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长期以来,各种考试压力以及巨大的升学压力使我们的教学活动一切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展开,教师的教学目标一切以知识的重现为重点,一切以掌握知识为目标。多次反复地练习与刺激,多次的考试,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提升,但扼杀了学生的其他的能力,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做题机器,严重的制约着我国广大学生的发展,现代教育提出:教育要为学生服务,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使学生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本人浅显地认为,物理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 教什么的问题 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育理念,产生不同的教
2、学结果,实施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要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教育,这是与传统教育完全不同的教育目标与理念。传统教育以掌握学科知识为重点,注重学科知识地传授,强调知识就是能力,否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对知识掌握的作用,认为只要掌握了知识,学生将来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完全忽略了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方法和手段能内化为学生能力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获得知识的结论,学生在学习中完全被动。 20世纪初,有人对教育提出批判,以约翰.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派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中心”。这是一个很好的观点,但是主张一切要以学生自由发展为中心的教学,他们反对学科中心的同时走向
3、了另一个极端,学生开展优胜劣汰的竞争,势必有一部分有差异的学生得不到任何的发展,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系统知识的掌握必定很不全面,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存在了,课堂变成了完全自由的,放任自流的放牧式。这种无定型的,捉摸不定的课堂模式是不科学的,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意义。 素质教育是在对“传统应试教育”的批判过程中产生的,是为了改变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主人,学生是知识的奴隶,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这一现状发展起来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产生了素质教育,这是与“学科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有着根本区别的。素质教育承认人的先天遗传的作用,但是更强调社会和教育后天因素对人发展的巨大影响。人本
4、主义强调学生的自由,素质教育则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决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素质教育注重人的个体和集体的统一,协调发展,鼓励课堂“互动 参与”,素质教育提出“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变了以往单一以掌握知识结论为教学目标,更注重学习的过程,方法,手段。2 怎么学的问题素质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使受教育者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在课堂中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从物理现象的展示,试验箱的发生开始,就要让学生注意观察,了解现象的特征,开始认真的思索和猜想判断的一系列思维活动,然后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结合自己的生活
5、经历开始广泛的讨论能否分析出现象背后的物理本质,所遵循的物理规律,这就是认知冲突的过程。例如,在进行“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时,先给学生讲述亚里斯多德的故事以及他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描述重的物体下落得快,提问: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判断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学生的回答是多样的,有的学生支持亚里斯多德,有的学生反对,因为有的学生预习过,但是要他举例说明却很缺乏。矛盾突出,笔者提示我们可以现场模拟。有学生就提出可以用一张薄纸和一枚一元的硬币比较,结果可想而知,硬币下落快。如是学生的态度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笔者这是没有作出评价,而是提示学生可以就用这两样器材继续实验,看谁能作出不同的结果,很快,有学生把纸张
6、搓成团,再和硬币比较,发现二者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结果同时着地。此时里面开锅了,学生议论纷纷,到底怎么回事?思维活动自主的活动起来,笔者仍然没有作出结论,而是提示学生比较纸团和纸涨的区别:二者一样重不同的是二者在下落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不同,结论完全有学生自己比较,讨论,归纳得出,同时也获得分析和研究问题能力:比较法,分析问题不能光看表面,也不能一次就能得出结论。后面的问题学生就比较好理解了,若没有阻力,在地球的同一地点,所有物体下落一样快,即使是羽毛和铁块,提供“牛顿管”给学生验证结论,然后介绍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做的实验,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极大的提升,我国的宇航事业得到很好的发展,不久就要登月了
7、,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极大的发挥。后面继续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以及它所遵循的规律,学生基本是一边观察,一边讨论总结,最后学生自己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在这节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是在适当的时候客串,学生自主的学习,同时,一节课时间的收获比老师直接教授结论要大,同时学生基本无差别的掌握了这节课的教学要求,这就是素质教育目的:学会学习,学会分析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 怎么教的问题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就是要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过程,这里就涉及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也正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思考的问题,要求老师更新观念,重新定位。传
8、统教育,老师是主宰,掌控一切;而学生中心论忽略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二者都不可取。新的教育观念要求既要重视老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讨论问题,探索规律,获取知识。当然教师要做的工作更多了:1) 吃透教材,知识点,所涉及的物理方法,物理思维,物理实验,突出重点,主次分明,本质问题要求突出强化,主要问题开门见山。2) 要认真设计教学过程,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层次清楚,问题设置要逐渐深入,切合学生实际。3) 课堂结构要严谨,前后关系要理清理顺,前后关系要紧密,逻辑要明确。4) 课堂形式要多样,教学手段要丰富,刺激兴奋要充分,演示实验,分
9、组实验,模拟实验,自制实验,实验目的要明确,过程要明了,现象要明显,问题矛盾要突出,以获得教与学的最佳组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5) 要更好更高的把握课堂,对突然发生的事件不可简单粗暴的抹杀,要让学生认真的分析其原因,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光电效应现象”时, 探究“锌板产生光电子的条件”时,传统观点是认为只要照射光有足够的强度和足够的照射时间,就会产生光电子,就会看见与锌板连接的验电器铂片张开。可是实验时使用1.5kw的灯泡连续照射20分钟,锌板都快发红了,也没有看见验电器有任何的变化,也就是没有光电子逸出。究竟是什么原因?可能是传统的结论错了?或则根本就不可能产生光电子。继续试
10、验,用同样的锌板,换用发光强度弱得多的弧光灯(能产生紫外线)照射锌板时,当弧光灯光线照到锌板的同时就发现验电器铂片张开,表明有光电子逸出。让学生自己讨论让锌板产生光电子的条件,结果学生根据前后的对比试验,很容易就有结论,传统的观点是错误的,根本原因是:对光波的认识也是错误的,它与普通的波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矛盾很突出,从而让学生对光的本质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4 呈现的手段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应用,计算机的应用普片化,多媒体手段以及网络技术引进课堂。现代的课堂引发一场深刻的学习与教学的变革,素质教育要求现代的学生发展要能与时俱进,获取知识的途径也不能局限于课堂,网络更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巨大的交
11、流平台,各种层次的人才都会热衷于网络交流,讨论,学习。这种手段增加了课堂信息容量,放大了课堂的“空间”,延长了教学时间,同时延长了学习时间。而且多媒体与DV结合,使得很多的物理现象重现,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有目共睹”。5 评价机制问题 传统的教学观念就是看考试成绩,评价手段单一,评价机制很不完全。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因而评价的机制需要改革,评价手段要多样,考试成绩只是其中的一种,试验的设计与操作,实验数据的处理,试验误差的分析,实验结论的归纳,是不可缺少的评价手段;创造性试验是具有更高的评价价值的。例如:设计自行车头盔。这其中应用了两个物理学原理保护人的头部头:头盔增加头部着地时的受力面积,头盔中的泡沫起到缓冲作用。请学生设计一种头盔使得头部能受到最大保护,还要列举它的安全性能。这个实验既考查了学生对冲量的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压强的理解,更能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创造价值,提升了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同时加强安全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能深刻地认识自己的价值。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教学理念,实现素质教育是教师刻不容缓的工作,要求在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主导作用,不是主宰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应该有机的结合,逐步实现素质教育,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素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