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案)贾继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教案)贾继红.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初三年级教学形式讨论法探究法教 师贾继红单 位白水县田家炳实验中学课题名称学情分析 语文基础知识不太扎实,主要表现在全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深层次的文本意蕴无法自我探究,而全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都很薄弱。 学生在学习语文态度方面的特点学习语文知识的态度端正,但是大部分同学思想比较懒惰,不愿意思考,害怕思考,喜欢坐享其成。四分之一的学生学习没有积极主动性,学习需要老强制性的施加压力。课外阅读知识面窄,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去涉猎名著、文学知识,没有阅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也没有写读书笔记、摘抄的好习惯。只是机械的接受,忙碌于应付作业.教学目
2、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词语,丰富文言词汇。2了解奏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3积累名句,背诵全文。4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5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述,以情动人的写法方法。过程与方法 阅读体悟,用各种方式激起学生诵读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切感受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做社会的有用人才。【教学重点】1背诵全文力求当堂成诵。2掌握本文寓情于理、寓情于事,情挚辞切的特点。【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2如何正确理解诸葛亮的“忠”? 【教学方法】1朗读法本文情词恳切,动人肺腑,要引导学生在理解作者思想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句
3、中的语意停顿,读出层次感,读出情意。2讨论法关于文句的疏通、文意的理解,应由学生自主解决,生生互动,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培养协作精神。3探究法提供有关诸葛亮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发现问题,查找答案,得出结论。【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
4、书) 二、教师范读全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 三、解题。 1 什么叫“表”?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明确: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2 诸葛亮是什么心情下写出师表的? 明确: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
5、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四、分析结构,归纳段落。 关于本文的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出师”二字。具体地说,一是要看作者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二是要看作者说明出师的理由。这两个问题弄清楚了,全文的脉络也就清晰地显示出来。 明确:可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段),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第二部分(6、7段
6、)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8、9段),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向后主提出恳切的期望,总结全文。 五、讲读第1段。 1 学生对照注释,自读第1段。教师补充注释。 疲弊:疲弱困乏。 诚:的确、确实。 危急存亡:形势危机,决定存亡。 宜:应该。 不懈:毫不懈怠,忠于职守。侍卫之臣:陪侍、保卫皇帝的近臣。 忠志之士:忠心的将士。志,士心。 忘身:奋不顾身。盖:副词,原来,表示解释原因。 追:追念。 报:报答。 圣:古时臣下对帝王的尊称。 恢宏:使志士之气发扬光大。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谏:臣下给皇帝提意见。 2 学生讲述大意。 3
7、讨论问题: (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为什么说“益州疲弊”? 明确:说是“危急存亡之秋”,是因为:先帝中道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是联吴抗曹。但吴国在猇()亭(今湖北宜都)战役(即三国演义)中讲的“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八百里”故事)夺走了荆州全部地区,益州的豪强和南方的夷族统治者也乘机发动叛乱。这时,魏已牢固地控制着全国的中心地区即黄河流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吴控制长江中下游,经济力量也比较雄厚;只有蜀偏安于西南一隅,处于不利地位。所以说“益州疲弊”。 (2)诸葛亮为什么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 明确:一为发扬光大先帝遗德,激励振奋忠心为
