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心理咨询师三级案例问答题2.docx
《2022年心理咨询师三级案例问答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心理咨询师三级案例问答题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第三部分 案例问答题一、一般心理问题案例一一般资料:陈某,男,汉族,29 岁,已婚,本科,某私企经理求助者自述:求助者诞生在农村,在家中排行老四,上有三个姐姐,受中国几千年的 封建思想的影响,求助者便自然的成了这一家庭的核心;母亲对其溺爱有加,要什么给什 么,父亲是学校老师,对求助者就特别严格,要求也特别严格,要求每一件事都要做好,所以求助者在母亲的溺爱下养成了任性,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养成了严格要求自己的习 惯,做事完善的观念;求助者六岁读书,聪慧好学成果优异,在老师、同学与家长赞扬声中顺 利读完学校,并考入当地最好的一所中学,由于脱离了母亲的
2、爱和父亲的管教,沉迷电子 嬉戏,成果很快下降,父亲知道后批判他是坏孩子,并一顿毒打,在其心中留下阴影,之 后严格要求自己并顺当考入一所高校,由于学习刻苦努力,成果突出同时担任班长,校学 生会副主席,毕业时因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持其考研,便舍弃考研的机会,但很顺当的进 入一家私营企业,由于求助者严格要求自己,凡事力求完善,加上机遇好,工作成果突 出,两年后提为经营部经理;在三个月前熟悉农村女孩刘某,并很快坠入爱河同居;两月前结 婚,蜜月后因求助者不会做家务,妻子说他懒散,不会爱护人,关怀人,求助者认为妻子 做事不够完善,拖拖拉拉埋怨,心烦,感到生活困难,无法与其生活,但是三个多月的感 情真正付出不
3、舍舍弃,又担忧分手后同事家人对他有非议,近期又因心烦工作中显现点差 错,给老板带点缺失,老板批判他工作不专心,求助者感到焦虑担心、心慌、心跳加快、出汗,觉得天快塌下来了,一周来工作效率下降,晚上入睡难,妻子说他神经病,前天夜 间做梦,梦见老婆和他吵架,说要和他离婚,感心慌加剧,头晕眼花乏力,到医院检查结 果为:窦新性心律 98 次分,偶发性室性早博,其他各种检查均属正常,医师说他可能是 心理有问题,来进行心理询问;心理测量结果: EPQ:N65 E30 P40 131 SAS :65 SDS :40 主诉:焦虑担心、心慌、懊丧,一个半月加重 7 天;询问师明白到的情形:求助者英俊,清瘦,衣着干
4、净,烟味浓,表情紧急担心,询问 合作,思维灵敏,条理清晰,说到母亲与妻子时,面带微笑,说到与妻子吵架领导批判 时,心情兴奋担心,要抽烟;依据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1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请说明诊断依据. 答: 1 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 2诊断依据如下:,依据心理正常与反常的三个原就,排除精神病的诊断;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就;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需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 观环境保持一样性;一个人的思维内容脱离现实,或思维规律背离客观事实的规定性时便形成妄图;这些都是观看和评判人的精神与行为的关键,称为同一性 或统一性 标准;在精神病学临床上,常把“ 自知力” 作为是否有
5、精神病的指标;本案例中的求助者有自知1 / 12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力,知道自己的状态并努力调整,最终主动寻求心理询问师的帮忙;精神活动的内在和谐一样性原就;人类的精神活动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各 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和谐一样的关系;心理测验显示该求助者属于内向不稳固型人格,由 于冲突是可怕与妻子离婚而感到焦虑,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图等精神病的症状,说明 他知情意和谐、一样;个性的相对稳固性原就;该求助者自幼对自己要求严格,做事完善,表现出个性相对 稳固,因此可排除精神障碍;对比症状学标准,该
6、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睡眠障碍等症状;依据许又新诊断三条标准,不能确诊为神经症;从病程标准看,该案例病程只有l 个多月;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甚剧烈,由肯定现实因素激发,没有影响规律思维等;精神痛楚程度可以自行调 整;工作效率下降,但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峻影响;从除外标准看,该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峻,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峻心理问题和神经症;依据心理测验结果,考虑求助者为内向不稳固型人格特点,有焦虑心情; 2假如使用合理心情疗法,请说出原理及其本案例中ABC分别是什么 . 答: 1 合理心情疗法的基本原理合理心情疗法是美国闻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 世纪 50 岁月首创的一
7、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规律思辨的途径,转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 帮忙他解决心情和行为的问题;这种理论强调心情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转变这些因素来转变 心情;该理论认为,使人们伤心和痛楚的,不是大事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说明和评 价;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赐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判时,便有可能产生各 种无谓的苦恼和困扰;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规律思辨,转变造成求助者心情困扰的不合理 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忙求助者克服自身的心情问题,以合理 的人生观来制造生活,并以此来保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进展;ABc 理论是合理心情
