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论证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论证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细化解读课标,提高教学有效性论证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问题的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题就是课程改革,其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是教师人格力量、教育技艺、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基础和重点。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已成为确保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保障前提。几年来,学校围绕课程改革,做了许多工作,每学期的教学专题研讨、开门交流课的展示观摩、案例撰写、教学评优,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减少课堂教学耗时多,收效低的现象。使教师的“投入”与“产出”能成正比,用最少的投入换得最大的“产出”。
2、通过深入课堂听课,我们感到目前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存在,所以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2、问题分析影响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原因:(1)教学目标不明确,各环节处理目的性不强,教学随意性比较大。(2)重视结果,忽视教学过程,教学各环节的处理缺少有效的方法,尤其是 难点的处理,缺少层次,缺少让学生必要的思考、探究、感悟、学生主体参与不够,影响了学生知识的构建和能力提高。(3)教学方法盲目崇尚标新立异,课堂教学中,盲目无效活动占据了课堂大多时间。(4)教学中对已有知识的掌握,了解不够,过多的在学生已有掌握的旧知识上不厌其烦的讲授,造成了教师辛苦而无效。(5)对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差异,缺
3、乏研究,缺少有效方法。(6)学科德育缺乏有效渗透,课堂教学组织不佳,部分教师不能做到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教学缺乏有效组织,影响了教学效果。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力求通过校本教研活动,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入手,发挥集体教研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使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二、课题研究主要概念及课题界定1、有效教学的“有效” 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因此教学的有效性包含三重意蕴:即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
4、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2、有效教学的“教学” 主要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学生只有知道要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高效的参与;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要纯净,能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教学手段要先进,能让学生易理解易接受,教学方法要灵活,能让学生学得深,学得透,
5、教师教学如果不能做到这些,即使教得再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因此“有效教学”从宽泛意义的角度理解是:“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是学校或教师永久的研究课题。三、课题研究的内容1、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主要有四个变量,它们是预定变量、环境变量、结果变量和过程变量。我们主要研究过程变量。过程变量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过程变量是决定结果变量(教学效果)进而反映教师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变量,因为过程和结果在一般情况下总是对应的,由一定的过程可以推知一定的结果,因此,教师教学有效性研
6、究要研究过程变量和结果变量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另一方面,过程变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虽然教师的教不能决定学生的学,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地、主动地优化教学要素,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引起、维持并促进学生成功学习,从而达到相对有效的教学结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成功地教学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2、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以一定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教学策略是现代化教学论的新课题,重点研究“如何教”一类的问题,它是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评测等一系列有助于最优实现教学目标的工作方式之
7、总和。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有利于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策略。课题研究主要解决课堂教学中如何在教师指导下,开展有意义的和有效的教学活动,探究提高学习活动有效性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内容以教师备课策略、上课策略、评价策略为主,通过对兴趣、问题、合作、探究、练习、实践、体验、评价八个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要素进行研究,使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式,达到提高课堂效益。3、研究“有效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每一种教学理论体系都有相应的教学模式。如与建构主义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当前所学知
8、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4、研究不同学科学困生学习的特点。我们要调查和研究各学科学习困难学生的主、客观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转变成“主动学”最终达到“创造学”。5、研究“教与学统一”的教学过程教与学的统一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统一表现为一些基本关系的平衡与和谐。(1)从教学主体的角度说,有效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统一。影响有效教学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共处于同一教学过程中,各处在不同的行为方式。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关注发展,关注过程。就是要真正地把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发挥其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关注发展,
9、就是要从只关注知识获得多少的狭隘认识中跳出来,关注学生生命的整体发展。而发展只能在主体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因此,教师要由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在这三个关注中,关注学生是核心。没有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就不存在有效教学。另外,教学中学生必须做到:经验、思考、参与、创造。所谓经验,一是要重视已有的知识、经验;二是要经历、体验。而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参与,在参与中寻求、发现知识,实现知识的再创造,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2)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说,有效教学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统一。教学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这是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与人类其他认识活
