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说》练习题.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马说练习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译文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名马,也只是辱没在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不把它称作千里。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把它
2、当作普通马来喂养。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特长也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够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拿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作者介绍: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先生文集。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内容简介: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论述的是识别和发现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无一字直接谈到人才。作者将人才比做
3、“千里马”,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怀才不遇、有志难申的知识分子的愤懑和不平之情,对不能知人善用的昏庸的统治阶级进行了嘲讽和鞭挞,巧妙地发挥了针砭时弊的作用。一、.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 ) 2、骈死于槽枥之间( )( ) 3、不以千里称也 ( ) ( ) 4、一食或尽粟一石( )( ) 5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6、 才美不外见( )( ) 7、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 8、安求其能千里也( ) 9、策之不以其道 ( )( )( ) 10、食之不能尽其材( )( )( )11、鸣之而不能
4、通其意( )( ) 12执策而临之( )( ) 13、其真无马邪( )( )14、其真不知马也( )( )15、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 )二、.从文中找出通假子并释义。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 才美不外见( ) 3、其真无马邪( )( )4、食之不能尽其材( )三、翻译下列句子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答: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答: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答: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答: 5、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答:四、内容理解1、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分别比
5、喻什么?答:“千里马”比喻 ; “伯乐” 比喻 ;“食马者” 比喻 。2第段、第二段、第三段文字分别说明了什么内容?答:第段 。第二段第三段 3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答:4第三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答:5第三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答:6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答:7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答:8“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答:9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答: 五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5、食马者愚妄无知,平庸浅薄,“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6、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 7、全文的主旨句是: 8、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 9、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或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语句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