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化习作”3.doc
《“随笔化习作”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随笔化习作”3.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随笔化习作”给我的习作教学指明了方向 盛元小学 马晓琴自从金校长从唐山学习归来之后,我校连续开了几节“随笔化习作”展示课,我在教学中也尝试着,效果还不错。特别是有幸听了成浩老师关于“随笔化习作”的专题讲座,使我对“随笔化习作”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我就谈谈我对“随笔化习作”的认识。一、 精心创设情境,激发习作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与成浩老师讲得“随笔化习作”就是“随手写下”相辅相成。成老师讲到“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的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实际、真切体验、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愉快参与。这样,学生习作才有话可说
2、、有话可写。”例如:叶慧珍老师的随笔化习作课“吹气球”。新课伊始,学生的好奇心就立刻被调动起来,课堂上的气氛也活跃了。当学生动笔写作时,看到的不再是从前抓耳挠腮的情境,学生各个兴趣盎然,迫不及待地拿起笔,教室里马上传来“沙沙沙”的书写声这就是情境氛围产生的效果,它促进了儿童潜能的充分发展,使儿童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角,使情境作文变得生动、形象。从他们充满童真无邪的话语中让我们感受到儿童世界的美好和辽阔。这就是情境随笔化习作的优点所在:由于老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学生们课堂上的积极参与,使同学们笔下有话可写。以往的习作教学,把同学们的思维束缚住了,老师干巴巴的几句习作要求,学生没有亲身的经历,没有
3、自己的感受,无话可说,头脑空如白纸,不知从何下手。白白的两节课过去了,有些同学勉强编上几行,应付差事。叶老师的情景随笔化习作,使同学们在自己的亲身体验中写作。学生的思维没有羁绊、没有束缚,没有禁锢。他们情趣盎然,说得津津有味,写起作文来更是得心应手。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给了学生广阔的空间,使他们在习作时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点滴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向笔端,从而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正因为如此,写出来的习作才生动有趣,不仅有丰富的生活气息,而且处处闪烁着他们个性的火花。从叶老师的那堂随笔化习作课上我体会到: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玩还可以成为我们写话的素材来源。如S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随笔 习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