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研究—朱乐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的认识教学研究—朱乐平.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圆的认识教学研究一课研究丛书图形与几何系列主编 朱乐平(全国小学数学著名特级教师)丛书序这是一套什么样的书?你见过对一节课的研究形成一本十几万字的学术专著吗?你见过查阅百年来课标(大纲)后综述对一节课的教学要求吗?你见过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国内外多个版本教材比较吗?你见过对主要杂志上关于一节课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吗?你见过根据一节课的内容给出许多个不同的教学设计吗?你见过对一节课的研究形成系列校本教研的活动方案吗?你见过以作者与读者互动对话的形式写成的学术专著吗?本丛书将让你见到上面所有的“样子”一课研究丛书图书与几何系列(以下简称“丛书”)是对课的研究。其中的每一本都是围绕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
2、领域的一节课(或两三节相关的课)进行多视角系统研究而形成。研究的内容主要根据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理论水平提高的需要来确定。主要维度如下:1. 数学知识维度。数学老师要上好一节课,就应该比学生有更多关于这节课的数学知识,即“上位数学知识”。它是指超越了小学数学一节课的内容,在初中、高中(或中等师范学校)以及大学数学中出现的相关数学知识。很显然,没有上位数学知识是无法上好一节课的,但只有上位数学知识也远远不够,还必须能够从中获得数学的启示。也就是说,要把围绕一节课的上位数学知识与小学数学紧密结合,指导小学数学教学。这一维度的研究主要解决老师在知识上的“一桶水”问题。2.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维度。
3、从理论上说,一个教师有了数学知识后,首先要关注的就是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这是因为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一个规定了数学学科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和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对一节课展开研究应该从最高的纲领性文件入手,明确这节课的目标定位。丛书中所涉及的每一节课,其作者都查阅了自20世纪初到现在的一百多年来国内所有和国外部分教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从标准的视角,展现出一节课教学要求的历史沿革过程并从中获得启示。3. 教材比较维度。数学教材为学生学习一节课的内容提供了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它是重要的数学课程资源。丛书中对一节课的教材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研究。从时间的角度看,进行了纵向与横向比较研
4、究。纵向比较研究是对不同时期出版的教材进行比较,特别是对同一个出版社或同一个主编不同时期编写的教材进行多角度比较,从历史的沿革中感悟一节课不同时期的编写特点;横向比较研究是对同一时期出版的多种不同版本教材进行比较。从地域的角度看,进行了中国大陆与港、澳、台教材的比较,以及国内外教材的比较。教材比较研究可以为研究这节课或去给小学生上这节课的老师开阔视野,帮助找到更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丛书的每一本不但在正文中对教材进行了比较,而且还在附录中完整呈现了多个版本的相关教材,供读者进一步研究参考。4. 理论指导维度。我们知道,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虚的,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要上好一节课,自然需要理论的指
5、导。奇怪的是,虽然有许多教育理论,但要真正系统地指导一节课的时候,特别是要指导一节课进入实践操作时,却又常常是困难的。丛书在数学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方面做了探索,努力做到让理论进入课堂教学实践,使得实践者能够真正感受到理论的力量。5. 学生起点维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进行一节课的教学,自然要研究学生的起点。丛书不仅阐述了如何了解学生起点的方法,而且还围绕一节课的学习,对学生起点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6. 教学设计维度。有了上述五个维度的研究后,我们可以进入教学设计的研究维度。丛书首先对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综述,就是把散见在多种重要杂志和专著上的教学设计成果进行整理(比如
6、,查阅小学数学教师 小学数学等刊物自创刊以来的全部内容),试图明确这节课迄今为止的所有研究成果。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多个不同的角度设计出新的不同的教学过程。这些新的教学设计都可以直接进入课堂教学实践。7. 课堂教学维度。有了教学设计就可以进入课堂教学研究。这一维度是对一节课进行课堂教学的观察与评价,具体阐述了如何从多个角度了解教师与学生的情况,如何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观察与评价。8. 课后评价维度。课后评价维度是指在学生学习了一节课以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与评价。丛书主要从情感态度与“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内容两大方面,对学生进行测查评价,包括如何进行
7、课后观察与访谈,学生容易掌握的内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的调查与研究,等等。9. 校本教研维度。校本教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丛书主要围绕一节课提供校本教研的活动方案。即提供了老师们对一节课开展系列研究的活动方案,以便在更广的范围内对一节课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上述九个维度是丛书研究的基本视角,丛书中每一本书的作者还会根据课的具体内容与特点有所侧重地展开研究。所以,每本书既有自己的个性,又有丛书的共性。从写作形式来说,丛书中每一本书的目录基本都采用了问题形式,以便读者能够快速查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正文中的阐述方式采用了平等对话的形式,并提出了一些问题让读者思考。这样的写作形式,试图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8、,增加读者的参与度,让读者更感亲切。这套书是如何形成的?时间与人员:丛书撰写历时五年。丛书作者25人,有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省市教坛新秀和骨干教师。他们都是“朱乐平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是经过自愿报名、笔试、面试后,在众多的报名者中脱颖而出。目标与问题:丛书撰写的目标是为了与大家分享成果,试图在分享中促进数学老师的专业发展,让更多的老师能够减轻工作负担,提高数学教学水平。如何真正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人说,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很正确,但任何一个专业要发展都应该如此。也有人说,要“多读书,多交流”。这很对,但对所有专业的发展都适用。还有人说,要“多实践,多反思”。这
9、也很有道理,但缺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观念与操作:通过课例研究,促进专业发展这是具有教师职业特点的专业发展之路。数学教师主要通过一节课一节课的教学体现出自己的专业水平,学生主要通过一节一节数学课的学习而成长。可见,对一节节课进行研究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会过分。数学教师通过一节一节课的研究定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而研究出的成果又可以与同行分享,并有可能减轻同行工作负担。正式基于上面的这些想法,我们才花五年时间写出这套丛书,希望同行们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迪。系列丛书线的认识教学研究 徐卫国 翁秀萍 倪国平/著角的认识与度量教学研究 刑佳立 吴玉兰 张麟/著长度测量教学研究 姜荣富/著长方形的认识与周长教学研究 杨晓翊 谢莹/著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与面积教学研究 朱蕾 罗永军/著三角形和梯形面积教学研究 陈敏 许含英/著面积、体积的概念与单位教学研究 严虹/著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和体积教学研究 徐雪霞 吕琼华 严虹/著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学研究 章颖/著圆的认识教学研究 朱乐平/著圆的周长教学研究 任敏龙/著圆的面积教学研究 邵虹/著圆柱与圆锥的认识、表面积和体积教学研究 吴玉兰 章剑等/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