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2).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2).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敬业与乐业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认识敬业乐业的意义,培养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4、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文录音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梁启超的有关资料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设计理念激趣导入1、同学们,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
2、骛呢?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敬业与乐业,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对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的价值。(出示教学目标并板书课题) 2、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教师做适当补充。(多媒体出示)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二、检查预习 设计理念重视语文基础知
3、识的掌握注音解词: (出示大屏幕)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断,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征引:引用。 旁骛(w):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 亵渎(xi d):轻慢,不敬。 强聒(gu)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罗嗦。不舍,不停。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三、整体感知 设计理念总体把握课文内容 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多媒体出示问题: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 作
4、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明确: 、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它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来的。 、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问题。 四、研读揣摩 设计理念体现探索研究的学习方式(一)学生自读课文1-7段,思考下列问题(用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1、解释中心论点的含义。 2、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 3、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生自读课文后思考,四人小组讨论交流,生相互补充明确:1、一、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二、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敬业与乐业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2 敬业 乐业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