10、动的主要区别。另一方面,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直接经验的参与是学生学习间接经验的基础,知识是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自我建构的。学生的直接经验越丰富,对间接经验的掌握越容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去感知、去实践,正确把握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从而实现有效教学。(3)从教学目标的角度说,有效教学是结果性目标与体验性目标的统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两种教学目标并重,而且要有机结合,才能确保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才能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追求。(4)从学习方式的角度说,有效教学是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统一。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是人类两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各有其特
11、点,不能取代。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学习方式。不论是哪种学习方式,教师的组织、引导、促进作用都必须与学生的自我建构结合起来。需要强调的是,即使是接受性学习,也不等于满堂灌、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真正的接受性学习应当是奥苏伯尔所讲的有意义学习。(5)从教学组织形式的角度说,有效教学是班级授课与小组学习、个别学习的统一。班级授课、合作学习和个别学习是三种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三种教学组织形式各有优长与缺陷,彼此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效教学必须从教学目标出发,恰当地组合三种教学组织形式,使其发挥出最佳的作用。那种过于强调某种教学组织形式而偏废其他形式的做法,将直接影响教学的
12、有效性。总之、综观近年来国内外有效教学的研究,学者们在有效教学内涵、标准、策略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一些共识:一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体现;二是有效教学必须合乎教学规律;三是有效教学要能满足特定的社会和个体的教育需求;四是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四、课题研究理论支撑1、“学习心理学”的理论:源于国外不同的心理学派别,从不同的观点出发,采用不同的方法,根据不同资料,对学习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形成了学习理论的不同派别,一般把学习分为二大学习体系,即:刺激反映理论和认知理论。可分为学习的联结说和学习的强化说。认知学说也分为两大理论体系,即:知觉的重新体系化和认知结构的理论。多年来认知
13、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到学习者认知结构上。认为: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认知系统控制的。因此,对学生进行认知技能和策略的训练;依据现代教学论和学习心理学理论按照学习过程的本质特点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有效的”学习指导;依据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纲要精神贯彻“以人为本”重在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原则。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的理论认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能靠自身的水平来进行,不能教条的强迫学生去学某些知识,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只对学生学习的意义构建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3、教学
14、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I)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概念;(2)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基础;(3)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原则;(4)实施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程序;(5)预防和克服学生成绩不良而采取的最优化措施;(6)对优秀学生实施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途径。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方式,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要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五、课题研
15、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具体步骤:确定目标(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为主)确定问题:课堂教学问题分类提出假设:采用XXX方法或策略,可以解决相关问题文献查阅取样:学生的个案设计: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并设计与实施。测量:结果或效果检验、评价反思改进: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观摩(在校内外之间)档案:建立学生档案、汇总资料,分析报告结果应用:问题得到了解决,既以得到应用又可以促进个人专业发展和专业技能提高。六、课题的实施与管理为保证课题的有效实施,本课题采取“整体规划、分层推进、重点突破、阶段总结”的管理思路,实行分级管理体制。总课题组职责:提高教师课堂教学
16、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论证报告及立项申请。制定实施方案,组织课题实施,组建各教研组子课题。组织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并及时推出学期或学年的研究成果。做好对教研组子课题的协调、指导和服务工作,解决课题研究进程产生的问题和困难。负责课题结题的研究报告、工作报告及成果汇总、审查验收各子课题组呈报的研究成果。学科课题组职责:做好选题工作,撰写开题报告,做好开题立项工作。制定实施方案,组织课题实施。积极参加总课题组开展的相关研讨活动。负责对实验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调整或修改研究的具体内容。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应将科研原始资料(实物、照片、论文、测试卷、音像资料、档案资料等)分类存档,申报课题评审备用。做好课题研究的阶
17、段性总结和成果展示工作。负责撰写课题的终结性研究报告及成果汇总。七、课题实施计划与步骤:1、实验研究准备阶段(2013年6月2013年10月)(1)按照实验研究的内容,成立课题组。(2)分解课题,制订课题实施指南,各备课组根据指南组织学科教师选定子课题,并提出可操作性的实验研究方案。(3)撰写开题报告,召开开题研讨会,研讨实验研究方案。(4)建立子课题研究组织,申报、开题与实施研究方案。2第一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6月)(1)各级子课题组根据总课题组制定的实施研究方案,展开课堂教学研究。(2)各级课题组定期进行研讨,交流和总结实验研究情况。(3)总课题组组织所有子课题研究组对
18、研究情况进行分析交流。(4)课堂教学研究课研讨会。(5)展示发表阶段研究成果。(6)根据第一阶段实验研究的汇总的情况,调整实验研究方案。 3第二阶段实验研究(2014年7月2014年12月)(1)各级课题组根据阶段检查调整实验研究方案,展开第二阶段的课题研究。(2)子课题组定期研讨,交流和总结实验研究情况。(3)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讨会。(4)各子课题研究组提交第二阶段的实验研究情况小结。4成果整理期与形成期(2015年2月2015年6月)(1) 本阶段中心任务是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论文、完成专著。(2)召开课题验收鉴定会,汇报课题研究成果,展示课例。(3)根据情况对部分研究课题进行
19、推广。八、研究过程主要成果表达形式1课题研究报告2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汇编3“有效”教学案例汇编4研究论文或研究论文集5各学科、各子课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经验总结6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实录或“有效课堂”教学实录九、保障条件人力保障:以课题组为核心,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与校内外教师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队伍。组织保障:以学校科研三级网络管理体系为基础,建立上下一体、内外结合、协作攻关的研究组织。成立总课题组: 组长: 高书芳课题专家组:华楠 刘建成课题研究理论组: 高书芳 王雪芹 赵彩焕 王莉君课堂教学实践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课堂教学评价组:课堂专家组、备课组长十、参阅的主要文献1M希尔伯曼美,积极学习-101种有效教学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2文学荣,做智慧的教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应关注的55个问题,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年。3. 加里D鲍里奇美, 有效教学方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吕宪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1期。5孙亚玲,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细化解读课标,提高教学有效性论 证 报 告新郑市苑陵中学高 书 芳2013年6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