8、疗法的核心理论,它是埃利斯关于非理性思维导致心情障碍和 神经症的主要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心情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大事本身所引起,而 是由于个体对这些大事 的评判和说明造成的; 在ABC 理 论中, A 代表 诱发大事activating events ;B 代表个体对这一大事的看法、说明及评判即信念beliefs;C代表继这一大事后,个体的心情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 2本案例中的ABC的意义在本案例中, A是指工作中显现差错,给老板带来缺失;烦,从而工作显现差错,遭到老板的批判,觉得天快塌下来了;8 是指由于新婚的生活而心 c 是指求助者感到焦虑不安、心慌、心跳加快、出
9、汗,一周来工作效率下降,晚上入睡难; 3初学者简单显现的倾听错误有哪些. 答:倾听是心理询问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询问关系的基本要求;倾听时询问师要认 真、有爱好、设身处地地听,并适当地表示懂得,不要带偏见和框框,不要做价值评判;对求助者讲的任何内容不表现出惊奇、厌恶、;古怪、兴奋或生气等神态,而是予以无条 件 的敬重和接纳;初学者在使用倾听技术时简单犯以下的错误: 1 急于下结论;有些初学者往往在真正明白求助者所述事情真相之前,便急于下结 论,供应询问看法; 2 轻视求助者的问题;有些初学者缺乏共情,认为求助者的问题是小题大做、无事生2 / 12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10、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非、自寻苦恼,因而显露出轻视、不耐烦的态度; 3 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初学者在明白情形,特殊是查找问题根源时,由于把握 不了问题背后所潜藏着的东西,不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故像大海捞针似的茫然,有时 又蜻蜒点水或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4 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有些初学者宠爱对求助者的言行作正确与否或道德上的 评判; 5 不适当地运用询问技巧;有些初学者将书本上学习的询问技巧用于实践时,简单出 现的问题主要有:询问过多;概述过多;不适当的情感反应; 4简述询问师应当持有的正确观点与态度;答:心理询问师能否取得中意的工作成效,重
11、要的因素之一,是询问师能否持有正确 的观点与态度;正确的观点与态度是心理询问的关键,这是很多询问工作者在长期的询问 实践中逐步积存的体会;心理询问师应当持有的正确观点与态度包括: 1 唯物主义观点;询问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在询问工作中,必需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反对一切迷信、巫术;科学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遵循着自然规律,而自然规律不是自明 的,必需通过细心观看摸索和试验争论才能通晓,而只有这些客观规律,才是判定各类事物性 质与进展的依据; 2 普遍联系的观点;心理询问师必需能够在诸多事物之间的关系中去把握事物的本 质;只有这样,才能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做到全面考察、系统分析;无论在资料整理、形 成诊断、
12、确定询问目标、制定询问方案以及实施询问方案时,都必需把握各类要素之间的 内在联系,既能考虑心理、生理及社会因素的相互制约和影响,又能综合运用各种询问方 法,以使询问工作精确有效,防止或克服询问工作中的片面性; 3 限制性观点;心理询问是有某些限定的职业活动;在询问中规定的各种限制,是保 证询问胜利必要的条件,详细包括:询问师的职责限制;时间上的限制;感情限 制;询问目标限制; 4 历史、规律、现实相统一的进展观;历史、规律、现实相统一的进展观,是一种科 学的思维方法;询问师在询问过程中至少在两种情形下,使用这种思维方法:询问师在 心理询问工作一开头,刚刚面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时,就应当集中考虑他
13、的心理问题有无 个人史缘由;如有个人史根源,这种个人史根源与现实的症状之间,又有怎样的规律关 系;询问师在心理询问过程中,必需用进展的观点看待求助者; 5 中立性态度;在心理询问的全部过程中,询问师对询问中涉及的各类大事均应保持 客观、中立的立场,只有这样,询问师才能对求助者的情形进行客观的分析,对其问题有 正确的明白,并有可能地提出相宜的处理方法;询问师的中立性态度可以增强求助者对自 己的信任感,便于建立正常的询问关系;案例二一般资料:韩某,女,27 岁,汉族,已婚未育;本科学历,从事行政治理工作;求助者主诉:焦虑、烦躁、入睡困难、早醒、记忆力差近1 个月;C 市某大型外企谋求助者自述: 2
14、 年前与丈夫经人介绍相识结婚,婚后l 年,丈夫到得了一份收入很高,且有很好地进展前途的工作;虽然特别不愿意丈夫离开家,但为了丈夫的个人进展也只得同意;两人商定,待丈夫在新公司稳固下来后,自己也到 C市去进展;于是利用业余时间补习商务英语,为将来 N;l-地找工作做预备,并方案请年假到 c 市去3 / 12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看丈夫;但所在公司业务繁忙,其学习方案很快就被打乱了,所负责的工作任务重,又特别繁琐,因此始终没有合适的机会向领导请年假;个4 个月前,丈夫说公司明年会调他到另一城市的分公司,职
15、位会进一步提升,让自己安心地在目前的公司工作,等明年他到另一个 分公司后两人再团圆,本以为可以在短期内同丈夫团圆的韩某感觉很扫兴,开头对丈夫有 所埋怨;两人在电话中不时因小事发生争执,后来话题越来越少,没事时就很少通电话 了;感觉丈夫不关怀自己,夫妻感情变淡了;始终在公司做行政工作,很受上司信任和赏识,工作得心应手,但觉得目前的工作没 有技术含量,没有进展前途,现在处于已婚未育状态,到外地很难找工作;虽然丈夫的收 入高,即使自己不工作,也完全不会影响生活水平,但认为肯定得在经济上独立,否就会被丈夫轻视;想趁年轻早点生孩子,可丈夫在外地,这个方案也一时难以实现;近l个月,几乎每天加班,没时间学习
