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第一课 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益第一框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1 、“ 你知道整个国徽图案表达了什么吗?”整个国徽图案鲜明地表达了我国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 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 、在我国现阶段,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其范畴是怎样的?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夫、学问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 义事业的建设者、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 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 享有宪法赐予的治理国家的权力 (主 人翁位置);3、什么是公民权益;什么叫公民的基本
2、权益?p5 公民权益指的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赐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益, 是公民最主要、 最根本的权益, 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 本权益 4、“ 人民与公民是一回事吗?”人民与公民不是一回事;它们的区分在于:人民是区分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我国现阶段人民范畴包括(见上题);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益和承担义务的人;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有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益的人;不过后者不能享有公民的全 部权益,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任务;(P6 略)5、我国公民
3、的权益是如何得到保证的 p7 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证和司法保证为主要内容的权益保证体制,保证公民的权益;立法保证:就是将公民的权益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爱护;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司法保证: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证公民的权益;其次框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益 1、我国公民基本权益包涵哪些内容?P9;我国公民的基本权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 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详细包括: 公平权政治权益和自由宗教信 仰自由人身自由权益 ;宪法是公民基本权益的确认书和保证书;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4、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2、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益?(教材P10P11 4 点;)公民在行使权益时要敬重他人权益;公民在行使权益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答应的范畴内行使权益;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益;3、自由就是“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P10 4、“ 诬陷别人,属于言论自由吗?于人于己于社会有什么危害?”假如滥用言论 诬陷别人不属于言论自由; 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确定自由;自由,就会侵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如造成泄密、造谣、人身攻击,甚至危害 国家安全等, 自己追求的权益也会落空; 它说明行使公民权益要在法律答应的范
5、 围内行使,不能超越法律答应的范畴;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的两方面限制: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羞辱、诽谤他人;其次,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 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谁公开发表了有损于他人、有损于公共利益的言论,谁就要对言论后果负法律责任;其次课 我们应尽的义务第一框 公民的义务 1、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益的同时必需履行义务?第一,从获得和付出的关系来看,享有权益属于获得,履行义务属于付出,只有付出才能获得,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益而不履行义务,因而必需履行应尽的义务,特殊是法定义务;其次,从每个人既是享受权益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
6、的主体的角度来看;我们 不仅要增强权益观念,依法行使权益、爱护权益,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 行义务;第三,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我国法律向我国公民提出的爱国的详细要求;是我们的“ 天职” ,也是爱国的重要表现;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履行法 定义务的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2、公民的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两大类,什么叫法定义务?宪法规 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p16 )(1)法定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需履行的义务;(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应当履行 的基本义务;(参见教材 P16)3、“ 只想享受权益,不想履行义务” 的熟悉正确吗?
7、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我国公民的权益和义务是统一的,密不行分,相互依存,名师归纳总结 具有一样性, 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益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只想享受第 2 页,共 14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权益,不想履行义务每个人的权益就没有方法保证;权益、自觉履行义务 4、什么是道德义务?这要求公民要依法正确行使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 对社会的道德责任;5、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促6、法定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关系:(参见教材 P1
8、7“ 相关链接” ;)7、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其次框 忠实履行义务 1、忠实履行义务要做到哪三项要求?法律勉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需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2、列举我国法律禁止公民实施的行为:(参考教材 P21)第三课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第一框 生命与健康的权益 1、人身权益 人身权益是公民最基本、 最重要的权益, 公民的人身权益包括人格权和身份 权;人格权包括生命健康权等物质性人格权和自由权、隐私权等精神性的人格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2、人身自由是一项重要的人身权益;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害;任何组织
9、和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类似非法搜身、 非法禁闭、 非法拘禁等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 都是侵害他人人身自由权的行为, 都为法律所禁止;3、 生命健康权 生命健康的重要性: 生命和健康,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珍贵的;生民健康权是公民参与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益的基础; 生民一旦丢失, 任何权益都失去意义;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益;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害;4、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有何特殊爱护?(p26.d2 )我国法律禁止虐待、抛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 禁止支配未成年工(已满16 周岁的未成年人;16 周岁未满 1
10、8 周岁的劳动者)从事矿山井下、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5、法律禁止使用童工的意义?主要从有利于爱护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有利于爱护未成人的受训练汉, 促进义务训练的实施;有利于我国杜会主义事业兴盛发达等;6、爱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爱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 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就、 中华人民 共和国婚姻法等等;7、特地爱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未成年人爱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其次框
