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之评价系统.doc
《高效课堂之评价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课堂之评价系统.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效课堂之“评价系统”前言:民主生活的启蒙“人类大脑发展的可能性几乎是无限的,但重要的是不要让他们学习他们不喜欢的东西,如果学习不如玩耍有兴趣就变成了一种伤害孩子天生喜欢学习。他们怀有极大的好奇心,但他们必须对学习对象感兴趣。”爱迪生教育在今天的真正含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不再被视为一种特权的标签,学校也不再是以定型的某种传统来塑造学生了。学生来到学校,不再接受任人摆布,而是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明确需要无关乎他的出身、性别、智力、宗教信仰。“任何教育,只要导致懒惰、粗心、失败而不是勤奋、精细和成功,都是不好的教育。任何宗教团体和社会机构,只要导致虚伪的虔诚、伪善、盲从权威而不是尊重证据,不
2、是真诚、虚心和独立自主的习惯,都是不好的”康克林教育所提供给学生的环境生态是首要的,一方面要激发他们的积极能动性,使得他们在汲取知识能力的同时,获取永不枯竭的向上的力量,另一方面,又要有能力界定他们作为社会人所需要的道德力,这种“自律”是他们走向社会和未来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然而,当下的传统教育制度是不可能满足这些要求的,它们所能提供给学生的,是相互脱离实际、残缺不全的教育。迄今为止,教师们一直过分专注于知识,而不是期待新成果的产生,而教育评估部门又因为过分强调升学的指标性评价,而使得试图推行的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举步维艰。因此,必须研究新的督导和评估方法,来促进我们教育的健康发展使教育成为一种
3、生气勃勃的事情,能否激发并保护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学校生活是群体生活的互动。正如杜威在民主与教育所表达的见解“民主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使一个人成为他最近群体的一个聪明的参与者,而且要把各种群体引入到如此经常的互动中,以至于没有任何个人、任何经济集团能够独立于其他人而生活。”学生生活的社会性要求学生作为“社区”的一员,他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合作者对整个社区负责。而在旧的教育制度下,学生因受制于某种专断权威的要求,他不可能具备先天的社会意识。因此,这无疑成为传统学校和教育制度的硬伤,也无疑是对学校乃至于新的教育制度的建立具有的一个革命性的挑战。高效课堂的教育学建构高效课堂教育作为一种简单而经济的方法,
4、它试图在挑战旧的教育制度。它的基本思路是:从课堂切入,然后引发教育关系和师生关系的裂变,进而带动文化、评价、学校制度的解构,从而重构新的“教育学”。我还可以预言,伴随着“高效课堂”向“教育实验室”的升级,未来“教育”这一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均将有较大的突破性阐释。教育对学生将更多强调其在学习过程中生活的重要性,强调其作为社会成员行为的重要性,这一切的总和,构成了教育的内容,也构成了他的知识、性格和精神。高效课堂的评价机制什么是机制?简单地说,机制就是“制造机会”,简称“制机”。高效课堂评价可称为“以学评教”系统。其实,在选择任何评价之前,我们都必须思考:为何而评价、谁是评价的主体、如何评价?何
5、谓“以学评教”?简单说,就是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成功、学习状态。既然高效课堂作为一个“教育概念”被提出,则“以学评教”不仅指“教学”一项,它包括教学、生活、文化等“教育内容”和“教育范畴”。以学评教的主体是学生,内容则是通过对与学生相关联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性评价指向于教师和学校管理工作。评价不是为了甄别、排队、打压和惩戒,而是为了改进、完善、激励和提升,进而改变人(师生)和学校的发展模式。以学评教还可以延伸为“评价权利下移”,即把评价权交给下一级别。比如对一所学校、一个处室、一个班级或者对某个具体的人物的评价,可以这样尝试:教师工作由学生评价、中
6、层工作由教师评价、领导工作由中层评价、教育局工作由校长评价。以学评教系统在教学管理上可理解为学生自主评价系统,即“学生”评价教师、以“学习”情况评价教师的“教学”情况;在学校管理上可理解为教师自主管理系统,以教师评价领导;在文化建设上可理解为学校文化自觉系统,即以所有人的发展来完善组织,形成良性的发展生态。管理的三个系统学生自主管理系统包括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学习管理、心理管理(情绪、情感)、学生活动管理等。一般建议是“把学生的事情交由学生”,即由学生成立三大组织学管会、学生会、学生代表大会。学管会是学生学校管理委员会的简称,旨在尝试把学校交由学生来管理,学校每周任命一名学生校长,并郑重颁发聘
7、书,学生校长然后自己组阁;学生会是真正基于学生问题处置的机构;学生代表大会则是一个负责监督学生会执法,并出台相应管理“法律”的机构。传统的对学生管理的要么过于刚性,要么又过于柔性,刚性和柔性都缺乏“理性”,以学评教管理主张重视建构师生生命的秩序感,并以此形成自我内在的约束。学校管理不是出台多少“规定”,而取决于是否能触动灵魂。教师自主管理系统包括教师角色管理、人格管理、行为管理、道德管理、教学管理等。一般建议是“让教师知道自己是谁”,即在激发教师的生命自省的同时,在校长的引导下,成立教师三大组织教管会、教代会、生活委员会。原则同样是教师的问题交由教师解决,如教师的评价、升级、加薪、评优等统统交