8、国的臣下士气;二为避免阻塞“忠谏之路”。“以光先帝遗德”的“以”表示目的,可译成“来”;“咨臣以当世之事”的“以”表凭借,可译成“用”。 4 分析本段的层次。六、研读第2段1、提问:作者在此向刘禅提出的另一条建议是什么?(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指导背诵:宫中若有宜付以昭不宜异法也。七、布置作业。1、背诵1、2段2、熟读37段,思考哪些是议论文字,哪些是叙述文字。 板书: 第二课时一、导入:检查背诵1、2段,要求简答诸葛亮的两条建议。二、结合书下注释弄懂文意并初步分析:(一)、研读第35段1、第3、4、5段各写了什么内容?(第3段主要为推荐宫中贤人,第4段推荐府中贤人,第5段明确提出亲贤臣远小
9、人的建议。)2、指导背诵。(二)、小结第一部分1、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是治国方针大计,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臣,远小人”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这三条在今天看来也还是正确的,可供借鉴。2、讲清“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刘禅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之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其用意在于使刘禅比较容易地接受他的建议,从而达到规劝、告诫的目的,真可谓用心良苦。当然,这也是作者与刘禅特殊的关系之使然。(三)、研读第6、7段。
10、1、提问:诸葛亮当年的身份是什么?他当年的志趣是什么?“卑鄙”指什么?为什么“感激”? “遂许先帝以驱驰”的原因是什么?2、指导背诵。3、读第7段思考“凤夜忧叹”的原因是什么?受命以来为报答先帝而采取的行动是什么?出师伐魏时机已到的标志是什么?作者认为自己的职分是什么?(表明诸葛亮伐魏的决心)伐魏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六个字概括作者对蜀汉竭尽忠智的感情。4、指导背诵。(四)、总结第二部分。如上所述,这两段主要是追叙21年来的经历,陈述出师的理由,抒发报先帝忠后主陛下的心愿。表达方式是寓情于叙。例如第6段,作者在叙述生平志向、感激的原因之后,又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1、这句充满感情的话,既高度概括了他追随先帝、为之奔走效劳的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其心至诚,其情可掬,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由此,我们不难感知作者对刘氏父子的耿耿忠心和他受恩图报的高尚品质。三、布置作业:复习课文第三课时一、导入二、结合书下注释弄懂文意并初步分析:研读第8、9段。1、第8段表达伐魏兴汉的坚定决心。2、第9段是结束语。短短三句乃全从肺腑流出,充满了不胜依依之情3、指导背诵。三、理清思路,把握结构第一部分(15段)指明危机,提出建议。第二部分(6、7段)追忆往事,陈述理由。第三部分(8、9段)分清责任,表明决心。四、总结全文:全文以十分恳切的言辞,反复规劝刘禅要继承
12、先帝遗志,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先主感恩图报的一片深情。 文章第一部分主要是议论,第二部分主要是叙述,无论是议是叙都注入了作者报先帝、忠陛下,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感情。所以第一部分是晓之以理,寓情于议;第二部分是动之以情,寓情于叙;第三部分是表决心,直抒殷切期望、感激与惜别之情。从以上简析可知,本文主要特点是议论、叙述、抒情相结合。这种把真挚感情融于议论、叙事之中的表现手法,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五、拓展延伸:1、请你根据自己对诸葛亮的了解为诸葛亮写一片声情并茂的悼文。2、我们田家炳实验中学正处在创建市级重点中学的关键时刻,作为一名有才智的中学生
13、,你如何为学校献计献策?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出师表诸葛亮 广开言路 提建议赏罚分明 亲贤远佞报先帝而忠陛下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叙身世忆先帝 寄希望明责任作业或预习作业1、请你根据自己对诸葛亮的了解为诸葛亮写一片声情并茂的悼文。2、我们田家炳实验中学正处在创建市级重点中学的关键时刻,作为一名有才智的中学生,你如何为学校献计献策?自我评价本文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对朝廷内政提出的建议。文章总结了“亲贤臣,远小人”才能使蜀汉兴盛的历史经验,表示作者“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表现了诸葛亮忧心国事、鞠躬尽瘁的忠忱。本文寓情于议,寓情于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仅主张明确,析理透辟,而且殷切期望之情溢于言表。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体会本文以情动人、情挚辞切的特点。通过质疑问难、相互辩驳两个环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诸葛亮的“忠”及诸葛亮的时代意义。通过课堂教学双边活动,逐步提高了学生的诵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探究的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三节课结束,学生不但背过了全文,有一半同学把注释都背过了。我认为这篇课文的教学是成功的。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 姓名: 日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