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杨氏之子导学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0、杨氏之子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杨氏之子导学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0、杨氏之子导学案 千阳县启文小学 景军强 班级: 姓名: 小组: 指导老师: 【自主学习】知识链接: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学习目标1、按照预习六字诀认真预习课文。2、认识“梁、惠、诣、乃、曰、禽”这六个字。3、根据课文中的注释简单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同学们,通过预习,你们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请认真的完成下列题目,享受收获的喜悦,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字词收获】我认真读课文( )遍,并能完成下列题目。1、我能够为下面的字注音,并读一读。梁( )惠( )诣( )乃( )曰( ) 应( ) 禽( )2、除过以上要求会认的字以外,我还不认识下列字,我借助工具书为它们注音了: ( ) ( ) ( )3、我能借助( )理解下列字。甚: 惠: 诣: 乃: 示: 曰: 未: 闻: 【再读课文】我能积累的字词回归课文,我能准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自读感悟】我能通过反复读课文,独立思考下列题目:1、 我知道本文讲
3、的是( )国姓( )的家中( )的故事。2、这篇课文中出现了( )个主要人物,一个是( ),一个是( )。【问题生成】问题问题自己在阅读中生成的问题小组讨论归纳后生成的问题【合作探究】学习目标1、 准确理解词句,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各位同学,请根据预习内容,在单位时间内进行系统思考后,设计问题,并在小组内充分交流,经过合作探究后,准备多元化展示。1、 这篇课文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2、孔君平为什么说:“此是君家果”呢?3、你觉得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吗?妙在哪里?4、你觉得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拓展训练】 亲爱的同学们,相信通过课文的学习,大家一定收获不少,你们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那就赶快行动起来吧!一、 读句子,在括号里写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1、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 孔君平诣( )其父。3、 为( )设果,果有杨梅。4、而应( )声答( )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二、分清双胞胎,再组词。曰( ) 未( ) 乃( ) 诣( )日( ) 末( ) 及( ) 旨( )三、 读读比比,在停顿恰当的句子后面画“”。1、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 (2)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 (1)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之子 导学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