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跷板 (2).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跷跷板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跷跷板 (2).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跷跷板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2223页。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2、经历比较活动,增强轻重的生活体验。3、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学会一些比较的方法,体会轻重的相对性。4、通过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学会比较的方法。教学难点: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1、星期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在公园里玩耍,它们玩得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什么动物?它
2、们在干什么?(出示主题图)(1)引导学生观察:小熊和小猴在玩跷跷板,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小熊重、小猴轻)(2)你是怎么知道小熊重,小猴轻的?(3)从这幅图中你还能看出谁轻谁重?(4)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观察可以看出谁轻谁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轻和重。(板书课题 轻 重)2、你还能说出你身边的物体谁轻谁重吗?二、实践操作,发展认知。1、用观察法比较轻重。(1)师出示一颗葡萄和一串葡萄,你能关于“轻重”提一些问题吗?并试着解决吗?(多的重,少的轻)(2)师再出示两颗葡萄和一个苹果,让学生提问和解决。(大的东西重,小的东西轻)(3)方法回顾。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比较?(观察法)2、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跷跷板 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