11、同样的权益 同样的爱惜 1、公民行使健康权有哪些方式?(p28)(1)我们有权珍爱生命 , 爱护健康 , 积极锤炼身体 , 提高健康水平 , 使自己拥 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2)有权在患病时准时医治 , 复原健康 , 增强体质(3)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防卫和恳求法律爱护 2为什么说“ 轻生或自残等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留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 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 免受他人侵害, 这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益, 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 由于人具有社会性, 生命一旦产生就具有社会责 任;一个人假如由
12、于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定会给亲朋好友带来无尽的哀 伤、较大的财产缺失, 仍会引发老者无人赡养、 幼者无人抚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公民损害自己的身体, 如乞丐为博取他人怜悯而自残,必定造成更大的社会负担;因此,轻生或自残等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3、遇到危难时我们如何爱护生命健康权?(1)危难时刻要学会爱护自我,也要尽一切可能去挽救他人;(2)既要珍 爱自己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也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第四课 爱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第一框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1、人格尊严权(1)含义:人格尊严是指公民作为一个“ 人” 所应有的最起码的社会位置并且受到他人和社会最起码的敬重;这一权益表
13、现为自尊和他尊; 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益,包括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2)法律规定:人格尊严不行辱,羞辱者必将受到社会道义的声讨,承担 相应的法律责任;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2、面对不公正的评判,我们应当怎么办?一方面要从实际动身, 证明事实真相; 另一方面, 要有人格权爱护的法律意 识,对于诽谤、 羞辱等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爱护自己的合法 权益;3、爱护名誉权(1)名誉权含义: 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判排除他 人侵害的权益;表现为
14、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爱护权;(2)法律规定: 公民享出名誉权;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羞辱或诽谤他人;(3)侵害名誉权的表现及后果:羞辱行为: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讥讽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赃物等;诽谤行为:无中生有、捏造并散布虚假的事实,恶意中伤他人等行为;后果:凡此种种,既是不敬重他人、 贬低他人人格、 使他人名誉受损的侵权行为,又是不敬重自己、 损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为; 侵权者轻就受到舆论的声讨,严 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其次框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益 1、爱护肖像权(1)肖像权的涵义及内容:肖像权是指对自己肖像的专有权和支配权;其内容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2)侵害肖
15、像权的行为有:公民的肖像权不容侵害,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恶意毁损、弄脏、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 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2、爱护姓名权(1)姓名权含义: 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打算、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 除他人侵害的权益;(2)法律规定: 公民享有姓名权,年满18 周岁的成年人都有权自主打算自己起什么名字, 有权打算使用自己的姓名或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3)侵害姓名权的行为及后果:干涉他人打算姓名、使用自己的姓名,干涉他人转变自己的名字等属于侵害公民的姓名权的行为;盗用、冒用他人姓名
16、,也是侵害公民姓名权的详细表现;人姓名,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侵害姓名权的后果: 无论盗用仍是冒用他(4)敬重他人的姓名权,依法爱护自己的姓名权,是现代人应当具备的法律素养;第五课 隐私受爱护第一框 隐私和隐私权1、隐私的含义、详细内容、爱护隐私的意义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1)隐私的含义: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隐秘;总有 很多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这些都属于隐私;(2)隐私的详细内容: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形、家 庭关系、财产状况等;
17、 个人私事, 如日常生活、 社会交往等; 私人领域, 如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3)爱护隐私的意义: 每个人都希望在社会中保留一块只属于自己的空间,这样才能自由地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从而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静,体会到做人的尊严;因此,爱护隐私是人们对自身安静和安全的需要,是建设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的需要;2、隐私权的含义、内容及爱护隐私权的意义(1)隐私权的含义: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静和私人信息 保密的权益;我国法律爱护公民的隐私权;(2)隐私权的内容:隐私权的内容是与公共利益、社会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详细包括以下几方面:个人生活安静权;个人信息
18、保密权;个人通 讯隐秘权;个人对其隐私的利用权;(3)爱护隐私权的意义:隐私权赐予公民对其个人隐秘的自由打算权,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爱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爱护社会的安定;弟二框 敬重和爱护隐私权 1、如何敬重他人隐私?(1)敬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不搬弄是 非、揭人短处、扰人安静;不因奇怪而热衷于打听别人私事、传播别人的隐秘;(2)敬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替亲人、伴侣保守隐秘;这不但能爱护自己的隐私,也是对他人隐私的爱护和敬重;2、侵害隐私权的表现(1)侵扰他人私生活、 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
19、; (2)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 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隐秘,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这些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 行为,也是违法行为;3、爱护自己隐私权的方法(1)运用法律爱护隐私权: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英勇地拿起法律 武器,采纳自行与侵权人协商、恳求司法爱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 礼赔礼;如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楚,仍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2)增强自我爱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4、青少年如何增强自我爱护隐私的意识?我们在增强法制观念, 依法律己, 敬重他人隐私的同时, 仍要增强自我爱护 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20、;另外,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日,我们在上网时要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把握网上安全运行的学问, 以防止个人隐私在网络中被浏览和扩散;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爱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三单元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益第六课 终身受益的权益第一框 学问助我成长1、训练的含义训练,是以促进人的进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学问、体会为手段,培育人的社会活动;2、训练对个人成长的作用:一方面,训练是每个人生活的预备;它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 帮忙人超越一己之见去把握前人的体会,共享人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思想品德 年级 下册 知识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