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工资下教育工会如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1.doc
《绩效工资下教育工会如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绩效工资下教育工会如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1.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绩效工资下教育工会如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按文件规定,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占绩效工资总量的70%: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占30%。基础性绩效工资包括:生活补贴、岗位津贴、教(工)龄补贴、班主任津贴、农村教师任教津贴五个项目。奖励性绩效工资是在考核的基础上,由学校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方式和办法。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可设立考核奖、超课时(工作量)津贴(在学校内部分配时可进一步向班主任倾斜)、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名优教师奖励等项目,也可设立其他项目。绩效工资的实施改变了过去普遍存在的“温水效应
2、”,有力地提升了教师的地位,提高了教师的待遇,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义务教育整体又好又快的发展。 教育工会如何在绩效工资的实施过程中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让干得多、干得好的教师既得分、又得奖,既得名、又得利,真正实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为建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为绩效工资分配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实绩和贡献,更好地发挥激励功能提供制度保障出一份力,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摆正位置,正确对待 我国修改后的工会法明确指出“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因此,在新形势下,教育工会要改变角色,正视自己的性质任务,成为维护教职工
3、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可现在一些学校工会干部很难摆正工会的位置,通常体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对学校工会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关系的把握不准确。往往把党的领导片面地理解为工会事无巨细向党组织、行政领导请示汇报,谨慎有余,开拓创新不足,表现为安排什么干什么、不安排就不干。表面上看是紧紧跟着党、政领导,实际上是怕担责任,没有承担起党赋予学校工会的任务,泯灭了教职工群众对学校工会的希望。 其次,由于工会组织较其他职能机构不一样,缺乏硬性的指标性任务,在部门或单位的总体工作中,事实上往往处于边缘状态。且工会工作要求工会干部准确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理论、政策和法律,才能使工会有所作为,
4、而这一点往往是工会干部所欠缺的。于是,为数不少的工会干部甚至觉得工会连一般的职能机构也不如矮人一等;尤其是从党政部门转退下来的工会干部,有一种失落感、被轻视感。 第三,工会干部从自身利益考虑,过渡思想和避重就轻思想严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表现到具体工作上,要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无所事事;要么肯在文体、福利等工作上下功夫,尽量选择关系易协调、不易产生矛盾的事做,以表现学校工会的存在和干部的业绩,却在一些涉及职工权益的重要问题上退避三舍,使基本职责的履行停留于口头。 二、健全机制,源头参与 工会只有从源头上参与有关政策和实施方案的制定,才能切实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凡宪法和有关法律赋予职工的“合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绩效 工资 教育 工会 如何 维护 教职工 合法权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