是当人们的心理活动有选择性地指向一定对象,而不理会其他对象时,这就是注意。小学生由于注意品质不佳,容易产生计算错误。1、考虑不全。 小学生不善于分配和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造成计算中不少的错误。学生在学习新的计算方法的时候,重点注意新学的方法,往往造成口算的错误,或者注意新学的知识点,在计算的过程中忽略了原来的知识点。如:2508=200,学生只知道在积的末尾要添上一个“0”,结果却把258等于几的末尾也有0却当成了积末尾要添的“0”了;再如:初学竖式除法,试商的时候往往出现忽略余数比除
10、数小的知识点。2、丢三拉四。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做事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遗忘,或将未被强化的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给弄丢了情况。比如:学习乘法计算的时候,经常出现忘记加上进位“几”的情形;在计算多位数的连续进位和多位数的连续退位时,往往“进”了却忘了加,或只记得个位满十向十位上进一,而忘记十位上也满十要向百位进一;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前一位的余数常常忘记落下来。3、注意力不集中。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很多时候是由于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比如:草稿纸上的得数计算是正确的,但抄在作业本上就错了;在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中,学生往往在写结果时把余数遗漏;在递等式的计算中,脱式计算有时只脱了一步,而
11、把末尾的一个数却遗漏了,不再往下计算了。纵上所述,说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容易分心。由于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他们正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注意的品质还很不完善,把23看成32是注意的指向性、集中性尚待发展,把9写成6是注意的选择性较差,把4位数写成3位数是注意的广度和分配能力不够。有研究发现,710岁儿童可持续20分钟,1012岁儿童为25分钟,12岁以上儿童可持续30分钟。因此在解答结构步骤较简单的题时,正确率比较高,而解答结构步骤较复杂的题时容易出错。这也正说明了为什么低年级的计算正确率高,而三年级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如低年级的原因之一。 (三)、学生计算能力不强。486)2448
12、24 48 、对计算的算理理解不清,在计算过程中知识性的差错比较多。例如: 24486?有的学生错成: 这种错误是对不够商“1”的除法笔算法则理解不清。针对这种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试商方法,使学生懂得商的最高位确定后,下面的各个数位都必须有数字,而且数字落下要一位一位落下,不能像这里的两位一落,否则商的数值就会发生变化。 、技能技巧不强。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计算多样性,学生不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而且要能合理灵活地进行巧算,才能省时、省力、提高计算的速度,提高计算的质量。例如计算3048998?有些学生往往直接进行计算产生进位错误。但是如果我们的教师提示一下:我们把998看作1000,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提高 小学 低年级 学生 计算 能力 实践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