8、由教师组织。教师管理的核心在于“相信教师”,关键在于教师的角色。教管会是指教师学校管理委员会,它与学管会成并列关系,两者有交叉,但各自独立运转;教代会是指教师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常设组织教代会负责出台学校管理的一系列文件、规定并交由教管会实施、执行;生活委员会是指引领教师丰富的教育生活,生活委员会一般要求教师,最好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用自己的名字成立并命名个人的俱乐部,这显然对教师的成长提出了要求。学校文化自觉系统学校的一切时空、一切的环境、设施、一切的课程、活动都应该是服务于师生的生活和精神需要的。好的学校能让人倍感亲切、流连忘返,而不是让人紧张、压抑、窒息,学校里的每一个生命体都应该成为学校
9、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也是一个和谐的“小生态”,但它首先应是一个纯净、温暖、向上、慈悲、善良的“个体”。好的文化如同日月,无私而永恒。学校文化自觉的核心源自于每个人的“修炼”,源自于组织带给每个人的影响力,源自于组织的领导人他的境界、格局、高度。从这层意义上说,校长有时候就是体制,也是文化本身。校长决定了一所学校的高度、境界、品味,决定了办学方向和教育的未来。校长必须保证在办学思想和方向正确的前提下,知人善用,深谙管理之道,传统的管理可能是需要校长具有传统的手段,而现代管理对校长的要求是他必须学会“交心”,即把自己完完整整地交出去,以心换心,而不是耍计谋、玩手腕、用兵发。以学评教系统1、学校办学理
10、念、观念、管理评价;2、领导团队的德、能、行评价;3、中层队伍建设性评价;4、教师评价;5、学生评价;6、年级、班级评价;7、课程、活动评价;8、学校成员身心与发展评价;9、教学评价;高效课堂的教学评价标准与操作评价(后文介绍)。以学评教系统的评价指标关键词(语)1、学校办学理念、观念、管理评价:推进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制度;管理即激发每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从而服务于一切人的发展;办学要指向于“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学校精神凝聚校魂。2、领导团队的德、能、行评价:注重“三力”(凝聚力、执行力、创造力)、倡导“三用”(用心、用情、用智)、锻造“三格”(人格、业格、校格)。
11、3、中层队伍建设性评价:团队目标、执行力、创造力、精神风貌。4、教师评价: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以及师德水平、教学能力、发展水平。5、学生评价:人生观、生活观、学习观以及身心状况、社会责任、思维品质、创新精神、学业水平。6、年级班级评价:文化标识、团队目标、执行力、自主管理程度、活动课程、兴趣特长。7、课程、活动评价:主题性学习、社会性调查、各种自主形式的班会等的展示性评价。8、学校成员身心与发展评价:野蛮其身体、文明其精神、培育其特长、增强其情趣、提升其品味。对学校文化评价的建议学校要推进文化建设,一般情况下,建议采用“分段设立主题”方式。如每年春天可考虑设立“播种节”,有学校集中提供种子,
12、班级经民主商议形成决议后,向学校申领种子,然后在“班级种植园”里集体播种;比如秋天到来时,学校就可以设立“采摘节”了;还比如每年的4月份,可以设立为本校的“青年节”,青年节再设立两级、三级主题活动,具体活动可交由学生会组织实施;每年8月份,可以考虑专门为老教师设立“老教师节”,或者为女教师设立“女教师节”,无非是号召全校师生为他们送关怀、送感动、送感恩,旨在凝聚学校的向心力,形成学校独特的核心文化。基本的建议思路是:一月一主题,一月一展示。评价最好的选择是展示。展示的目的旨在放活动引发最大的影响力。 把每个主题月内容做深做透,慢慢就“长”成了与众不同的校本课程了。 关于教育评估理论的介绍1、
13、什么是教育评估。教育评估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者教育目标,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不断完善自我和教育决策提供可靠信息的过程。评价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泰勒评价是一种对有缺点或价值的评估斯克里文评价是为做出关于教育方案的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克隆巴赫、斯塔弗比姆等评价啊对某些对象的价值和缺点的系统调查美国派评价标准委员会2、教育评价的功能。一是诊断功能。通过对搜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去发现评价对象的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如美国布鲁姆的教学诊断评价理论与方法技术。二是改进与