16、,感觉很累,工作效率低,心情不好,很简单发火,晚上也睡 不好觉;期望询问师能赐予帮忙;心理询问师明白到的情形:求助者独自来到询问室,五官端正,体态均匀,衣着整 洁,举止得体,不太爱讲话;述说时眉头紧锁,面部表情显露出烦躁、担心、疲惫,身体不放 松,心情不稳固;思路清晰,无幻觉、妄图,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询问合作,求助 愿望明显;心理测验结果: EPQ :标准分 N:63、E:42,P:40,L:30 显示求助者为偏内向不稳固型 抑郁质 人格倾向; SAS:粗分 42 分,标准分 52 分,有轻度焦虑心情;42 分; SDS :粗分 34 分,标准分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对该求助
17、者目前的状态进行分析;答: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分析如下: 1 精神状态:焦虑、烦躁;生理状态:入睡困难、早醒、记忆力差; 2 3 社会功能状况:工作效率下降; 2对该案例的初步诊断是什么 .请说明诊断依据;答: 1 依据求助者的表现及心理测验结果,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如下: 2 依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反常的三原就:求助者知情意统一,主客观一样,主动求医,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很好的自知力,没有幻觉、妄图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 障碍;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明显的现实缘由夫妻两地分居引起;对比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入睡困难、早醒、记忆力差等心情症状;从严峻程度标准 看,
18、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甚剧烈,反应也只局限夫妻两地分居上,没有影响规律思维等,无 回避和泛化,坚持正常的社会交往和工作,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峻影响;从病程标准 看,4 / 12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时间短,病程只有不到一个月;依据以上依据,结合心理测试结果,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3对该求助者需要做哪些鉴别诊断. 答:对该求助者进行诊断时,需要做以下鉴别诊断: 1 与精神病相鉴别依据判定正常与反常一心理活动的三原就,求助者主客观统一,有自知力,主动求医,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图;知情意和谐、一样;个性相
19、对稳固,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 与严峻心理问题相鉴别严峻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剧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峻影响,病程大于 2 个月;而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峻,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峻影响,连续时间不到 1 个月,因此可排除严峻心理问题; 3 与抑郁症相鉴别抑郁症大部分时问心情低落,消极悲观,爱好减退,有自杀妄图和自杀行为,该求助者无此典型症状,因此可排除抑郁症; 4 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长久的痛楚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显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大事本身不相关,连续时间长,大于 3 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峻
20、影响社会功能和规律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而且连续时间只有不到1 个月,因此可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4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缘由进行分析;答: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缘由分析: 1 生物因素:不明显; 2 社会因素:存在负性生活大事夫妻两地分居;与丈夫缺乏有效的沟通和沟通; 3 心理因素:存在认知错误:两地分居,夫妻关系肯定会出问题;夫妻俩都必需有好的事业进展 前景;两人团圆的事一拖再拖,是丈夫未尽心;受焦虑、烦躁等心情困扰,不能自行解决;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不知如何处理两地分居的夫妻关系;个性特点:较内向、任性、自尊心强、追求完善;案例三一般资料:求助者李某,男,15 岁,
21、九年级同学;与父母和爷爷奶奶同住,父母为工厂技术工人,家庭经济一般;父母双方家族无精神病史;求助者主诉:因扫除受老师批判,不愿意上学有 2 个星期;求助者自述:两个星期前,轮到我组值日,我仍是值日小组长;正在我仔细值日的时 候,我班的同学王某叫我去玩足球,于是我三下五除二就终止了扫除任务,由于我太想玩 足球了,可就在我加快值日进度的时候,不知是遗忘了,仍是忽视了,有一个地方遗忘扫了,结果就在学校卫生检查的时候给我们班级扣了5 个考核分;我们班级可是学校里最好 的班级呀,从来没有落后过,就由于我的缘由,可能会排在后面的,我特别地懊悔,自 己 没有仔细扫除,不该去和同学玩;其次天,老师观察黑板上扣
22、分情形,到了班级就狠狠5 / 12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地 批判我,说我就知道玩,不为班级着想,仍说我没有主人翁责任感,当时我特别愤怒,真 想反对,但可怕老师的威武,只能够悄悄地承担;这下我的班级干部的形象算完了 . 老师 确定不宠爱我了,我也没有资格去做别人的工作了;可回家和家里人说吧,他们不但没 有 劝慰我,仍说老师说得对,你说我有苦和谁诉呀;老师怎么能够这样呢 .其次天观察老师 心理就觉得别扭,不愿意看班主任,上课老想这问题,觉得思维都有点迟钝了 . 可又不敢 和老师说,也不能够和同学说,他们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心理咨询 三级 案例 问答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