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5课教案.doc
《三年级上册第5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第5课教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 灰 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爱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1、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2、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教学难点:1、 使学生透过他们的言语和神态来俯人物的心理活动。2、 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看图导入:1、 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
2、,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2、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后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伟大领袖列宁和一个孩子的故事。3、 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读通课文初步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安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2、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4、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情的:(从第二自然段到最后是具体讲这件事的)那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
3、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2、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写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3、用喜爱的感情读好句子。巧妙结尾,设置悬念 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臬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二课时一、课件演示,情景引入:白桦树上的三只灰雀多么惹人喜爱呀!列宁每天都要来到树下看望它们。可是有一天,列宁发现那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不见了。灰雀到哪里去了,后来又是怎么回来的?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课文。二、学习课文210自然段1、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2、指导用不同的语气朗读列宁说的话,体会列宁找不到灰雀的焦急、担忧、惋惜的心情。3、读议领悟列宁爱鸟之情对孩子的感染、教育,想象小男孩放鸟归园的情景。4、指导分角色朗读。三、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1、课件播放,情景引入。2、引读课文后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3、指导学生读书讨论:列宁为什么微笑?(灰雀又回来了,列宁高兴;男孩知错能改,是个诚实的孩子,列宁更因此而高兴。)4、指导朗读。5、总结全文(略)板书设计: 5、 灰 雀灰雀 爱 爱 列宁 孩子 更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