14、形成性功能。评价不但能发现问题,而且对有效的教育计划、课程方案,或是有效的教学方法、教材、教具等的设计、改进和形成发挥积极作用,如泰勒就将评价列为课程编制过程的一个重要步骤。三是区分优良和分等坚定功能。通过评价,人们可以区别、鉴定学校、课程方案或教师、学生等对象所处的水平,为教育决策管理提供依据。四是激励功能。评价结论常常会影响到评价对象的形象、荣誉、利益,评价能激发被评价者的动机,激励他们全力以赴做好工作。五是导向功能。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就像“指挥棒”一样,为评价者指明努力的方向。但也应看到,评价是“双刃剑”,如评价不当,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效应。3、评价的国际化趋势一是评价不是为了筛选而是服
15、务于多元。早期的评价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后来则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二是评价不是成绩排名而是把评价扩展到教育的“全领域”。当代教育评价已突破了课堂,扩展到评价校长的办学理念、教师的教育水平、课程计划、教育战略等领域。三是从量化评价到成长性评价。早期的教育评价主要是使用测量、统计等定量分析方法,后期则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采用谈话、问卷、调查、观察等形式做具体分析。四是评价日益重视自我评价。评价者从被动评价的客体走向评价的主体是一种革命。事实证明,评价者积极参与评价过程比评价更重要。五是重视对评价的再评价。当教育领域的何种评价得到发展时,人们开始怀疑评价本事的价值问题,评价是否科学、
16、合理,是否会产生效益、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再评价当被研究者提出之后就引发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关于当代学校管理理论的述评什么是管理?按照一定程序,组织和领导他人去有效工作,并最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概括起来,目前存在有学校管理的三大基本图式,既以效益为核心的“科学管理理论”、以人本为导向的“民主管理理论”、以伦理为导向的“人伦管理理论”。除此外,比较新颖的还包括:1、人际关系理论。代表人物巴纳德。组织的实体是人的行为,组织是一个写作的系统。要研究人的行为,在组织和非组织之间找到平衡。组织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共同目标、协作的愿望、信息联系。人际关系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是帮助学校成员之间建立科学、合
17、理的“协作关系”。不足之处在于,对人的理想化太多。2、角色理论。代表人物格茨尔斯、林顿。学校社会学观点者比较“偏颇”地认为,学校组织是属于学校中各个职位的成员组成的社会系统,这些成员都需要接受角色标准和扮演好特定的角色。他们认为角色又分为三层,即角色期待、角色知觉和角色实现。角色教育再大的问题在于过分强调角色而拒绝“个性”。3、过程理论。代表人物克利克、厄威克。他们认为管理有七个步骤,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它对西方管理学和教育管理学产生了积极影响。不足之处,在于过于机械。4、系统理论。它是一些现代管理者提出的系统理论。他们认为,学校组织是一个系统,是一个有输入、输出过程的
18、有机体,学校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分支,各级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各得其所、各行其职。不足之处,操作繁琐、效率太低。关于班级管理概念班级的概念最早提出班级这一概念的是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从16世纪开始,在西欧一些国家出现了班级组织的概念。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提出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18世纪德国教育局赫尔巴特进一步设计和实施了班级教学,此后班级组织在欧洲许多国家的学校中逐渐推广并得以普及。中国才有班级组织形式是在20世纪废除科举制之后。一般认为,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它通常由教师和一群年龄相仿、知识水平相似并有着
19、共同学习目标和需求的学生以及环境组成,根据学校的教育目的,通过师生交互影响的过程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管理的概念什么是管理?“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罗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科学管理原理) 。在他看来,管理就是指挥他人能用最好的办法去工作。若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对管理的定义是:“管理就是制定决策”(管理决策新科学) 。斯蒂芬罗宾斯给管理的定义是:所谓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工作,它有自己的技巧、工具和方法;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组织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管理是一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效 课堂 评价 系统
限制150内